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乐器
查看话题 >我和我的尤克里里
我有一把尤克里里,去年双十二的时候买的,kaka KUC-25D。
普通样子,没有特别的花纹,喜欢的木头的味道,音色清亮又收得温润。
买它的时候正值学业和感情的叠加波谷。一直保持一个忙碌的状态,最怕自己停下来思考、怕自己理智过度了抑郁,便开始寻求一件新鲜的事情来暂时逃避。简单的功课、B站几个入门视频过后,便入手了这个尤克。
初到时热情满分,单是调音的过程就让我兴奋不已。大约回忆起了小学时候一班小脑袋在音乐课课间小心翼翼地翻开“钢琴”的琴盖,一个一个试着琴键的音的场景。其后在视频的指导下,知道了尤克里里上从1到7的位置,那可不厉害了,一根大拇指能弹《小星星》,还靠着简谱弹了《世上只有妈妈好》《送别》(这两首有的音低不下去)。
之后便是学习按压和弦还有右手节奏的训练过程了,还好这个过程是有监督的。学会的第一首是《旅行的意义》,左手C、Am、F、G7轮换,右手从四弦轮拨到一弦就可以。对弹唱有重大意义的是《小手拉大手》,因为有时候即使在右手节奏型弹奏很流畅的情况下,配上唱的时候就完全混乱了。能够流畅地演奏这首歌证明了尤克里里弹唱技能的加持。
在还没有这项技能加持的时候和朋友一起录了这首歌——我弹她唱。高领毛衣、卷起的袖边和未剪刘海的披发,是他记忆里我的样子。过年回家时候换了个新发型,紧张忐忑的和他再见面倒也与往日异地再见面时没有什么差别,只不过此时我们已没有了再记着节假日看着火车票的需要。像老朋友一样的开心地,我拿出了录的这个视频,“你看看,我最近学会了弹尤克里里诶”,“诶好我看看”。视频放了一半了,“你看我弹得还可以吧?”,“噢!你不说我都不知道这个是你,还一直等你出来嘞。” 便是那瞬间的心酸吧。罢,我也把照片里的别人错认成了你。
反复、反复、反复练习。和弦转换时压在琴弦上的痛感让我回想起第一次满心激动地抱起邻居家吉他碰到钢弦时的苦痛——所以尤克的碳素弦也不算什么。现在左右手指尖在键盘上不同的触摸感证明着那些一个人练习的成果。
陆陆续续的学习,现在基本已经能够hold住大部分的弹唱,指弹基本不会。一句实话是尤克里里弹唱是给歌唱加分的,指弹才是真·弹奏水平体现。以至于有点厌倦了,重复的和弦、重复的节奏型和找不到的谱子以及还没学会乐理不能自己扒谱的别扭。和弦里最喜欢C7,平淡转换中一抹淡淡的神秘感;节奏型里最爱可偏摇滚一点的“轻轻重轻”扫弦还有极尽情歌婉转和伤怀的“(41)323 1323”。
主动去找谱学的第一首是他爱的《成都》,不知道为什么还特意要找男生版。又学会了击弦,录了一首《Miss You Tonight》,彼时却连简单的《后来》也唱不下去了。罢了。
要感谢这些日子里尤克里里不抱怨静静倾听的陪伴和温柔的抚慰。我也不想唱那些唱不进你心里的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