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故事》读后感
《人类的故事》读后感
这是一本人类简史,房龙用了64章 (每章4-5页)向我们讲述了从用脑子开始解决问题的那个生物至一战前的故事,这些故事主要发生在西亚、北非及后来的欧洲。帝国的扩张、宗教与皇权的斗争、中世纪的生活、宗教改革与战争、中世纪之后的政治等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读完有以下几点体会:新事物新思想的出现伊始只为一小部分人所理解、接受,即使是进步的事物、思想。大多数人都是守旧的,抵制变化的,其中包括我自己。我们的思想总是跟不上所处环境的变化,以固有的眼光来看待身边的人与事物。他们其实已经不是你头脑中所想象的那个样子。或许也意识到了环境的变化,但拒绝接受,甚至会用残酷的手段来消除不喜欢的变化。个人如此,一个组织也是如此。所以,新旧之间总是要斗争一番,不接受变化的一方总是要失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我接受这一法则,因为我是社会达尔文主义者。
(社会达尔文主义是指由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派生出来的西方社会学流派。主张用达尔文的生存竞争与自然选择的观点来解释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人类之间的关系。认为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现象存在于人类社会。因此,只有强者才能生存,弱者只能遭受灭亡的命运。其代表人物斯宾塞认为.社会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协调也是由能量均衡原则来调节的。它表现为社会与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与斗争。人类社会只有在这种适应与斗争中才能进步。因此,生存竞争构成了社会进化的基本动因。)
既然是故事,就是用轻松的语调、非正式的语言讲述真实发生的事。自然也避不开今日俄罗斯的历史。之前读金一南的有关世界格局的书时,一直有一个问题没有得到解答:一心想融入西方的俄罗斯为什么总会被排挤?如今在读完本书后,也有了自己的答案。
西方社会主要成员是欧洲国家和今日的美国,当然,俄罗斯也是欧洲国家。历史上,欧洲各民族与斯拉夫人的联系并没有那么紧密,后者也不欢迎与它们的交流。原因大概是离的太远,互相不会威胁到生存。且欧洲内斗不止,无暇东顾。后来仅有的两次东征也以失败告终。
欧洲人信奉天主教,俄罗斯人信奉东正教,思想不统一,自然难得亲近。况且俄罗斯也是强国,今日欧洲国家即无法控制它,也要防备被它控制。虽然文化上有血缘关系,但在国际政治中还是防备多。
美国也一直压制俄罗斯的发展,尽力压缩它的战略空间,给予长期的经济制裁。于是,俄罗斯注定难以融入西方社会。
《人类的故事》讲述的是人类的历史,从侧面看到的却是文明进化的历史。野蛮的罗马人摧毁了希腊文明,却被它的精神所征服,并尝试将其推广到更广大的世界里,中世纪到来后人们的思想被宗教完全控制长达一千年,新的文明孕育其中,便产生了文艺复兴,人们开始追求自由、平等、博爱并为之战斗、流血牺牲付出生命也再所不惜。那时也逐渐形成了民族、国家的观念,于是持续时间更长、波及范围更广的欧洲战争爆发了,战争打到所有人意识到再不停止就是欧洲灭亡的地步,清醒过来的人们签下了“威斯特伐利亚协约”,现代欧洲国家版图基本成形。当然,这时的人们还需要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借助科技的力量劳苦大众在脑袋里装着新思想的社会精英们带领下逐渐走向更加文明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