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营销的十大模式(上)
饥饿营销
1、饥饿营销的基础概念
饥饿营销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调低产量,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假象”、维持商品较高商品利润率和品牌附加值的目的。
强势的品牌、讨好的产品和出色的营销手段是饥饿营销的基础,饥饿营销通过把浅在消费者吸引过来,然后限制供货量,造成供不应求的热销假象,从而提高售价赚取更高的利润。饥饿营销的最终目的并非高价格,而是让品牌产生附加值有正负之分,饥饿营销是把双刃剑,使用得怡当可以使原来就强势的品牌产生更大的附加值,使用得不恰当将会对其品牌造成伤害,从而降低其附加值。
2、饥饿营销的成功基础
(1)心理共鸣
产品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点是开展饥饿营销的基础,消费者的认可与接受以及足够的市场潜力,使饥饿营销得以行之有效地实施。在整合产品的功能点、品牌形象、表现形式、与消费者的沟通方式等方面与消费者达成心理上的共鸣,使消费者认同品牌文化,响应品牌号召,这是饥饿营销运作的根本。
(2)量力而行
饥饿营销这把双刃剑在使用恰当时,会对品牌价值及品牌影响力有进一步提升,但长时间的饥饿营销,一味地拔高消费者的胃口,注定会消耗部分消费者的耐心,一旦突破其心理底线,效果会适得其反,轻则消费者转移目标至竞争对手,重则导致拉低品牌价值,失去品牌号召力,因此把握好尺度是饥饿营销实施的重中之重。
(3)宣传造势
不同消费者的欲望阈值不同,从饥饿营销的实施到能够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和行动,欲望的引导和激发是饥饿营销实施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条主线。从主要宣传点的制定到各平台根据不同性质延展出的不同的宣传内容,各个媒介渠道在不同的宣传阶段中分别扮演什么角色,使用什么话术,都要做到软硬兼施,选择有度,才能行之有效。
(4)审时度势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同类产品中消费者的目标并非一家品牌,在实施饥饿营销时,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会受到竞争对手市场活动的影响,从而引发的转移购买目标、品牌忠诚度降低等情况时有发生,因此监测竞争对手的市场策略动向,提前准备应急预案提高反应速度显得尤为重要。

事件营销
1、事件营销的基础概念
事件营销是企业通过策划、组织和利用具有名人效应、新闻价值以及社会影响的人物或事件,引起媒体、社会团体和消费者的兴趣与关注,美誉度,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并最终促成产品或服务的销售目的的手段和方式。
事件营销集新闻效应、广告效应、公共关系、形象传播、客户关系于一体,通过把握新闻的规律,制造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并通过媒介投放和传播安排,让这二新闻事件得以扩散,从而达到营销的目的。当二个事件发生后,它本身是否具备新闻价值就决定了它能否以口头形式在二定的人群中进行传播,只要它具备的新闻价值足够大,那么就可以通过适当的途径被新闻媒体发现,或以适当的方式传达给新闻媒体,然后以完整的新闻形式向公众发布。
2、事件营销的成功基础
(1)相关性
事件营销的策划需要在事件本身的新闻传播价值和产品的相关性之间寻找平衡点,在事件营销中,新闻的传播力往往和事件的产品相关性呈反比关系,想要满足新闻的传播价值,在产品相关性方面则要降低,以减少在传播过程中发布过硬广告的嫌疑;想要借助新闻的传播力直接加大产品或品牌的曝光,新闻的传播价值就会降低。因此在策划事件营销时,要从产品的实际特性出发,延展策划出具有较高新闻传播价值的事件。
(2)心理需求
事件营销的策划是否能够引起消费者的行动,其关键因素是事件是否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在策划事件时,关注目标消费者的地域特点、年龄层、流行文化、社会角色、收入水平等。只有洞察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才能策划出切中消费者心理需求的事件营销。
(3)大流量
在事件中出现名人、社会热点等大众熟知的信息时,这样的事件往往具有较高的新闻传播价值,名人与社会热点等本身受大众的关注度较高,在某个时间点,某个地域范围内,大家关注点都集中于此,当把产品与大流量进行关联时,使可以有效地提升产品或品牌的曝光。
(4)趣味性
在浏览新闻事件时,大多数受众对新奇、反常、变态、有人情味等的信息表现出较强的好奇心,平淡无奇的事件毫无新闻价值可言,对于受众而言,毫无趣味可言的信息就没有让人口口相传的欲望,也就无法形成传播。

