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长成了无趣的成年人——观看B&P先生默剧有感
第一次看法国默剧,一开始确实有点不习惯他们的幽默表现形式,一些滑稽的动作,引得在场的孩子们哄堂大笑,而我全场却只笑过三四次。我想这可能就是成年人和孩子们的区别,那些稀奇古怪的情结设置,我总试图去寻找它背后的深刻含义,比如两个角色,一个严肃的正常的B先生,一个滑稽疯癫的小丑P先生,这样的设置是什么意思?小丑P先生一直在模仿B先生,却又老是添加自己的东西,老是故意出错,他就像一个不听话的影子,拥有自由意志。那些关于飞行热气球、鱼缸、纸飞机的想象,背后到底有什么隐喻?似乎已经习惯了要去追究背后的真理。可是听见孩子们笑得那么开心,心里又羡慕,又有点悲凉。无法轻松简单的去看一场剧,不易被感染和感动,仿佛遗失了很多的东西。
看完剧后,再去回忆,慢慢的去理解,才觉得这个剧其实有很多有意思的设置。它让你猜不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看《爱丽丝梦游仙境》时那种不适感,那种一开始无法理解,挑战自我已知的想象力,事后回忆起来才会觉得非常重要。
当成年人的生活压力统治了整个头脑,我的选择、喜好变得很单一,墨守陈规、裹足不前。这也让我想起去西班牙的时候,看到米罗和毕加索,我都不是很喜欢,那些像孩子画出来的简笔画,我一直对它们没有什么好感,但正是因为它们传达出一个民族的精神性,所以才那么受尊重。它们的出名也都是有因可循。如今我也能理解得更深刻一些了。
欣赏艺术,其实不是简单的喜欢或者不喜欢,理解或者不理解,能挑战已知的自我,它就是成功的作品。能打破我对既有艺术的认知,意识到自己的限制,就是一件有价值的事情。
如果是过去,我会说我不喜欢蒙德里安,但我肯定他在艺术史上的地位,但现在,我愿意更深入的去接纳那些以往自以为是忽略了的东西。这就是B&P先生的默剧带给我的思考。它们看起来没有很大的联系,但却是真的让我反思,成年后失去的乐趣,被困在枯燥和乏味的机械性的生活中,丧失的那些天真,丰富的想象力,甚至是谦虚认真的学习。
所以要感谢各种形式的艺术,它们冲破了年龄的限制,生活的牢笼,解放我们的心灵,那些真正的艺术,修复了我们麻木的感知和随着岁月流失的真善美,真情和浪漫诗意。而这一出喜剧,也努力的在尝试修复我们内心的创伤,找回童年的纯粹和快乐,这就是我看完这场默剧,最大的收获。
-
婷婷有新衣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21 21:4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