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剧和过往的时光
家里很早就安上了有线闭路电视,我想具体时间应该是在地震搬入楼房后。之后因为各种事情,从市区相对中心的位置搬到了郊区。距离母亲单位、我的小学都很远。距离父亲单位虽然比较近,骑车子也要二十多分钟。看韩剧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现在想起来,当时算是比较辛苦。每天中午放学后,我等着母亲下班接我回家。紧赶慢赶,到家也要12点半,把饭做好一家人吃完再急急忙忙午休片刻,一点四十五又要从家里出发去上学、上班。
当时央视八套的中午会播放国外译制片或电视剧,不知道周末是否也是如此,但每周一到周五基本就是这样的安排。大概一集的长度是45分钟左右,正好是我进家门并且吃饭的时间。当时大概是2000年左右,《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正在热播。上小学的时候对韩剧并没有特殊感觉,当时很迷TVB的武侠片。吕颂贤的《笑傲江湖》当然更吸引我,这个播出时间是每天傍晚六点左右,东南卫视。印象里这个台画质感人(当年并没有高清)而且色调发红。播放《白发魔女传》时,“红花鬼母”一出场,黑头发和红衣服在近视的我的眼中就是一团黑红浆糊,根本看不见脸。央视八套的画面质量要好很多,配音也非常棒。因此这部剧谈不上让我入迷,但让我对韩剧非常有好感。后来在这段时期东南卫视在傍晚又播出了《东京爱情故事》,我的感触也不深。但是很喜欢日剧中傍晚黄昏的场景,画面昏黄,男主女主互诉衷肠或者行将别离,配着悠扬的曲子或者大段旁白。当时的宣传语是日本版的《蓝色生死恋》,其实前者要比后者播出的早很多。现在回想,可见韩流之早、之深入人心了。
现在快20年过去,《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中角色名字已经大多忘了,但所有演员和他们的特征都还非常清晰。比如,张勇大叔演的长子,寡言木讷,非常具有老派作风。高斗心饰演的儿媳妇,谨言慎行、体贴公婆、丈夫与儿女,则是大家心目中好母亲的典型形象。还有金喜善饰演的小女儿,小刁蛮、小任性还有小机灵都很让人难忘。李振宇饰演的长孙英俊帅气,尹汝贞饰演的二儿媳妇高龄怀孕而且喜欢念诗,跟象牙山宋总与王木生都属于文艺范儿高雅的银儿。
之后又搬了一次家,算是从比较偏的郊区回到市区。这时正赶上《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播放第二部。这两部的划分其实是央视引入时自拟的,但当时我并不知道,还以为韩国和我们一样,觉得一部戏不错那就制作续集呗。那时比较火的续集有《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当然还包括令人如痴如醉的《还珠格格》(第三部)。相比较而言,韩剧似乎一直处于格局很“小”的状态,没有大女主大男主的场面和情节,基本都是家长里短。平心而论,我对于“澡”的第二部印象并不深,但结尾好像还记着。大概是澡堂老板的二儿媳(尹汝贞饰演)即将临盆,正赶上新年将至,一场大雪铺满汉城。
此时我们的观看习惯也发生了改变。搬家后,距离我的学校、父母的单位都比较近,中午的时间也不是很赶。中午回家吃完饭还不到一点,父母都要求我午休,我们也不再打开电视。倒是在晚上,特别是周末,会在央视八套海外剧场等着韩剧的出现。基本上是有什么就看什么。我爸不喜欢看,但是也愿意陪着我和母亲。他总是分不清电视里演的谁是谁,角色也搞不懂。看了一会儿就觉得发困,自己回屋睡觉了。
这之后又播出了《看了又看》,算是第一次清楚的对韩剧之长有了认识。父亲很难得的不再分不清女主女配、男主男配,反而对角色的熟悉度比我还高。这时候自己也上了初中,晚上写作业、复习功课,也不再可能和母亲守在电视机前。每天五点半放学后,回到家六点左右,央视八套一般会重演每晚海外剧场的剧目。我们一家就跟着这个看完《看了又看》的。时间太久,又因为没有勇气再重新来过,大致剧情都已经忘了。当时只是觉得二女儿银珠很可怜,母亲不太喜欢她而婆婆也比较刁难,直到她一次醉酒斗胆向婆婆吐露心迹后才得到了原谅。通过这部剧我也认识了饰演男主的郑宝石,当年他总以乖儿子的形象出现,剧中情节是他为了结婚向父母绝食示威,后来父母终于心软被迫同意婚事。我当年就觉得很不可思议:都已经工作了还能自己挣工资,你吃不吃饭谁能知道,不在家里吃不会在外偷偷吃啊?要我是他父母或许不会心软吧,我当时这么合计。
