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的故事

哈佛的 Arnold Arboretum 我常去,在廣播裏常說,但是一直不太知道中文到底應該怎麼講。嚴格來講 arboretum 和一般的 botanical garden 不同。雖然都可以說是植物園,但是前者專注於木本植物。日語把這個詞翻作樹木園,但畢竟在中文不通行比較彆扭。以下爲了方便,就不加區分地稱作植物園了。
昨天是夏至,所以這周五六,今明兩天黃昏時刻,植物園組織了兩場演唱會/故事會。請來了兩位女士,一位彈豎琴一位講故事,大意是蒐集世界諸文化與樹木有關的故事,來警醒教化感染聽衆。今天下午和同事聊起的時候,別人還說聽起來像是給小孩子辦的活動。實則此番組織方早說了謝絕十二歲以下孩童參與,來者也絕大部分是老人,我大概是最年輕的與會者。
開場的時候大家在一件屋子裏坐成一圈,兩位表演者先歌後講,概括了今天的主旨,講了一番夏至陽極生陰,黃昏又是逢魔時的道理,然後唱着一首特別高興的法國歌帶着大家往外走。走到一棵黎巴嫩雪松下面,講起了一個說是澳洲原住民的故事。說,創世者創造了人,告訴人要每天日出時到一棵高大的桉樹下面聽他的教導。最初所有人都勤勤懇懇地早起聽講,但後來人們就越來越懶惰懈怠。有一天風雨交加,竟無一人到來。創世者仍未放棄人類,於是派出他的使者和人類一同生活,教會他們種種實用技能。人類滿足於他們學到的技能,竟愈發不理睬創世者。終於桉樹不再對他們講話,而人們這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他們去問使者如何才能再次聽到創世者的教導。使者說,你們再去看那桉樹吧,不要清晨,而是黑夜去。桉樹不會對你們再講話,但是它會給你們想要的徵象。那天夜裏,人們聚在桉樹下,看見一道火光從銀河中降下,將大樹劈裂至根,而那樹又即時癒合。這是創造者將他的聲音傳入大地。從此以後,世上的一切都有了創造者的聲音,而人們只需要仔細聆聽。
第二個故事是在一棵楓樹下。說一個叫小鷹的印第安小男孩,想要當巫醫的學徒。他對一切充滿好奇所以不停提問。有一天他觀察了一整天啄木鳥,因此發現了楓糖。他將楓糖帶給巫醫,贏得了讚賞和作爲學徒學習成爲下一個巫醫的資格。原話當然比這個長很多,但說實話這故事讓我說不出來的尷尬,尤其講完故事之後,說書人拿出一小碗玉米渣子讓人撒入地中,象徵於土地有取有還。我一時太尷尬就坐着都沒有動……

接下來我們被帶入薔薇科花園,裏面有多種玫瑰和幾種櫻花,不過植物園還有很多海棠和蘋果不在此處。表演者藉此講起了一個據說是來自於日本的關於櫻花的故事。說實話這個故事也聽得我挺尷尬的,就簡述了。說,古時候美作地方有個女孩子,她父親要爲她張羅婚事,而她自己跑去一座供奉着一棵神櫻的神社求姻緣。在神社的櫻樹下她偶遇一位少年,給了她一枝櫻花,於是她與少年相愛。經曆求愛者的阻撓和父親的強迫後,她終於意識到她愛上的少年正是神櫻的精魂。最後少女落髮爲尼,供奉神櫻終生。我回家之後略考據了一下這個故事,似乎出自二十世紀初一本英語書。既然故事都說到美作這麼具體的地方了,大概是有底本的。但是,這個故事稍微太契合某種濫俗的東方想象了一點……爲什麼不講講『西行桜』呢。
此後我們在一叢薔薇樹前逗留,領着我們的說書人提起一個切洛基人創世故事。說創世者最初造了一男一女,而兩人初來世上就大吵一架。女人飛奔而去,男人在後追趕。創世者見此想讓女人放慢腳步,就在一路上造出各種草木要讓她停步。但不論何種嘉木芳草還是荊棘亂枝都沒能讓她停下。創世者無可奈何,最後創造出滿地的草莓。見到鮮紅的草莓,聞到它甜美的香氣,女人終於不得不止步品嚐,心裏頓時舒暢,轉身要與男人分享,於是兩人終於和好。
走出了薔薇科花園,我們被帶着走上了一個山坡。在一棵攔腰斷掉的松樹下,我們聽了一個來自康沃爾的關於樹精的故事。故事其實很格林兄弟,簡言之有三兄弟分家,老大老二雖然佔了好,老三卻老實,聽長輩的教導。老三從父親那裏學來要尊重樹精,仲夏夜要供奉老樹、起舞娛神。老大老二不聽老人言,竟試圖砍掉老樹,最後都被他們砍下的樹砸死了。唯有老三得以保全自己,但失去了老樹的山林變得陰森可怖,不再豐饒。
一行人聽完這個故事跌跌撞撞走下了山,被帶到一條小溪旁,擠在一棵枝頭尚有新綠的鐵杉下面。過了小溪又是一個陡坡,長滿了松柏橡櫸,擡頭蒼綠不見天。講的故事又是一個切洛基人的創世譚。說創世者造出所有植物之後,告訴它們要守着天地七日七夜不能入眠。前三天花草樹木都能站住,到了第四天,柔嫩的草本就忍不住睡去了。第五第六天,種種灌木乃至一些高大的樹木都堅持不下去了。最後,只有松柏和冬青守滿了七天七夜。作爲獎勵,創世者賜予松柏和冬青四季長青的能力。而作爲懲罰,最先睡去的花草不得不一年一枯榮。
此時太陽已經落下了大半,活動路線也開始往回折返。在一片橡樹林中,豎琴手唱了一首來自威爾士的關於鳥的歌,我有點走神,已經忘記大意了。最後一個故事是關於白樺的,也是在一棵白樺樹下講的。故事又是很格林兄弟的風格,不過主角是個斯拉夫小姑娘。小姑娘家很窮,所以每天要放羊,還要把一打團亞麻紡成線。有一天她走到了一片美麗的草地上,草地周圍長滿了白樺。正當她讓羊上青吃草,自己開始邊唱歌邊紡線的時候,一個白衣女子從樹林中走出,說自己被她的歌聲打動,邀請她一同跳舞。女孩猶豫之下陪女子跳起了舞卻丟下了工作。白衣女子告訴她不必擔心,因爲只要女孩願意陪她跳舞,她就能幫女孩完成工作。如此兩天,每天晚上女孩會家都沒能完成當日該紡的線,因此她媽媽甚爲擔憂。第三天女孩告訴林中女子她不能再玩耍了,女子卻又告訴她不必擔心。這次,她把女孩兒積存三天的亞麻統統紡成了精細的線,和女孩跳了一整天的舞,還送給她一籃子禮物。女孩開心地回到家,發現籃子裏全是變成金子的白樺葉。
至此太陽已經落山,和豎琴手攀談了一陣。一路上她時不時舉起豎琴任風吹響,於是我問她如果製作專門的風鳴琴用什麼弦,該怎麼調音。說着說着就聊上到了植物園中見過的美景,比方松林中一棵從一個平臺(樹樁?)上分出四五個樹幹的大樹,站在中間覺得自己變成德魯伊與樹精合體;比方北門入口旁邊的一片沼澤裏,夏天晚上有時出現的螢火。
走路回家,聞了一路的女楨樹籬,現在坐下給大家講講夏至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