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笔记——端午节二日巡山记
上半年间,工作生活种种烦心事不断,一直无暇休息。
近日更是快要接近崩溃边缘,恰好青雨巷端午节组织进山玩耍,果断报名去疗养。
6月17日中午,一群疑似成年人带着5童5狗驾驶6车开启此次旅行,这次目的地还是毕克齐境内深山中的一处民宿——异同客栈。老板是老朋友树哥,也是一位资深的自然爱好者。
行驶一个半小时,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河干了没涉成)……终于在一个个变成灰猴之前抵达了目的地。稍事休整,开始去巡第一座山。今年太久不下雨,山里异常干旱,高山草甸原本应该是最漂亮的时候,但这次去看草都已经黄了。不过这次还是收获颇多,在树哥的带领下,找到了很多好东西。

这个季节山里最多的开花植物之一,花期很长,从5月到7月都能看到它的影子。当地人管他叫“头疼花”,说是闻多了头疼,貌似至今还没听说谁中招。不过这货确实毒性较大,可以用来做杀虫剂。根据中志记载,其根部还可提取酒精,有机会可以做个试验提取看看。

很形象,并头生长,和他的本家黄芩都被当地人采摘,洗净蒸煮晒干,制成一种茶,在武川县被称为“黄金茶”,苦中带甘涩的味道恰好可以缓解当地特色早餐的油腻感。

特别喜欢的一个属,不光是因为它有着好看的花,还因为他那很薄很仙的叶片。虽然很常见了,每次看见还是会拍几张。


也是大陆货,不过我第一次看到他的豆荚,记录一下。

看着很霸气,确实也很霸气,就是避震欠缺,颠的屁股发麻,哈哈哈。这两天翻山越岭也全靠他了。

树哥告诉我,一周以前,这是一片花海,我又来晚了……

很小很常见的大陆货,依然不影响他成片开放带来的美景。

不确定,待查。


又一种茶,也叫岩青兰或是土毛尖,全草都有香气,类似荆芥的味道。

花期已经快过了,还好幸运的看到了一朵依然开放的。



本次巡山的目标种之一找到了,没想到有好大一片,看来这次是找到他的窝点了,记录一下。

今年金莲花开的要比往年早很多,令我们很是惊喜,意外收获,至今还是没有收到它的种子。


传说,有一种鸟叫做老鹳,常年在溪水中觅食,因此风湿入侵,于是它便吃这种草来治病,后来这种草药就叫做老鹳草。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蓝紫色的花瓣加上黄色花药的点缀,配色很好看。

本来是来找杓兰的,结果碰到了他。

一个很仙的小草,生长在山坡林下,比较喜欢这种简单的美。

又名猴娃七,蝎子七。据说是催肥的优质饲料。


傍晚时分,一行人下山准备回营地,恰好看到一片还没有完全结束的华北绣线菊的花海,夕阳下甚是壮观。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萱草又名忘忧草,何以解忧,吃掉即可,原因为何,死掉无忧。秋水仙碱的作用那是杠杠的,一口上天。

此次队伍中的一个老朋友,内蒙网红康哥,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哈哈~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新鲜的羊肉,只需要简单的调味料就异常鲜美。椒盐味道的肉串和馒头异常受到小朋友的青睐。

想要看日出的朋友已经开车去往山顶,山下其他人还在睡梦中,除了义工小孙和我。小孙已经开始了为大家准备热水和早饭,还要收拾昨夜留下的“残局”,小伙很不错。


我则镶嵌在二层平台的躺椅中,吃个早点,喝个咖啡,看着巡山宝典。北京册,在我这边还是非常实用的。休息片刻,看着大家还不起来,我决定自己开始去巡山,目标兰还没有找到,再登两座山看看。

大概很多城里人都没有见过,这样大只的蚁穴。我只想说,这并不是最大的。




早起的虫子和蛙






发现成片的地稍瓜,查资料说幼瓜可食用。但是石头大神说小瓜不好吃,但是我没吃过……还是想尝尝,八月份有空再来一趟,采点吃。


伞形科不认识,感觉像是藁本属的,猜辽藁本 Ligusticum jeholense 。
还有一些大陆货没有拍,这次收货还是很多的,虽然杓兰没有找到,大概是太干旱了,前两年发现的河都干了。
两天断网生活让我又恢复了很多,回城开始继续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