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生活中的批评?
只要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就都会收到以消极对话形式出现的,来自自身的批评。也有很多时候,我们会收到来自他人的批评。
无论那些批评是有意还是无意,我们都会收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即使是那些内心极其强大的人。
要应对批评,我们先来了解批评是什么?
批评是包含判断,评价或者有关错误陈述的评论。
低自尊的人在面对批评,特别脆弱,尤其是这种批评掺杂在自我的内在批评声中。
批评经常起源于对同一个事物观念上的不同。健康的自尊离不开他人的关爱,支持和帮助。鼓励增强自尊,批评损害自尊。
举个例子,你曾经在一次考试中得到较低的分数,你的同学或者老师对你的低分进行批评,这个批评会把你变成差生吗?不会!当你走近教室,你仍然还是那个过去刻苦学习的你。无论你做什么,说什么,或者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说,你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批评。
所以,我们首先要学会忽视那些可能伤害我们自尊的想法。学会有效的回应批评,不让它伤害我们的自尊。
其次,客观地去看待批评。
1⃣️每个人都是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看待世界和问题。有人批评你的外表,生活习惯,工作习惯并不意味着这些人有什么问题,大家只是在处理一个观点时有所不同。
2⃣️有可能批评我们的人只是被个人困难所激发。也许他自己很难接受自己的外表,也许她自己就有她所批评的坏习惯。
3⃣️也有可能他只是心情不好,随笔抨击一个从他身边走过的人。
无论什么情况,你都要明白,是除了我们以外的某些事情让他采取了批判的态度。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客观的看待批评,不让批评的话语一直伤害我们。一旦我们放下自尊这个因素,我们就能更好地接受或拒绝批评。
但是,也要分情况,并非所有的批评都一样。有一些批评是建设性的,用来帮助我们改善自身;有一些批评是破坏性的,会损伤我们的自尊。
二者有什么区别呢?
建设性批评关注的是具体的行为,没有人身攻击。通常还会提及你的优点,并且提出改进意见。比如这些话语:
“这份表格你做得很用心,我认为,如果再简化一点,它会更好。”
“你这次的成绩还算不错,让我们一起商量讨论看看可以怎样再提高一点。”
破坏性批评通常很笼统,关注的是你的态度或者某一方面,并不是具体的行为。通常都是消极的,没有任何有用的建议。比如说:
“这份报告是一坨屎。”
“这个颜色一点都不适合你,老了十岁。”
“你破坏了这个项目。”
哪一种批评是你更容易接受的呢?
破坏性批评根本没有同情或者怜悯的意味。建设性批评传达爱护和关心,不仅提供建议,也表现出愿意一起改变的意愿。
针对这两种批评,我们怎样处理呢?
一、处理建设性批评
三大步骤:
1⃣️倾听。确定你能够准确地知道对方在说什么。如果没理解,继续追问。虽然心胸开阔接受批评并非易事,但是仍然尝试着去做。多练习几次就会变得更容易些。
2⃣️重新表达这个批评。总结批评者的信息,表明你是感兴趣的,不要采取防备的状态。
3⃣️追问改善的建议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改善自己。
可以看下图。

二、处理破坏性批评
处理破坏性批评会比较难,因为破坏性批评会让我们受伤害,感觉到被攻击,而且会处于防备状态。一种较好的处理方式是承认它,然后用理性,成熟的方式阻止他。
1⃣️在批评中评中寻找到具体属实的部分和感觉,承认它。
2⃣️纠正批评中你认为不对的,错误的,带有侮辱性的部分,提出自己的主张。
下图中给出了明确的建议和方法,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最后,无论接受批评或是处理批评都很难,但是还是要试着去做,不好害怕被否定和被进一步批评。这个世界上,一定会有人不喜欢我们所说的话,甚至不喜欢我们这个人,但是,试图通过逃避或沉默来获得社会或者他人的认可,只会让我们越来越自卑。表达真实的自我的确不容易,可是,要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被尊重地对待。我们的想法和感觉和别人的一样重要。表达真实的自我,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你经历过那些批评呢?欢迎大家在下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