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职场熬,你会不会觉得每天都没有意义?用写作来重新认识你的工作,怎么样? | 短故事学院6月报名


我的好朋友最近又要准备辞职跳槽了,这已经是她毕业3年以来第5次换工作,连城市都搬了3座。学经济的她喜欢援引一个新自由主义的说法,“我自己就是一家公司,这家公司叫作 CEO of Me, Inc。”
想都不用想,职场过来人们要怎么评价她这种行为,“不靠谱”,“瞎搞”,“没责任心”。在台湾,上个世纪就有人用“草莓族”来形容生于1980年之后的新鲜人,表面看起来疙疙瘩瘩挺有个性,稍一施压就变成一团稀泥。他们被认为在职场里没啥抗压能力,见异思迁,动不动就撂挑子跑人。至于反应慢的懒人呢?大概就靠着继续在工作岗位上摸鱼划水来麻痹自己,一年365天里364天在想着辞职,剩下一天用来思考工作的意义。
也有人表示不服,年轻人不是“洋葱族”吗?本来薪水就少得可怜,每个月还要被油价、电价、物价、房价一层层给扒个精光。还有那些酷爱画饼的创业公司,许你期权,给你高薪,结果入职第二天就倒闭了,连累你连当月房租都拿不出手。
做什么工作?工作为了什么?我适不适合工作?目前我只能肯定地对第三个问题say no,前两个问题我挠破脑袋也没有弄明白。不过没关系,人在职场熬,谁又真的活得通透呢?只要手里的工作deadline不是明天就好了。年轻人,看开点。
下班回家,遇到地铁微商,一排排走过去拜托扫码,半车厢的人都在装睡。出了站被推销员迎面拦住,“夏季长膘你别怕,游泳健身了解一下”。进了屋,晚饭刚刚好送上门,手机里蹦出一条短信,外卖小哥叮嘱道一定别忘了给他个五星好评。好奇,他们是不是也跟我一样每天用职场三问拷问自己?他们的工作有意思吗?行业里有什么内幕?接触过什么奇怪的人?有没有想要吐槽的职场套路?恐怕不同的行业都有自己的残酷物语吧。
如果你对你的工作有些想说的,不妨来「短故事学院」写写你的职场故事。最新一期将从6月24日开始,三明治为职场人士开次小灶。你会在导师的带领下,花12天时间来写一个属于自己的好故事,锻炼你的写作肌肉。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拥有一位尽职的“编辑”、“老师”的陪伴,一对一和你保持沟通,为你的写作提供详尽的修改意见,挖掘你的职场里看似平常但充满趣味的故事。

之前的「短故事学院」里壹壹写到自己在北川的特殊职业——计生干部,在入职前她在脑中勾勒出自己成为计生专干的讨厌模样:头发扎起来,编成辫子,穿一件花格子衬衣,一条深蓝色牛仔裤,套一双胶鞋,整日去看东家的儿媳妇怀孕办证没,西家有了一个女儿,老婆怎么又挺着大肚子。

如何组织素材碎片,导师兰莲超的点评
不知道故事里你准备出现几个主人公?有点担心你会把它变成一个个你做计生专干时记录的案例集合。现在第一对夫妻的故事蛮有代表性的,后面可能还需要接着讲完,通过他们把地震区域失独父母的情况带出来。第二对夫妻的故事,可能你是想用来表现落后山区的生育教育情况?做试管的确是个非常值得讨论的话题。想看看你之后怎么把这些人物的故事串联在一起。
在和这两对夫妻打交道的过程里,你可以把自己作为一个未婚外地女孩子做计生工作的不容易表现出来。另外感觉第一对夫妻的性质更像是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后对失独产生恐惧的一个例子,就是地震这件事,让大家对只有一个孩子产生了不安全感。后面那对夫妻就是非常直接的“失独父母”例子。两个群体之间的联系比较好把握。
壹壹的课后反馈
我写的故事,和一开始想写的故事有一些差别。在导师的指导下,现在的内容有丰富且更有层次感。还有一些是我当初没有想到的,写得比原先更深刻一点。在细节上,导师让我知道哪些地方可以更细,哪些地方可以进行深挖。在人物的塑造上,也提出了很好的可操作的建议。对我下次想写的内容有启发,比如,我在北川做心理辅导志愿者的故事。