口碑营销
1、口碑营销的基础概念
口碑营销是指企业努力使消费者通过其亲朋好友之间的交流将自己的产品信息、品牌传播开来。这种营销方式具有成功率高、可信度强的特点。从企业营销的实践层面分析,口碑营销是企业运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引发消费者之间对其产品、服务以及企业整体形象进行讨论和交流,并激励消费者向其周边人群进行介绍和推荐的营销方式和过程。
2、口碑营销的成功基础
(1)鼓动核心人群
核心人群是商品或品牌的忠实消费者或深受品牌文化感染的群体,他们追随某一品牌或商品,而不论是否持有该品牌商品,核心人群乐意向其他人主动宣传该商品,企业一方面调动各种资源来鼓动消费者的购买欲,另一方面大打口碑营销组合拳,通过鼓动不同圈层的核心人群,实现口碑组合扩大影响力。
(2)简单而有价值
过于正统的口号或赘余的语言会大大增加信息传播的成本,而短小精悍、能够体现产品特点及价值信息的语言,便会让产品迅速在人群中扩散开,尤其是在新媒体平台上,传播的信息需要精心设计,有价值而又朗朗上口的短句往往能够迅速引起受众及传播者的传播欲望,而无价值的信息或冗长的句子会失去口碑传播的意义。
(3)品牌故事与文化
每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都附着着某种情感,这正是故事的魅力所在,企业品牌故事也一样,故事是企业传播声誉的有效工具。无论是企业历史上的成长历程还是提炼出的经久不变的企业品牌文化,通过故事的包装可以把公司品牌精神具象化,用一个生动的故事讲给受众。虽然故事在流传过程中可能会加入不同人或不同时代的演绎,但要坚守故事核心理念不变。
(4)关注细节
影响消费者口碑传播的不仅仅是产品本身或品牌文化,还包括某些细微的地方,避免微不足道的细节错误,认真打磨产品或服务中的每一个环节,让消费者感受到产品的与众不同之处。
(5)关注消费者
对消费者持以傲慢态度的企业不会产生良性的口碑传播,在消费者对企业产生信任的那一刻,企业就应当担当起这份信任,关注消费者的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意料之外的惊喜是获取消费者好感,赢得口碑传播的基础。

情感营销
1.情感营销的基础概念
在情感消费时代,消费者购买商品所看重的不是商品数量的多少、质量的好坏以及价格的高低,而是一种感情上的满足,一种心理上的认同。情感营销从消费者的情感需要出发,唤起和激起消费者的情感需求,诱导消费者心灵上的共鸣,寓情感于营销之中,让有情的营销赢得无情的竟争。
物质文明发展到今天,产品的材质和质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和心理需求,在日常生活中逐渐产生人们对于一件产品寄托一份感情的现象,文化、思想、感情已经成为人类精神文明的一部分,企业正在运用这些情感来营销产品,从感官和感情上影响消费者采取行动。
2.情感营销的成功基础
(1)产品命名。产品名字是消费者记住和传播的核心信息,产品名字需要与产品的属性相关联,需要能被目标消费者接受并能及时联想到名字带来的文化、思想、感情上的触动,因此产品的命名同时需要符合产品的目标人群定位以及产品定位,不恰当的名字毫无触发消费者感情的作用。
(2)形象设计。形象设计包括商标Logo设计、产品外观设计与颜色设计,商品Logo需要与产品属性相结合,同时需要满足易看、易理解、易记忆等特点,根据产品属性及消费者偏爱设计的产品形状更容易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不同的颜色搭配同样能触动消费者在接触产品时的感情。
(3)情感宣传。具有人情味以及宣扬某种思想文化的广告,通常能够拔高产品形象,抵消消费者对广告的本能抵触。同时企业公关要求企业设身处地地为消费者着想,加强与消费者的感情交流,让消费者对企业及其产品从认识阶段升华到情感阶段,最后达到行动阶段。
(4)情感价格。情感价格由能满足消费者情感需要的价格、品牌影响力以及产品自身组成,合适的情感价格可以加强产品及品牌的影响力,达到提升情感营销效果的作用。
(5)情感氛围。为消费者提供舒适优雅、具有感染力的营销环境,二方面能够提升产品及品牌的格调,另一方面消费者在无形当中更容易接受来自品牌的消费信息,从而购买想要或根本不打算买的产品。

互动营销
1、互动营销的基础概念
互动营销是指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充分利月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用于产品或服务的规划和设计,为企业的市场运作服务。通过互动营销,在消费者与企业的互动中,让消费者参与到产品以及品牌活动中,拉近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不知不觉中接受来自企业的营销宣传。
2.互动营销的成功基础
(1)消费者属性
通过已有数据或市场调研,对消费者进行分析,了解消费者的年龄层、社会角色、
收入水平、分布区域、家庭状况等信息,对消费者全面的了解有助于与消费者进行有交互动沟通。
(2)互动内容和渠道
根据消费者属性以及产品属性,可以指导互动营销制作相应形式和相应风格的内容,同时消费者的区域分布及喜好,有助于构建全面的互动渠道,从渠道上接触消费者,从内容上触动消费者。
(3)反馈机制
互动双方需要有反馈机制的相互影响,没有反馈机制的互动营销无法持续,企业需要消费者反馈产品及服务的改进意见,消费者需要企业提供便利的服务和额外的激励,良性而恰当的反馈机制有助于企业与消费者20保持有效而持久的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