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 | 是一本每个人都可以有所涉猎的科普读物
这是一本人际关系的科普读物。
首先,你要明白,
这本书不会告诉你,要用什么技巧吸引异性;
这本书也不会告诉你,在女性群体里流行的PUA理论;
这本书,更不会告诉你,如何一劳永逸地拥有健康的亲密关系。
这本书,只是以理性、科学而严谨的语言和文字为我们解释了,人际关系的构成、吸引力、认知、沟通及依赖等理论;友谊、爱情及性爱等关系;压力与紧张、冲突、权力与暴力等关系。就好像是,你每天都在吃饭,这本书则告诉你人为什么要吃饭,每一种食品是什么?有什么样的营养?
下面是一些对我个人比较有益的观点和反思。
1. 依恋类型对人际关系有重大的影响
巴塞洛缪把成人分为安全型、痴迷型、恐惧型、疏离型四种依恋类型,不同的依恋类型在人际关系上有不同的行为表现,也对人际关系有不同的影响。表现如下:
安全型:在感情上很容易接近他人。不管是依赖他人还是被人依赖都感觉心安。不会忧心独处和不为人接纳。
痴迷型:希望在亲密关系中投入全部的感情,但经常发现他人并不乐意把关系发展到如自己期望的那般亲密。没有亲密关系让我不安,有时还担心伴侣不会像我看重他一样看重我。
恐惧型:和他人发生亲密接触使我不安。感情上我渴望亲密关系,但很难完全相信他人或依赖他人。担心自己和他人变得太亲密会受到伤害。
疏离型:即使没有亲密关系也安心。对我而言,独立和自给自足更加重要,我不喜欢依赖别人或让人依赖。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以下链接来测试一下:
需要说明:
1. 测试只是作为参考,切勿完全信服而产生其他不良影响,还请自行独立判断。
2. 依恋类型与个体经验有很大的关系,也会随着未来生活经验的影响而发生改变,所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3. 明白了自己及身边朋友大概范畴上属于哪一种依恋类型以后,也许你们会更加理解彼此的行为,并找到更好的相处方式。
2. 关于吸引力
也许吸引力有一些性别上和个性特征上的差异,比如我们喜欢跟我们相像的人、我们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但总的来说,我们都期待自己的伴侣友善、随和、可爱和亲切。所以,与其说,费尽心思故弄花招吸引他人,不如加强修养自己的一些人类共有的美好品德。
3. 沟通在亲密关系中具有的意义
当你与他人沟通时,请永远留意非言语沟通的讯息,如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等。而与他人进行言语沟通时,多大程度上“自我表露”则是判断双方亲密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最后,沟通过程中请确认以下tips:
确保你已经精确表述你想要传达的想法;
当别人表达时,确保你有积极倾听;
整个过程,以“尊重”和“确认”的行为来保证沟通的效率。
4. 友谊是每个人一生很重要的一种亲密关系
友谊包含了尊敬、信任、应答性、资本化、社会比较、社会支持等成分,也就是说以上这些是属于判断友谊的一个大体标准。当然,友谊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不同时期也会需要不同的友谊。所以,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对友谊的得失也就更淡然处之了吧。友谊遇到一些障碍,如羞怯、孤独等因素,但无论怎样说,友谊仍然是每个人一生很重要的一种亲密关系。
5. 爱情和性爱
斯滕伯格把爱情的成分分为了:亲密、激情、忠诚。以此三种不同的成分组成了以下几种爱情:浪漫之爱、相伴之爱、愚昧之爱、完美之爱,不同的爱情模式有不同的表现。我们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达不到完美之爱的境界,而浪漫之爱却是有强烈的激情和亲密,却会随着时间而流逝,愚昧之爱则是既缺乏亲密的激情也没有忠诚。但作者似乎最崇尚的是相伴之爱,以至于作者认为“相伴之爱的典型例子是长久而幸福的婚姻,虽然年轻时的激情已经退却。”也在本章末尾写道:
“这就是你的爱情策略。享受激情,但不要把它作为维持爱情的基础。培养与爱人之间的友谊。努力保持新鲜感;把握每一个与配偶共同进行新奇探索的机会。如果对爱人急迫的欲望渐渐演变成平静而深厚的情感,不要觉得奇怪或失望。这种幸福的结果可能会让你成为幸运的爱人。”
在性爱方面,有一点需要提出,即在性行为上清晰的沟通是与更高的性满足联系在一起的。
结尾之际,借用本书的一个调查,当研究者要求100对婚龄持续了45年的满意夫妻解释他们成功的原因时,他们的回答是:
他们珍视婚姻,并认为婚姻是长期的承诺和忠诚;
幽默感非常有益于婚姻;
他们非常相似,在大部分事情上都能达成一致意见;
他们真正地喜欢自己的配偶,喜欢与配偶共度美好时光。
当然,这只是我的读后感,假若你刚好有兴趣,还请自己去阅读原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