Conrad曾经是一名游戏开发师,后来转行成为占星师。为了确认内心的想法,他甚至专门去了一趟台北,寻找一对夫妻回溯前世。在完成故事的整个过程中,导师为他解构主题、素材、开头、人物爬升、高潮、结尾。
我们可以来看看Conrad的开头修改情况:
【第一版开头】
其实做占星师的日子也不是很悠闲,尤其是一个不出十年,还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就和名气的占星师。应该说,不论做哪一行都不容易,都要付出辛苦。但当一个人做到自己喜欢,又有一定的自主空间的时候,内心的状态一定是不一样的。按照《缝纫机乐队》里的说法:当心里有股劲儿的时候,想的是每天什么时候开始;而如果心里那股劲儿泄了,想的就是每天什么时候结束。
现在做占星师的日子里,日常的工作除了接一些个案咨询之外,也会看看书和文章,或者上一些提高和心理学相关的东西补充自己。也会想着写一写人们成长的故事。
在做咨询的时候,也要全城满处跑。事先需要按照客户所填的咨询表格做准备,打印客户的星盘,和录音笔,找到一个相对安静的场所。结束之后要及时把录音发给对方,同时自己视情况做相应的总结。虽然收入还不是很稳定,不过几乎每天感觉都是积极的。
我在以前刚开始做游戏开发工作的时候,心态也比较积极,但很快就变成了盼着每天赶紧结束。因为我发现了团队上下的每个人都只是执行者的角色,就连策划人员也不例外。对于被称为第九艺术的游戏来说,真可谓是悲剧。
导师万千的意见
目前这个版本的开头,比较平淡。可能是因为从日常工作写起,变得有些列举式地记录,而没有找到一个令人兴奋的开头。
之前我建议你从占星师的日常写起,是希望你能够捕捉工作当中“与众不同”的地方,比方说占星师需要具备什么仪式感吗?你现在会怎么和自己的前同事(假设一个不了解占星,而且知道你的一部分历史的人)介绍你现在在做什么呢?
如果从这个开头写起,让你有些犯难的话,或许你可以尝试一下,从自己辞职那一天写起。当时辞职的时候,是怎么样的情形?盘算了很久吗?和之前的同事说过你要去做占星师吗,他们的反应是什么?离开前公司办公楼的时候,心里在想什么,有过彷徨吗?家人、朋友听说你要去做占星师,他们理解支持吗?预约公告。自那时起,精心制造的凤求凰手办就备受召唤师关注~
总之,不要让开头变成一个无关痛痒的叙述。要去呈现你在职业转换之中的矛盾,会让读者更有代入感。
【第二版开头】
最后一次进行游戏开发的工作,是在2014年的12月22日。那一天是冬至,数九隆冬的第一天,我就接到了公司决定裁掉游戏开发部门的通知。这让我如遭雷劈,因为就在前一周,我领导的团队还接到了一个新的开发项目。现在部门解散,除了一个快要开发完成的项目还需要几个人手之外,部门的所有人都被裁员了。
“你会对公司有不满吗?”当领导与HR总监跟我谈话的时候,HR总监这么问我。“不会的。”我回答。因为我知道这是游戏业当下的常态,在企业业务调整,或者前景不好的时候,很多公司都会这么做。何况这家公司已经完全按照法律程序及时发放了补偿,还会有单独谈话的机会,这在游戏公司里已经算是仁义的了,所以我并没有什么不满。
真正让我彷徨的,是接下去我该怎么办?我该往何处去?
那天晚上,我开车去了一个朋友的桌面游戏店。我们打游戏打到了后半夜,我的朋友们也在安慰我,并且试图帮我出主意。我也简单介绍了一下游戏业的现状:与电影业相似,我们在市面上看到的游戏,不论人们觉得好玩与否,都是站在万千个游戏尸骨上进行发售的。那些卖座的游戏就像百战将军一样,确实能给负责制作和发售的公司挣到很多很多钱。这也是为什么那几年有很多企业和投资人进入这个行业的原因。
然而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几年下来并没有一款国内的游戏,在下线之后还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没有哪家国内的公司,因为持续的出品优质游戏,从而形成口碑和品牌。我曾经问过一个爱玩游戏的朋友,哪个大陆产的游戏或公司让你觉得是成功的。他认真地想了好几分钟,然后抬起头来说,“金山的《剑侠情缘》勉强算是吧。”
这真是一个行业的悲哀啊!
我所在的行业,让我每周工作时间的下限是996,存休多得休不完,年假可以直接换钱。由于长时间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工作、吃饭、休息,体重暴涨到200多斤。每天属于自己的时间,是在地铁上来回通勤的3个小时。工作的创意会被上头或者运营商无限修改。最后换来的是游戏不卖座,所以公司状况不稳面临解散;或者卖座结果导致与运营或市场“分赃不均”引起内部混乱,然后公司结构大调整和人才流失。在外部,人们说游戏是让人成瘾的,对小孩子有危害的,甚至会激起人们的犯罪欲望的。
在失业的前几天,我意识到了强烈的无价值和无意义感。从业的这些年,我一直都在做什么?我要怎么办?我该往何处去?这些问题在时时困扰着我。
为了回答我自己,我去找了很多方法来询问。我尝试过咨询心理医生,职场高人,算命先生,职业规划指导,当然也包括我现在从事的占星。

