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意义
《活着》一直是想读没有读的书。只知道这本书压抑沉重,害怕体会心力交瘁的悲痛。失业在家的悠闲让自己终于打开这本书,借着一点点变暗的黄昏的光,用了一个晚上,终于了解福贵的一生。
吃完晚饭后开始下起大雨,中间停了一会电。妈妈唠叨着人到50岁以后身体机能就开始不行了,姥姥70多岁,最近情况很不好,说她和舅舅们身体随我姥姥,说你不要随我。正读到书里的福贵的儿子有庆死了,福贵在月光下像是洒满了盐的路上走着。黑暗里眼泪不停的流。
回家这些天爸妈总是在我的感情问题上特别上心,一会这个同学家的儿子也在北京,一会问我要不要去盘锦。书里的凤霞嫁给二喜又怀了孩子,福贵对二喜说,“先前最怕的就是我和家珍死了凤霞怎么办,你娶了凤霞,我们心就定了,有了孩子,凤霞以后死了也有人收作。”到书的最后,福贵说“我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亲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担心谁了。”
我本来以为有牵挂,有爱的人,就是活着的意义吧。担心你没有了我要怎么办。余华用冷静残酷的文字写死了福贵所有牵挂的人,最后仍留了一头老牛和他相依为命。
可是余华说,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有关活着,我想到了《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想到了《人间失格》,同样是悲惨的命运,福贵让我们看到生的坚强。“他是那种能够看到自己过去模样的人,他可以准确看到自己年轻时走路的姿态,甚至可以看到自己如何衰老的”。即便生命最后孤独一人,仍然在努力地活着,他向我们展示了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现实生活的无情与残忍,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宽广,但生命的力量同样远超我们的想象。
想着想着才明白,探索活着的意义,本身就没什么意义。我们能做的不过是珍惜和重要的人在一起的每一段时光。至于当爱的人都离去,我会不会像福贵一样还能勇敢的活着,我不去想,因为我知道这一定不会发生。
读完整本书,虽觉得残忍,但是内心似乎多了分平静和安然。我也觉得他写下了高尚的作品。

“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他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