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白喜事的来历典故一二
http://i.youku.com/w888w06209c?spm=a2hzp.8244740.0.0

红白喜事的来历典故一,来源于百度网站
【原文】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庄子·至乐》
【译文】
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往表示吊唁,庄子却正在分开双腿像簸箕一样坐着,一边敲打着瓦缶一边唱歌。惠子说:“你跟死去的妻子生活了一辈子,生儿育女直至衰老而死,人死了不伤心哭泣也就算了,又敲着瓦缶唱起歌来,不也太过分了吧!”庄子说:“不对哩。这个人她初死之时,我怎么能不感慨伤心呢!然而仔细考察她开始原本就不曾出生,不只是不曾出生而且本来就不曾具有形体,不只是不曾具有形体而且原本就不曾形成元气。夹杂在恍恍惚惚的境域之中,变化而有了元气,元气变化而有了形体,形体变化而有了生命,如今变化又回到死亡,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死去的那个人将安安稳稳地寝卧在天地之间,而我却呜呜地围着她啼哭,自认为这是不能通晓于天命,所以也就停止了哭泣。”

红白喜事的来历典故二,来源于网友交流记录
早在元朝末年的一个冬天,湖北孝感的有一户人家打发女(给女儿办喜事),可就在花夜(办喜事的头一天)的中午,主人的老翁突然就崩了。这样的晴天霹雳真让主人五心无主、不知所措。于是他找到给他管事的主持人,召集几个绅士商量,这个喜事到底是办还是不办?当场的众人又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其中有个很有魄力的老人说了一句:如果不办,人家男方那边咋整?主持人听到这话以后当场拍扳:办!还是要继续办!但是又有人问:哪老翁的事又咋整?主持人说:一齐办,喜事就大张旗鼓的办,老翁的事就在暗中操办。主人问:哪还需不需写对联?旁边的秀才回答说:当然要写!大小都是喜事,而且还要红纸写!主人又问道:哪内容咋写?秀才回答道:这个不用你考虑,我自有内涵。于是那个秀才铺上红纸,胸有成着地挥笔写出了一副绝佳的对联。上联:红也喜白也喜红白也喜,下联:哭不得笑不得哭笑不得,横批:红白喜事。自那以后,红白喜事和哭笑不得的经典语言,就一直流传至今,广为众人挂之于唇。
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