blackchen是一个古着品牌的买手,一家旧物杂货的老板。她的职业是收藏旧物,而每一件旧物背后都有故事。在「短故事学院」里,她写了一个卷毛大叔的故事:
卷毛带着我直奔他最熟悉的咖啡馆,不巧咖啡馆在装修,无奈找了一家就近的棋牌室,12月棋牌室里明显冷气不足,我们找了靠后中间的位置坐下,点了咖啡,卷毛要了一包烟,说烟要备足,不然灵感没有的,一边抽烟,一边捋了下那搭拉的卷发。
“我的人生准则是,就像一本书,”他拿来手边的菜单比划,“要怎么打开怎么合上的。我58年生,社会不允许我们太过逃脱,我30岁左右在国企,那时候算是一份体面的工作,而且晚上还去迪斯科酒吧去驻唱,一晚上唱得好100多块,生活很殷实,后来单位里出了事,那时候你懂的,偷个螺丝钉都要坐牢,我不得已四次借钱、逃离、去了俄罗斯,那一代去俄罗斯的人很多,我们学生时代是学俄语的。”
“一开始去很苦,做马仔3年,机票都没钱买,第四年才回来见老婆孩子一面,为了赚钱继续留在俄罗斯,我这个人吧老天还是挺帮我的,”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脑门,“脑子也算好实,我开始第五第六年做小商品生意,那时候我做了一款90年代人人俄罗斯非常风靡的一款头花,几乎所有女人头上都带着,那时候很赚,3年就有了2个店面,俄国人看着都眼红,不停的黑道白道的人都来找麻烦,他们看不惯啦!你一个中国人凭什么在我们国家这样猛赚钱,我脑子也聪明,请了一个俄国女孩给我看店,一做就是10年,俄国那姑娘也是挺卖力的,我店里都不用太管,只要进好货就行。就这样长期在外面也生了感情,男人嘛!身边总要有个女人的,后来店员就跟了我,出门我们都是一起,她就是一张移动的护照,甚至比护照还安全好用,后来又有了儿子。“
“其实我是一个传统的男人,觉得对不起结发妻子,我想回国,莫斯科不是我落叶归根的地方。在走之前,伊娃提出只要给她店铺和钱,就各自分开,于是我卖掉一家店,留下一家给她,我就带着所有的积蓄回到上海。”
我说你们怎么说也是有感情的吧!孩子怎么办!
他毫无顾忌地说,”我发现俄国人的血和我们是不一样的,他们没有那么传统,伊娃她知道留不住我,这样不能人财两空,我也不想因为我让她娘倆受苦,我能给的都给了。“
“现在我是土都快到我这里了”,他用手量到自己的胸口,“其实一切都看开了,现在就是安度晚年。”
在推向高潮的部分,导师胖粒的点评
刚开始写的时候,描写动作、事实可以按照最朴素的样子来写,不要故弄玄虚耍花招,但是你特别好,写的东西都实在朴素。太棒。除了刚刚说的优点,我还有点小建议你可以参考下哈,对于文章的高潮来说,需要快速进入,不能拖沓,卷毛大叔这里可以直接跳到他的自述再说你们见面的情形,如果见面的情形不是很重要的话,建议直接砍去。具体的话需要等你全篇写出来我们再另商量哈。
对于故事本身,我觉得无法仅仅用你看到的卷毛去支撑这样一个人物的形象。我建议你可以再找卷毛聊聊,他的少年、青年以及现在,他是怎么到这里的,音乐以及玩物和他有什么关系等等,这样写出来的人物更立体。
blackchen的课后反馈
我觉得我写作其实一开始是没有结构的,只是经常在心中酝酿,到达一定时间就开始写了,我这次根据胖粒和万千老师的提醒,开始发现其实我可以写个长故事。故事如何丰满我似乎也懂得了一些,比如说人物需要冲突、个性、不止是我的感受,我一直想写的画面和感觉其实还没有完全表达出来。这是我觉得一直没有达到的,其实脑子里一开始挖回忆,会不知道怎么开始,后来告诉自己,一定要开始,慢慢写下去。
我已经开始在构思下一个故事了,这次为了写下一个故事,特别还去采访了我要写的人物,集中2天去接触,还去采访对方的家里以及对方从小的回忆,我觉得可以写好几篇,开始试着去先构思整个框架,至于里面有哪些需要慢慢写下来。我记得之前看过一部电影,内容是一个记者要去采访一个作家,他去和那个作家共同生活了一周,去感受作家的日常,我想写的对象其实都是我特别好的朋友,我觉得这样才能深层挖掘出来,一直想写故事,以前写东西很不喜欢修改,还是因为懒,这次通过尝试觉得自己可以去写,开始想去试着研究看一些文学作品,比如伍尔夫、普鲁斯特,喜欢意识流文学。
除了「职场故事」,相信你还有更多可写。围绕更广泛的话题「怎样更好地进行生活写作?」,我们还新制作了一个写作锦囊,在本次课程期间,特约导师张春将会举办一场「生活写作夜聊会」。希望你能学会捕捉素材、操纵文字的能力,头也不回地往生活写作的大道狂奔而去。
01“非虚构短故事学院”带领导师
总导师

