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氏物语》第六帖 末摘花
末摘花:为古代作红色染料之花。日语"花"、"鼻"二字同音,故光源氏引此末摘花以喻鼻尖呈红色之常陆宫的女子。谓此女平凡无奇当时自己竟盲目迷恋,且穷追得手(牵袖为肌肤相亲之雅称)

岁月流逝。夕颜之死,象花之凋零,光源氏独自浸淫在回忆中。当然不时还是会打听新鲜女子。
新近宫来了一位命妇,闲谈之余得知,已故的常陆亲王有一个长相美貌的幼女,已琴为友。光源氏听后边说道"琴三友之一,其中一项不怎么顶适合妇人。"(出自:白居易《北窗三友》今日北窗下,自问何所为?欣然得三友,三友者为谁?琴罢辄举酒,酒罢辄吟诗。三友递相引,循环无一时。)
然后央求命妇制造机会,只为一探芳颜,而在偷窥之时竟然发现大舅子头中将也在觊觎美色。
头中将:
退禁中兮同作乐,忽隐形踪敛其身,十六夜月兮太闪烁!
光源氏:
月皎皎兮光普照,万人仰首观澄辉,奈又穷究兮隐何峤!
于是二人同乘一车,回左大臣府邸。
时已入秋,光源氏经常偷偷的出入常陆宫。
光源氏:几度呼兮几度唤,卿不赐言吾空谈,遂教频频兮增喟叹。(你再不理我,我打算放弃了)
侍从代言:无言行兮击钟磐,彼僧犹得表论终,我今如何兮不相应?
光源氏:知无言兮胜有言,卿虽默默吾解意,得无独言兮消忧烦。
光源氏始终没有得到常陆宫女子情意回应,失望之余,回二条院去。
但回到二条院的光源氏又不甘心,后来又给常陆宫去信。"夕雾浓兮未消散,黄昏细雨正添愁,能不教人兮意兴懒。"
侍从教常陆宫女主去信:"云掩蔽兮月朦胧,虽不同心曾共枕,盼君相候兮待晴空。
光源氏匆匆一瞥信函,弃置于一旁,时隔多日,已至深秋,偶尔问候常陆宫女子,而常陆宫女子被光源氏冷落之后,只能默默哀悼。
过些时日,光源氏又去探望常陆宫女子,并说道"既然又没有什么别的男人可依赖,至少对看上你的男人应该亲切一些,人家才会满足的吧,你这一副冷冰冰的态度,怎么教人不伤心哪,接着咏道:超日映兮冰柱溶,我虽铸情卿未许,何时方得兮相允从?"
之后,光源氏见其未回应,便离开常陆宫。见到雪景中的老头咏道:古稀翁兮鬓发白,纷纷雪花濡翁头,吾袖润湿兮沾泪迹。
由此景忽然想起常陆宫女主那冻成红色的鼻尖,想到如今窥得如此一个庐山真面目,有点可笑又有点怜悯。而后,总寻机会探访。
又临近年终,光源氏好些时日没有去常陆宫了,常陆宫女主来信并附了一套衣裳。
信:"试唐衣兮祛常湿,怨君薄情泪涟涟,妾心虽苦兮总羞涩。"看到衣服后光源氏道"我是个衣裳冷暖无人顾的可怜人呀,现在有人关心太好了。"
光源氏在纸上随写道"末摘花兮色非艳,花貌平凡本无奇,当时牵袖缘何念?只觉其为色浓之花耳。
命妇喃喃自语"红花衣兮色虽清,君当爱惜勿捐弃,如何忍心兮太无情,世事人情真教人心寒拿!"
常陆宫收到光源氏回信"相逢夜兮本不多,何故赠以增隔阂,卿不见时兮已蹉跎。"
后面发现,二条院的若紫长的越发美丽,与常陆宫相比越发动人,看见若紫她的牙齿尚未染黑(《山海经》东海有黑齿国,其俗妇人齿黑染。盖即谓日本。古代日本上流阶级女子于十岁左右染黑齿 ,以为成人之志。依俗同时亦拔除眉毛,而淡扫娥眉。)
"红梅娇兮色可餐,奈何如今怕相觎,人花两似兮徒增叹。"唉,唉,真是..........这姑娘以后会怎么样呢?
-
指尖流年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9-20 21: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