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总是需要一场浪漫的爱情和一段现实的婚姻——《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
在刚翻开这本书的前十几页时,我还以为死去的摄影师已或身份显赫的医生是全书的主人公,谁知直到医生以滑稽的方式领盒饭之后,真正的人物和情节才华丽登场。
通篇小说读完再回想,这个写出来宏大而震撼的故事浓缩起来不过也是庸俗至极,暴发户的女儿意外被一位天生的穷屌丝追的五迷三道,势力的老爸为了拆散小情侣带她投奔亲戚,在外面看了世界长了年岁的女主回到家后发现自己之前很傻很天真,正好此时出现了一位高富帅也对她死缠烂打,土豪老爸当然极力撮合,最终女主嫁入豪门,过上了上流太太的生活。豪门老公去世后,女主发展曾经的穷屌丝发达了且依旧贼心不死,于是俩人决定在挂有霍乱标志的船上共度余生。
这样总结看来女主简直是人生赢家,像现在很多大女主题材的剧本一样,有一个对她至死不渝的男一和一个能带给她一切的男二,但是再细想,这样一个烂俗的故事,为什么能那么震撼人心呢,而且让读者顺着情节的发展欲罢不能,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作者的表述跟有感染力和戏剧性,在描写看似关键实则无关紧要的情节的时候,笔触是无厘头的,比如从开始的铺垫到医生的离世。但在描述主线爱情的时候,作者的情绪又是十分的饱满而有力,尤其在男女主互诉衷肠到私定终身的情节,看得人心潮澎湃,痛快淋漓,感觉再浓烈的爱情不过如此了。
其次,整个故事情节好像平平无奇,五十几年的时间不过是日复一日的衰老和浑浑噩噩,但生活好像就是这样无聊的真实,有一点家长里短,有一点磕磕绊绊,有一点不可置信的走完半世光阴。
再次,作者描写的时代,一切都粗矿赤裸,直白到无法想象,而这种直接本身便有吸引人的魔力。残忍而不残酷,难以置信但绝不难以琢磨。
但终究不可否认的是,真正的灵魂之爱才是灵感的源泉。我在读完整部书后,发现尽管大部分篇幅叙述了两人各自生活却若即若离的五十多年时间,最触动自己的还是开头和结尾他们彼此触电的情节。即使作者将女主婚后的生活表达的再事无巨细,将男主的浪荡生活描画的再活色生香,在情感的输出上,也无法和两人电光石火的相遇相比拟。那种读起来可以直击心灵的爱的力量,只有在错过彼此五十三年的两人中能感受到。
其实无论男人还是女人,无论曾经还是现在,在爱来临伊始,谁又能真正辨别真假呢,就像伟大的作品需要时间来沉淀,伟大的爱情也需要时间的洗涤,所以爱人时常错过彼此而不自知,爱情总是一项遗憾的工程,一生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