三明治创始人
近20年经验传媒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本科以及伦敦大学学院国际公共政策硕士。曾任《外滩画报》主笔等职务。曾多次现场采访过英美法俄等国大选,以及诺贝尔文学奖颁奖现场。独家专访哈佛大学校长、美国总统候选人等名人。著有《民主是个技术活儿:英国民主生活走笔》《灾难如何报道》等。2011年创办中国第一个非虚构写作平台,培养了数千名普通写作者逐步成长为专业写作者。

作家、三明治特约主编、著有《一生里的某一刻》《在另一个宇宙的1003天》。
《一生里的某一刻》曾获:豆瓣图书2015年度文学图书、新华社2015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国家新闻广电总局大众最喜爱的五十种图书(入围)、《新京报》年度最佳生活图书(入围)。
导师

中国人民大学美学硕士,三明治主笔、运营总监,破茧计划1.0作者,关注城市文化题材,作品被收入《破茧001》等书中,主要作品有《杨潇:写字的人一定要靠写作养活自己吗?》《厦门:沙坡尾的渔民,在失去他们的船之后》《SNH48粉丝的“偶像养成”游戏》。

三明治作者,关注青年群体的故事,采访过多位业内经验丰富的写作者。个人主要作品有《网红背后的影子写手》《让外国人产生依赖的中国App》《覃里雯:前半生的“游荡者”》。

三明治主笔、资深编辑,破茧计划2.0作者,关注平凡人的不平凡故事。主要作品有《云也退:一个书评家逃离到以色列写非虚构》《越来越沉默的世界500强技术白领们》《江夏里:一座上海老房子见证的知青两代》。

三明治作者,喜欢散步、看书,觉得观察要先于写作。主要作品有《王咸:选择写小说,因为它能披着虚构的幌子》《为什么年轻人会沉迷于Rooftopping这样的危险游戏?》《武汉朋克在恩施:大峡谷、摩托,青年旅舍》。

三明治作者,兴趣在亚非拉,好奇心大到劈叉,想象力难以填补。曾经是个半吊子商业公司观察者,现在想写更多有趣有料的人物故事。主要作品有《魔幻义乌:带着英雄情结来到此地掘金的中外商人,现在怎么样了?》《攀枝花:靠着钢铁起家的一块四川“飞地” ,我在这里长大却成了家乡的边缘人》《王选:她用二十多年时间调查日本对华细菌战,却说民间研究在学界没地位》。

三明治作者。中山大学新闻学硕士。喜欢南美以及高纬度岛屿,会唱山歌,爱好广泛但浅尝辄止,日常生猛有力,有点像头野猪。主要作品有《易小荷:写作延缓了我人生的衰败》《义乌往事》。
02课程安排
Day 1 (6月24日)
写作的人不再孤独,在“非虚构短故事”学院,你将遇到和你灵魂相似的个体,他们过着不一样的人生,却和你一样,对写作同样热血沸腾。
在开始写作之前,你会得到三明治提供的写作学习资料一份,阅读和学习写作的基本技巧,是开始锻炼故事肌肉的必要准备。
提交你的写作主题。是写两年前旅途中遇到的那个陌生人?是写自己最熟知的父母、爱人,还是勇敢地解剖自己?这些主题都可以讨论咀嚼。选择能把你带得最远的那一个。
Day 2(6月25日)
