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颠倒

今天听闻张巍老师跟毕业生说所有建筑师不是为了名就是为了利,女朋友问我他说的对不对,我想都没想回答道“为了快乐”,但说完我又有一点心虚了,其实我或许也是为了出名那种。不过想起林老师说过他觉得自己有了年龄的压力,在这世上总是要努力做成一些事情,所以建筑对于我们来说除了名和利这种可遇不可求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为自己的生命负责。我也就释然了。
今天林老师来北京出差约我下午逛了逛建筑,每次和老师见面都像昨天还见过一样也不需要过多言语大家就会讲起最近做的事情和思考,当然这些一定是和建筑有关。老师还是一如既往聊完一个话题没有铺垫直接就开始跟我笔画现在在做的一个项目环境怎么样,甲方怎样样,他的困惑,然后自言自语起来一边想一边说,我要做的就是尽量不去打断他的思考。回来和李老师聊起来,她说我简直和老师一模一样,说起这种事就旁若无人。我还记得她之前说第一次见面我就说路易斯康以至于觉得我神经病,我这种病从哪来的未必是我的老师,但是一定跟那个留恋的纯粹环境有关。
这种对话从大三跟老师一起接触实际项目开始就经常有,每次回烟台都要去找找老师,和林老师永远不会尬聊,我们不需要客套就可以聊很多,聊聊旅行的所见所闻,聊聊喜欢的和不喜欢的,聊聊最近在和设计院和甲方的互动中又有什么处世经验……
不幸的是老师要回到那个海边继续安静的做设计,而我却要在这个喧嚣的城市继续迷茫和摸索。
虽然我从老师身上看到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但最让我感到难过的是没有学到老师平静的心态。修为不够,总是愤怒,懒惰,放纵……在北京的我是拧巴的,这些矛盾来自很多方面,我有信心把这些看似矛盾的东西都吸收让自己视野更开阔,可唯独面对糟糕的环境还总是拿着建筑师那种苛求态度来对抗所处的环境。如果不要去戴着有色眼镜去让自己生活的更舒服的话我就必须在这个糟糕的城市里修炼自己的心性。不想去逃避,如果说设计师是让身边变得更好的话我或许可以通过思考怎样让周围变得更好来让自己快乐吗?思考是痛苦的,那注定我要承受更多,做出无所谓的消耗。或许还有别的什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