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史蒂文·元在《燃烧》里的表演?
查看话题 >堪称超越原著
相信大家更多了解演员是因为美剧《行尸走肉》
从第一集稚嫩的外卖员后来因为环境,人心,道德等外界因素,让他的脸上不得已挂上了各种标签,
与其说史蒂文在诠释格伦这个角色还不如说他和角色共同经历着,这也证明了剧情越发展到后面越让我觉得格伦这个角色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越觉得角色的爆发力甚至超越主角(本人撸至第7季)
看过电影的朋友应该都忘不了“小饥饿”和“大饥饿”吧,
“小饥饿”指的是生理上的饥饿感,钟秀就是需要解决“小饥饿”的人,不可忽略的是他也有“大饥饿”的需求——写小说;
“大饥饿”指的是心理上的饥饿感,人生的意义,本就是需要解决“大饥饿”的人,生活优越,轻轻松松就能过得比别人好,哪怕日常为了满足“小饥饿”,也要有“大饥饿”的寓意——煮意面。
个人认为本和钟秀最大的阶级心理划分出现在惠美裸身跳舞那段之后,两人一并把惠美抬进沙发时,在昏暗的房子里 什么也看不清,只有本的嬉笑声;
接着就是两人坐在院子里,钟秀谈起自己小时候烧掉妈妈的衣服,而本却说起了烧塑料棚的爱好,紧接着就分享自己的爱好,尽管对方与自己的本质根本不一样,本却像小孩一样乐于分享自己喜爱的事情,脸上是满足的表情,眼里是发光的清澈;
虽然最后不确定本真正要烧的是塑料棚还是女人,但是单看史蒂文的演绎能感觉到角色对于这件事的热衷甚至不可割舍,因为这是他的“大饥饿”。
直到钟秀讲出了对惠美的爱,得到回应又是本的嬉笑声,这一阵笑声真让我有种压抑式的惊悚,不否认我和惠美一样,急于解决“小饥饿”,却向往着“大饥饿”从而忽略了“小饥饿”,和城市中每个青年似乎都有着同样境遇,用着信用卡享受下午茶,养着宠物安慰自己过得很好.....
本的嬉笑声似乎给了人一个耳光,一种来自阶级的嘲讽,嬉笑不断,一直持续,直到无奈,悲怆慢慢融入
你连面前最重要的生存问题都解决不了,现在和我一个正在追求人生意义的人谈爱??我一直在追寻光,追寻意义,追寻爱,都是猴子捞月,一无所获,你就能唾手可得??
观众几乎还没感受到本的悲凉时,惠美醒了,这段对话结束了。
好,扯了那么多都是本人的愚见而已,毫无学术成分,而且也没看过原著。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不聊了我看书去了,如果你也想看,敲敲我的小窗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