导师授课:如何确定故事主题,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寻找故事
每一个人身上都暗藏故事。但你未必知道哪一个最动人,哪一个最有潜力成为你的好作品。在这一天,我们将和你一起确定故事主题。
和主题一起被确定的,还有故事的主人公,既想写叛逆期产生隔阂的父亲,又想写那个絮叨隐忍的母亲,想写懵懂的初恋,又想写让自己肝肠寸断的那场分手......
当我们还没有准备好完成一部《冰与火之歌》的时候,不如摈弃多主角的故事,选择写独独一位主人公的短故事。
这一天,我们将搜集主人公的素材碎片,告诉我们在你记忆中盘旋不去的那些片段。
Day 3(6月26日)
导师授课:怎样开一个好头
“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是不是你听了无数遍却始终模仿不出的开头?写出一个好的开头建立在你对全篇运筹帷幄的基础上,它甚至像表白一样,不是冲锋陷阵的号角,而是鸣金收兵的钟声。别担心,我们会帮助你打赢这场仗。
开头有几十种方法,但最直指人心的可能只有一个。
Day 4(6月27日)
导师授课:如何带着带着你的故事爬升
渐进铺垫。“人物的生活正如山顶上摇摇欲坠的巨石”。上升曲线上摇摆着故事和人物的希望、悬念、困惑和隐忍。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丰富人物的形象,行动和情感在这里积蓄着。
Day 5(6月28日)
完成爬升
Day 6(6月29日)
导师授课:怎样写冲突,将故事推向高潮
一个故事不是被作者推着向前发展的,推动它的应该是矛盾。矛盾是故事的灵魂。在第七天,叙事弧线在这时来到了顶峰。我们会和你一起化身“灵魂炼金术士”,直面生活最真实的矛盾。
Day 7、8(6月30日、7月1日)
完成高潮部分的写作
Day 9(7月2日)
导师授课:给你的故事一个漂亮的结尾
到了收尾的时候,是该戛然而止、留下悬念?还是接一个新故事的开始?又或者,春秋笔法,写一句简单而含蓄的结尾,在字的缝隙间填上无数留白?让我们根据你的故事而定。
Day 10(7月3日)
导师授课:如何从编辑的角度删减文字、润色修改和调整结构
删减和修改。把删减单列出来,是为了突出它的重要性。一个好看的故事,必须“字字看来皆是血”,或者未必是血,也该是精华液、精酿啤酒和浓缩咖啡,万不能是咸丰酒店的黄酒,掺着尽可能多的水。而修改,则是结构上和语言上那“交卷前的验算”,我们有语言感觉极好的编辑为你精确再精确,也有最擅长“把握大局”的写作者,甚至可能重整你的结构。
Day 11(7月4日)
最后的修改,完成故事
Day 12(7月5日)
好了,现在你拿到了你的故事(字数通常在2000字以上),我们可以开始那一场“围炉夜话”了。我们会组织每一个学员分享自己的故事成品,并交流这十二天来的、故事背后的故事。而这时候,你也得以跳出前六天的环环相扣、用上帝视角观察你写作的整个过程了。我们相信,这样的观察审视能帮助你,在自己的花园中种满故事。

