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简义【三】蛋白质
蛋白质的功能:
1.结构蛋白质
2.机能蛋白质
3.供能(少数)

氨基酸大揭秘

氨基酸结构单元组成更大分子结构的蛋白质。其中一些氨基酸可以有另外氨基酸合成获得,称为非必需氨基酸,另一些氨基酸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称为必需氨基酸。
由于非必需氨基酸暗示着他们虽然存在,但并不真正需要,然而实际情况是,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同样重要。在饮食中应当保证符合人体需求的氨基酸比例。
根据营养价值,可将蛋白质分为三类:完全蛋白质,半完全蛋白质和不完全蛋白质。
完全蛋白质是指蛋白质中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恰当,这样人体利用率高。完全蛋白质也称优质蛋白质,他们包括动物性食物中的蛋、奶、肉、鱼以及大豆蛋白。
半完全蛋白质是指蛋白质中所含必需氨基酸虽然种类齐全,但是某一种或者某几种必需氨基酸含量相对较低,几种食物混食可使食物价值达到最高,例如:
(1)大米缺乏赖氨酸,大豆富含赖氨酸,相对的色氨酸不足,玉米色氨酸含量丰富。大豆、玉米和大米单独食用时,其生物价分别为57、60和57,但是当三者按照20%:40%40%的比例混合食用时,其蛋白质的生物价可以提高到73%。
(2)馒头和牛肉单独食用时,其蛋白质生物价分别为67和76,若两者按照70%和30%的比例混合着吃,其蛋白质的生物价可以提高到89,从而大大提高了蛋白质的利用率。
(3)面粉和大豆及其制品同时使用,大豆蛋白质中丰富的赖氨酸可以补充小麦蛋白质中蛋白质的不足,从而使面和大豆的混和生物价提高。
简言之,单一的面粉或者大米主食并不科学,应当摄入部分粗粮、大豆和肉类。
支链氨基酸
由上表可以看到,支链氨基酸共有三种,分别是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
支链氨基酸都是必需氨基酸,其中以亮氨酸最为有效。
支链氨基酸具有促进肌肉增长和缓解中枢疲劳的作用,具体如下:
在长时间的运动中,肌糖原和肝糖原大量消耗,机体对支链氨基酸的动员加强,血液中支链氨基酸浓度降低,从而使脑中5-羟色胺浓度升高,引起中枢疲劳。补充支链氨基酸可以维持血液中支链氨基酸浓度,降低中枢神经系统5-羟色胺的浓度,延迟疲劳。
同时支链氨基酸对促进蛋白质合成和减少蛋白质分解起到重要作用。有利于肌肉蛋白质增多,使瘦体重增加。
另外,支链氨基酸是肌肉和血浆中谷氨酰胺的重要来源。所以间接上也促进了生物大分子的合成。
蛋白质需求量
很大程度上,蛋白质的利用(供能)是总能量摄入不足的结果。机体燃烧蛋白质以供给能量,这就导致用于其他重要功能的蛋白质减少。因此,对蛋白质的需求量是建立在总能量摄入充足的基础上。
大多数人需要维持氮平衡,即机体摄入的氮等于机体排出的氮。负氮平衡指的是,机体摄入的氮少于机体排出的氮,这种情况不可避免的会导致肌肉流失。正氮平衡表示,机体摄入的氮大于机体排出的氮,这种情况表明肌肉有一定增长。关于非运动员成年人维持氮平衡所需的蛋白质的量,目前已经有很成熟的研究表示,每天0.8克/公斤体重。
而运动员则需要1.2克~1.7克/公斤体重。
超出这个数值后,机体会将多余的蛋白质转化为脂肪储存,或者用于供能。
普遍存在一种这样的观点,单靠额外的蛋白质摄取就可以维持更高的肌肉量。这种理论是许多人(包括运动员)进行高蛋白质摄入的理由。事实上,更多的肌肉量需要提供额外的总热量,蛋白质需提供同样相关比例的额外热量。

同样要提的是,在训练(大量运动后)在食物和饮料中添加少量蛋白质,有助于肌肉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