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
每次想回家的时候都在农忙的时候,端午收麦子,中秋收玉米和大豆,因为这两个节日回去有好吃的。即使忙,大人也会应了孩子吵闹的要求,端午的炸饺子,中秋的一大桌肉食。
我们地处平原,秋天耕种小麦,夏天收割,接着种玉米和豆子,秋天收割。就这样一代一代,一辈一辈循环。瑞雪兆丰年说的就是冬天小麦盖了三层雪的被子,来年夏天一定是好的丰收。因为雪融化了,补给了充足的水分。种麦之前都要把地里的土撒上化肥再翻一遍的。小时候出个门去玩的场地就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在麦田地里你追我赶的放风筝。也不怕踩倒了一些麦苗,它自己会长高。等到4月份的时候,麦子颜色变成又绿又黄的时候,还没熟透,我们小孩子总是跟着大人去地里,扯下一大把麦穗,迅速在手心里揉碎,再轻轻吹走麦壳就能直接吃了。香甜啊!过了一把瘾先,借此大家就相互攀比谁家麦子更饱满,长势更旺。像是捡了钱一样,看着天走路。而那些不行的农民则是唉声叹气,偶尔骂孩子几句,孩子也委屈地哭了。很小的时候,不记得几岁,还没有机器割麦子,大家都是用镰刀手工割的。生活总是安排的巧妙,割麦子前有个“赶会”,也就是赶集,时间定在每年立夏那天。我的记忆里每到这天都会下雨,其实我也没去过几次,好巧这几次都下雨,不知道为什么那时候的人们总是不爱打伞,很多人一起淋雨回家。小孩子赶会买棒冰和粽子,大人买镰刀。
天气越来越热,最热的时候端午到了,早上我是看不到妈妈,晚上也看不到妈妈,也听不到村里人吵闹的声音,寂静。大家都在地里割麦子,又是一场比赛,谁割的最快,谁家一亩地的产量高。这几天大家总是很担心,怕老天爷下雨,就全完了。割麦子之前还要赶场出来,就是整平一块地,把麦子碾压出来,扬干净,再晒干储藏。我们有多少次是在场里睡着的,醒的时候已经躺在家里的床上。扬麦可是技术活,挑个有风但不能是大风的天气,一个人顺着风向空中散一铲子,落下来的时候壳和麦分开,另一个人在落在地上的麦子,拿着大扫把清扫残余的壳。听说我爸爸是扬麦的好手,妈妈就什么都不会,只在家生孩子。我们孩子也是闲不住的,一群人拿着化肥的袋子,去拾麦,凑热闹。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完整的日落过程,通红的晚霞火烧云,满天的蜻蜓和星星。
终于抢天气收好了,新麦储藏打面,多的和陈麦一起卖了。记得曾经还要上交公粮,按人口交,不记得每个人交多少,但是大家都很不情愿,愁眉苦脸,嘴里还嘟囔着什么。还好现在政策改了,不用上交,种地还有补贴,收割也有机器,只是麦茬太高,不能直接点玉米种豆子。大家就用火烧,若是你看到天变得暗红并落下黑色灰尘,就是农民开始清理麦茬了。我的家乡作为中国的华北粮仓,即使政府管治,但也拦不住众多的大家。科技进步也不能全部改善农作生活,并带来了一些负面多余的事务,燃烧污染环境。
等来了一场大雨,可以把地里的土都浇透的雨,天晴了人们又开始早出晚归。点玉米种豆子,玉米要纯人工种的,现在也没有发明出什么优秀的机械减轻体力活。通常是爸爸在前面拿铲子挖坑,妈妈丢种子,我和姐姐在后面用脚踢土,把种子埋上踩实。村里都是重男轻女的人,爸妈也从来不让弟弟干农活,倒是我和姐姐什么都做,只要不是重活。豆子就方便种了,一直都有播种的机器。暑假到了,我们也没休息,天太热,大约下午4点和早上4点的样子,开始去地里给玉米和豆子拔草,早上到太阳升的很高才回家,晚上则是黑的看不见人才回去。我小时候听到的所有童话故事都是妈妈在地里干活时讲给我们听的。现在我的脸上都有两坨高原红,皮肤也较粗糙,大概是和小时候下地干活脱不了干系。我家本就天气干燥,又是北方,冬天特冷,这样一来皮肤不好也见怪不怪了。慢慢养总会好起来。夏季多雨,下雨的时候大家总是很开心,一个个背着化肥穿着雨衣去地里散,可不能太大的雨,肥会被冲走的。