03课程期间,你将获得
·一份精心挑选的推荐阅读和「非虚构写作」主题书单,此外本期新出炉「生活写作锦囊」,专治你的各类写作疑难杂症
·在完成每一天的写作任务后,导师将进行一对一的点评,并从编辑的角度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指导,深度挖掘你的潜在写作能力
·本期我们新开设话题环节「生活写作夜聊会」,你将有机会与导师们进行深度互动,分享你最近的阅读体验、旅行经历、生活新知……这些都有可能成为你故事里的新养料
·完成所有写作任务的学员,将获得一份「毕业证书」,并得到一份特别礼物
·优秀作品将有机会发表在三明治公众号上
04心动福利,成为三明治的作者
如果你的故事入选为优秀作品,并在三明治公众号上作为头条发表,你将成为三明治的培养期写作者,享受优惠继续参加非虚构短故事学院或每日书(点击了解每日书)。三明治编辑会与你讨论选题、指导你独立完成完整的长文章。
培养期写作者将有机会晋升成为我们的正式签约作者,拥有免费参与每日书、领取稿酬、参与三明治MOOK策划等诸多福利。

05本期特别礼物

三明治新款渔夫帽,轻松,但有意思。
希望你们,能度过一个愉快的渔夫帽般的夏天。
06报名三明治短故事学院
自即日起可开始报名,
6月24日正式开始写作之旅。
上课方式
线上授课
费用
499元/ 人
特别优惠:
1. 参加过每日书及三明治写作课程学员优惠价 459 元;
2.往期短故事学院学员推荐好友参加,好友也可享福利价459元。(只需直接将好友微信名片推荐给三明治明仔的微信,留言“推荐好友报名”即可)
报名方式
扫描下面二维码,或阅读原文
填写报名表,支付费用。

备注:
1. 支付成功后添加三明治明仔(ming30s),联系明仔发送支付截图,确认报名信息。
2. 活动一旦开始,不予退费;在活动开始之前,如退费,需扣除20%的手续费。


点击关键词,阅读三明治故事
星球“三明治”Vs奔跑“三明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