后来上了高中,语文老师的父亲因为重病去世了。语文老师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来上课,回来之后又一次讲解作文,提示我们不要把立场拔太高而要注重细节。就举出《看了又看》的例子,然后不知不觉说道,“你说这样一部剧,连我重病的老父亲都一集不落的看完了”。说完后,她停了几秒,叹口气,接着谈作文。虽然高中两年半,我对她的许多言行抱持很大的保留,她的一些所谓的教导与劝诫我也早就忘了,但这个场景则常常在眼前浮现。那时候天气似乎还比较冷,她穿着一身纯白没有一点儿修饰的白色羽绒服。
在播出《看了又看》以后,央视倒是一改常态,非常大胆地引进了长河历史剧《明成皇后》。我之所以觉得央视“大胆”,是因为这部戏中有很多描写中朝关系的情节,看起来似乎“不符合史实”,起码不符合我们从教科书与一些统编通史中了解的历史。另一方面,这部剧中确实有一些历史硬伤。比如,字幕中把甲午战争时间提前了十年。但是这部戏依旧非常好看,我父母感觉倒很一般,我和姥爷(按文词儿说,叫外公)比较喜欢。为了了解这部剧的历史背景,自己还翻查了很多朝鲜近代的史料。什么事大主义、甲申政变、壬午军乱,兴宣大院君的斥和碑、明成皇后的真实历史形象以及朝鲜王朝王族最后命运等等。通过比对,我发现其实韩国民族主义也非常盲目,在涂脂抹粉、轻描淡写、避重就轻、移花接木方面,非常有一套,甚至不输于它的某个邻国。后来上了大学,一次在人人网上和法制史助教闲聊这部剧,我说太不符合史实了。助教则问我,为啥电视剧需要符合史实?我一想也对,看电视就是看电视,看的是这里面的情节安排、人物命运和性格冲突,这和历史没有关系的,只是借助这个背景与人物而已。
这部剧中有我非常喜欢的几位男女演员。女主角明成皇后的饰演者就不必说了,少年时期的文根英,是《蓝色生死恋》中的令人感伤的女主;青年时期的李美妍,是当时韩国当红的一线女星,完全具有韩国“美人”的所有特质:高山根、眉间尺、大眼睛、双眼皮、尖下巴。有意思的是,在央视引进的第三部中,女主竟然换了演员,我都一时接受不了。新换的演员依旧非常有名,也是我非常喜欢的女星:崔明吉。从我读到的史料来看,崔明吉的身高相貌其实和历史上的明成皇后更像(有点儿矮哦),她担任主演的情节充满了家仇国恨的诡谲与悲壮,也非常符合她的气质。但当时确实有点儿无法接受,查了很多新闻,明面的报道是说李美妍身体状况不好,剧组决定临时换人。但我也有看到一些其它说法,比如有人说确实《明成皇后》这部戏应该拍到80集左右就结束的,李美妍的合同也是这么签订的。但是收视率不错,剧组开始灌水,生生多数40来集,由于档期,李美妍终止了合作。我仔细分析了这个说法,觉得很有道理。因为按照现在剧目情节,在70集往后一直到80多集,很久明成皇后都没有出现,而是围绕大院君和中国的关系展开。虽然是日播剧,但主演即便生病,这么久其实也能够恢复的差不多,对吧?而且这之后也没有任何有关李美妍身体恢复如何的消息,所以我倒认为阴谋论的讲法比较可信。
除了女主以外,扮演赵太后的金荣林,是我很喜欢的《人鱼小姐》中朱旺母亲的扮演者,在这部剧里她的阴险、狠辣完全不在台词上,全部都体现在眼神里。与明成皇后“争宠”的“淑媛”扮演者,是《人鱼小姐》中饰演马玛林的李在恩。当年她大概大学刚毕业或尚未毕业,但演技非常出众。现在还记着她的一场戏,是明成皇后被误认为死于乱军杀害,皇宫内为其开设灵堂。她扮演的角色按捺不住内心喜悦,在灵堂内跳起舞来。所谓坟头蹦迪,于史有征!还有扮演日本公使井上馨的朴根亨,是当年韩国有名的中年魅力大叔,在《人鱼小姐》中他扮演雅俐瑛的负心父亲。金炳基扮演日本浪人,在“明”中饰演监视井上公使的政府密探;在“人”中,则是扮演雅俐瑛的公公。此外,还有李振宇扮演的朝鲜高宗,非常懦弱,说话先红眼圈,他是《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中长孙的扮演者。最重要的是《明成皇后》中最具实力的男演员柳东根,好多人说他在韩国影坛有“变色龙”之称,说他可以把握的角色非常广泛。我倒只看过这一部他主演的电视剧,其中兴宣大院君阴鸷而又坦荡、自私却又无私的性格矛盾,被他阐释地滴水不漏。
