我的成長十大電影(寫於2014年)
1.花與愛麗絲(2005)
青春的易逝與美好,我從這部電影抓到感覺,可惜不夠聰穎,當下並沒有理解。但至此喜歡上岩井俊二這位導演與蒼井優這位演員,也特別喜歡光與影的畫面。導演親自演奏的鋼琴原聲帶配樂,也陪伴了我好多時候讀書的時光。
2.E.T.外星人 (2002)
哭的最慘的電影之一,在小的時候從百視達租回這部片子,應該是此生最喜歡的美國片。
3.貓咪少女(2001)
小時候在某一個表妹睡著的晚上,在二姨家與二姨看的兩部電影,印象深刻至今,我覺得就是在那個奇妙的夜晚,打開我對電影的眾妙之門。其一就是這部韓國片貓咪少女,我對於裡面的五個少女中,與爺爺奶奶住在一起的窮困少女智英特別觸動。而命運也始終對她嚴苛,或許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如此,只是沒有拍成電影罷了。住在狹窄又漏水的屋子裡,看著奶奶補著破襪子,【這個時代誰還補襪子!】她說,她所做的決定是跟朋友借了一筆錢去買一支手機,看電影的當下我並不是很理解她的作為,但到了十幾歲後半的某一天,我突然懂了她的感受與做法。這部2001年出產的電影,我或許是小學三或四年級看的,但還是感染我至今。我之前又看了一遍,結局是有錢人家的裴斗娜拿了家裡的錢與智英一起離開韓國,那個飛機慢慢起飛駛離的畫面,使我衷心感到太好了。
4.平成狸合戰(1994)
也是跟表妹一起看的電影,忘了有沒有跟表姊。因為寫這篇文章才發現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以前跟別人說到吉卜力出產的電影,通常沒有人知道這一部,原來是因為這部年代算久遠了。平成狸合戰是讓我學到環保觀的一部電影,人類的貪心與不知節制,毀掉了一個可愛又善良的族群,他們用看似笨拙的方法對抗,像是有希望卻還是敵不過現實,最後狸貓族群選擇融入了人類之中。
5.美人草(2004)
這就是跟二阿姨看的另外一部電影,也是在我幼小的腦海種下震撼彈的電影之一。情節是舒淇與青梅竹馬的男友與意外邂逅的男人周旋的故事,在中國的鄉村,舒淇是一位軍人,男友也是。其中還有在小學的教室獻出初夜的情節(隱晦的拍法)跟之後衍生而來的暴力事件,對我來說我也是很不明瞭為何最終舒淇的選擇,但我可以理解最後兩人因誤會各自分別,某日在台灣相約碰上一面的那種淡淡的惆悵與酸楚,也就一面,然而青春與時間都過去了。當初的誤會與不得不的選擇,可以說是時代也可以說是巧合,也都無須解釋了。
6.多桑的代辦事項(2012)
很真實很可愛的紀錄片,我掉了大把眼淚(易感啊.....),導演是岩井俊二電影的側錄導演(女性),紀錄爸爸得癌症到過世的過程,也是讓我動念想開始拍紀錄片的原因之一。
7.愛蜜莉的異想世界(2002)
從小不知道從哪裡看到愛蜜莉綠色的海報,一直覺得很恐怖,也認定這一定是一部詭異的電影。沒想到某天終於找來看的時候,一看驚為天人,這是一部多麼浪漫又可愛的片!自此喜歡上這位演員以及法國文化。
8.鴻運當頭(2007)
獨立製片的小清新,當然也是一部滿有名氣的片。讓我喜歡上艾倫佩姬,如果要說美國的小清新,大家或許會更喜歡戀夏五百日或柔伊,但我就是覺得這部片更好,可能主題與女主角的型更對我的味吧。
9.阿蒙正傳(2011)
去萬代福看的電影,被劇情給震懾到,所以印象深刻,當然也很喜歡,覺得很棒。第一次接觸的瑞典電影,發現所謂北歐的設計與趣味原來是這樣子的融入電影,音樂也很好聽。相較於中國的嚴肅,日本的青春與緩慢,法國的浪漫與趣味,我發覺到另外一種不同的人生觀與看待事情的角度,從北歐的電影,我想我自己也是比較適合那樣子的處理方式,可以多學習。此外,音樂好聽的電影真的很美好。
10.巴黎我愛你(2006)
沒有為什麼,就是喜歡巴黎以及喜歡裡面流動的小故事,各式各樣的溫度在那座城市裡面發酵,我想這也是我總有一天會去到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