现在菜场里的卖的什么糯玉米,黑玉米,都是原来没有的,是基因改良来的,所以我不吃,向来只吃黄灿灿的玉米。卖的毛豆倒是真的,是豆子还没熟但饱满的时候,连棵拔掉摘下豆角。我们可不是吃毛豆的,都是剥开取下豆子熬粥也好炒菜也好,都好吃。但剥这个活不好干,手指痛,指甲也脏。小时候没法拒绝,现在我没剥过了。玉米和豆子这两个活物收割的时候也很麻烦,玉米可不像电视剧里那样用机器掰的,其实都是用手扒开皮,一一掰下来的,豆子也是用镰刀割下来的。玉米掰回来后要先晒,放在房顶上晒的,没错,坡屋顶向阳的面全都铺满,你看全村的屋顶像是镀了一层黄金,晒很多天后再弄下来把籽给扣掉。以前确实是用手扣下来,现在有了机器不用费力。这时候的玉米才是拿出去卖的。收豆子的流程和麦子一样,但是豆子不卖的,大家都留着到年底去做豆油,还有芝麻去做香油,你们相信吗?豆子真的榨出油压成饼,我们整个村吃的都是自家做的豆油,比外面超市卖的更绿色更健康。剩下的豆饼拿去喂猪,记得有几次家里母猪生猪崽,妈妈也是不睡的,在边上陪着,你们看到过一窝猪趴在一起吸奶么。真的啊,好多猪,跟着一个母猪吸奶。我们养猪不是卖猪肉是卖猪崽,我不记得长到多大,爸妈把小猪拉去集上卖了。我不是很懂现在为什么会有人养荷兰猪做宠物,猪很会吃很会拉,小猪确实很可爱,但它会拱地啊。别让好白菜被猪拱了。也有卖肉的猪,过年的时候来收,会留一头杀了吃。我是亲眼看过活着的猪被一刀在脖子捅死,拿一个超级大的盆放满血,然后用开水烫。用开水烫过猪毛会比较容易刮掉,且干净。一只猪没有被浪费的,全吃了。我小时候吃的都是猪血,到了大学吃鸭血。邻居家养了几匹马也被杀了,好像是整个头被砍掉。后来发现养牛更赚钱大家都转去养牛,我妈却养了鹅。鹅真的咬人,我小时候经常放鹅,有一次贪玩,好多鹅被村里的狗咬死了,被我妈骂了很久,全村都知道这件事。邻居家的母牛生小牛,母羊生小羊的时候我就边上看了全过程,但我不敢喝羊奶,邻居家大哥端着碗就喝,这些牛不产奶,是卖肉的。动物小时候的样子真是可爱啊!我的名字里有个玉字,听说也是因为小时候太可爱才玉字的。后来村里有人杀羊卖羊肉,羊骚味太重,场面也很血腥,被放完血的羊挂起来,皮剥掉开膛破肚,有几年我是不吃羊肉的。我们这里有很多回民,所以卖牛肉和羊肉的很多,回民不吃猪肉。高中有个追我的男生就是回族的,高考后就不见了。大概是找了一个能陪他一起不吃猪肉的地方去了吧。
今年国庆放8天假,中秋和国庆赶在一起了。我也毕了业踏入工作,迫不及待想回家干点农活,可是一直在下雨什么都做不了。10月6号才开始晴天,天一晴,我就没见过妈妈,一直在收豆子,收的时候心里很恐慌,雨下太久,怕晒着晒着突然下雨。直到7号我赶到火车站还听到大家在聊鬼天气收豆子的事情,都抢着这两天晴,赶紧晒干了。我看到妈妈扒开一堆豆子,还没剥籽的连杆子一起,发霉了,妈妈很是难过心疼。现在田地越来越少,都拿去盖工厂赚钱,我忘记地瓜薄荷油菜花花生等等很多是什么时候种什么时候丰收,只记得春季的蚕豆豌豆,蚕豆豌豆开花的时候是最适合打耳洞的时候,春暖花开。当我刚到村口下车的时候,看到地里全是水,就知道大家闲的不安稳。
现在已经没人种薄荷了,工序复杂,操心也多,大家更多的时间都去赚钱了,很多人不愿意种地。记得小时候村里人轮流值班熬薄荷油,熬薄荷的水拿来洗澡,很是清凉也不怕蚊子了。回到家,妈妈说家里有一块地入了公社,我当时惊呆了。四叔因为工作忙不想种了,拉着妈妈一起签字承包出去,给了农业大学的学生做实验。我冷笑,他们能翻出多大的天来,每年还要给他们做试验800块钱。我是不太接受承包给农业大学的学生折腾,世代种地的老农民还用得着他们几个雏指挥。可能他们真的会研究出高产量的新作物来吧。
已不干农活好多年,若不是阴雨天,说不定这个假期我就可以在地里撒丫子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