从《明成皇后》之后,我又一段时间很少再看韩剧。初中的学习变得忙碌起来,要准备中考。再一个很多引进的韩剧也不再符合我的胃口。比如《大长今》,虽然火透整个亚洲,但我真是觉得不戴手套子就去拌凉菜而且为了尝味道直接放嘴里吃,这样皇帝真的放心吗?而且被人误解后,不说辩解或者证明自己清白,而是瞪大眼睛惊恐地看着对方,这真的能够把自己洗白吗?简单说,这个时候开始感觉到韩剧的“套路”,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和描绘太过狭窄,甚至于令人不解。当然,这部剧的主题曲,“挨打啦,挨打啦,俺猪大了~”还是非常好听的。
上了高中后,央视重播《人鱼小姐》。这部剧之前断断续续看过,但都没觉得好看。不料这次重播,反而让我深深入坑,至今无法自拔。直到现在还总将这部剧作为论文背景音播放。以前我很喜欢回想这部剧的情节,现在反而倒更愿意了解这部剧好像谶纬一般对于主演命运的预告。
如前所说,这部剧同样是集结了当时最强大的演员阵容。当然这里的“强大”是要事后来看的。在当时,女主演张瑞希年龄偏大(29岁),在韩国也并没有大红大紫;男主演金成泽也只是不温不火而已。张瑞希从出道到出演女主,经历了十多年坎坷的星途。她之所以有这个机会,是因为编剧的器重。《人》这部剧的编剧是韩国金牌著名编剧任成汉,其前一部作品《乞丐王子》中有张瑞希出演的戏份。在演出结束后,任成汉要求张瑞希留起长发,并且邀请她出演本剧。事实证明任成汉的经验和眼光非常独到,《人鱼小姐》不仅获得超高收视率,横扫当年各项奖项,更是让张瑞希在中国内地与台湾拥有诸多粉丝(比如我)。现在十几年过去,张瑞希的事业巅峰依旧还是《人鱼小姐》,起色并不大。虽然她也试图进军中国内陆,但反而搞得官司缠身。而且出演“人”后,由于车祸,她的另一部新剧《旋转木马》不得大幅删减戏份儿,导致反响平平。2009年《妻子的诱惑》播出,让张瑞希重返巅峰,同样一路横扫各项大奖,并且凭借高收视率进入国民人气剧(收视率40%以上)行列。但从此她便基本上没有叫得响的作品。此外,整容疑云、个人感情的空白、多部长篇电视剧都无波澜等等一系列“打击”接踵而至。可以说张瑞希的事业至今还在低谷。
之所以说《人鱼小姐》这部剧是一种谶纬,是因为在这部复仇为主题的电视剧中,张瑞希扮演的雅俐瑛是一位编剧。她笔下破坏人家庭的“小三”最终死于胃癌。张瑞希事业的第二个高峰《妻子的诱惑》,同样是一部复仇剧,同样是家庭遭到小三破坏的故事,小三最后也是死于胃癌。给人的感觉似乎是说第二部剧集将《人鱼小姐》中雅俐瑛编写的情节变成真实生活中的剧集,编排导演了一遍。而且在该剧中张瑞希饰演的角色出车祸而死,现实中她本人也因为车祸而不得不删减另一部剧戏份儿。此外,男主金成泽也同样不幸。在《人鱼小姐》之后,是漫长的低谷。事业多年不见起色中,他因为吸毒而被逮捕。又在去年于家中自杀去世。他在现实生活中如在剧中一样,确实是一位富家子弟。网上也有新闻说他其实是LG集团总裁之子等等。无论怎样,他从富家子弟走入演艺圈,靠自己本事吃饭,像极了剧中他饰演的李朱旺:本身是报社总裁的儿子,但是在报社担任底层记者。现在回首,这一对当年韩国“国民情侣”,一位至今未婚、感情空白、事业低谷,一位早已不在人世。还是令人唏嘘。此外能稍微让人欢乐一点儿的是,郑宝石在本剧中饰演年纪较大但非常孩子气的“妈宝男”马玛俊。现实中郑宝石虽然性格不是如此,但身材相貌确实一直不老。在出演《人鱼小姐》时,他已经40多岁,除了偶尔的抬头纹能够让观众意识到他的岁数之外,依旧以为他不过是30出头的高级会计师而已。
从《人鱼小姐》之后,我也就没再认真看过一部韩剧。当时海外剧场开始引进美剧、日剧、泰剧、马来、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家的剧集。韩剧地位下降。我们一家就是有啥看啥,在周末看过日剧《总务二科》《冷暖人间》《医龙》,也看过菲律宾剧,都是为了竞选市长搞暗杀、大财阀凭借军方势力相互斗争。家长里短的情节少了很多,即使有,也是扇耳光+嘴炮。韩剧中体现的家庭的温馨和生活的真实,包括一顿早饭如何吃、一种水果怎样洗的细腻和琐碎,不再出现,甚至越来越少。我很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