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如山
(一) 父亲对我来说是谜一样的存在。 当初爷爷奶奶连着生了四胎,都是女儿。在那个封建落后的年代,没有儿子传宗接代继承香火是怎么也说不通的,所幸,第五胎是个男孩也就是我的父亲。父亲一出生就占据着家庭里所有的先天优势,排行最小、又是唯一的儿子,四个姑姑对他更是疼爱有加。在农村物质极其匮乏的七十年代,父亲几乎没有饿过肚子,而且从小学一直上到了高中。当时我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知道后来有一次,三姑和我聊天的时候说起,她做梦都想上高中,可是因为是个女娃,爷爷只允许她上到小学毕业。我不知道后来父亲精神失常和他的成长经历有没有关系,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和他的性格绝对有关系。 在我印象里父亲懦弱、不爱说话,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偶尔会无端的发笑。当然这是他精神失常以后。得病之前我对他没有印象,因为当时我年龄太小了。至于他得病的原因,我听奶奶说过。村子西南方向有条大河,村里人称西河。在西河旁边有我们家一块地,那天七爷爷的小儿子海伟和一群伙伴在河边玩耍,不幸失足跌落到了河里,刚好父亲在地里锄草,听到他们呼叫声,父亲第一时间跑过去跳进河里救人。西河的水很深,虽然父亲从小就深谙水性,但还是没有把他同宗的小兄弟救起来。后来村里组织了打捞队,用了整整一天时间才把海伟叔的尸体捞上来。记得当时我和几个小伙伴一块跑着去看,但被大人很严厉的斥责回家了,还被警告以后永远不能去那条河边玩耍。后来还是听奶奶说起,海伟叔的死状极为恐怖,捞上来的时候四肢已经僵硬,两条胳膊使劲向前伸,膝盖前躬,手握成拳头像是要努力抓住什么。这件事过去以后,父亲一直发了几天高烧,还说胡话“我摸到他了,我没有抓住他……”奶奶说他是惊吓过度被海伟上身了,请了神棍来家里叫魂作法折腾了一阵子后,父亲也算好起来了,只是不善言谈的他变的更加沉默。母亲和奶奶婆媳之间有矛盾,父亲处理不好,母亲经常和他吵架,父亲压力越来越大。开始变得暴躁、摔东西、骂人,最后彻底崩溃精神失常。刚得病的那几年,几个姑父经常漫天漫地的追他,拿绳捆着去各种精神病医院看病。而父亲的反应就像电影里那些精神病人一样“我没病,我哪也不去,我为什么要吃药”…… 几番治疗下来,钱没少花,父亲的病丝毫没有好转。渐渐的大家也都接受了父亲治不好的现实。看病花完了积蓄,又失去了经济来源,家里一度陷入贫困。母亲带着我和妹妹守着家里的几亩薄田艰难度日。 (二) 母亲对我来说则是个伟大的存在。 在五个兄弟姐妹中,母亲排行第四。这是一个比较容易被忽视的位置,既不是让大人夸懂事会干活的老大,又不是惹大人偏心疼爱的老小。每次姥姥姥爷一大家人吃完饭都是母亲去默默的刷锅洗碗,逢年过节家里来客人了也是母亲在烧火做饭而其他人都在说笑聊天。也许母亲早就习惯了接受这一切,接受她不幸的婚姻和贫困的生活。但是母亲一生要强,为了把我和妹妹拉扯长大只有小学文化的她卖菜、收废品、进工厂打零工。只要能维持生计什么脏活累活都干。就算在苦再累,母亲从来没有抱怨命苦或者生活对她不公平,她咬牙坚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双儿女身上 。
我九岁那年母亲要随村里人去南方打工,考虑到奶奶年迈带不了我和刚满五岁的妹妹,母亲就打算把妹妹寄养在姥姥家。把妹妹送走的那天我是一块去的,我记得非常清楚刚下过雨,我走在最前面路上泥泞不堪,妹妹说她走的有点累,母亲把她抱起来,我一转身看到母亲泪流满面。很久以后我才明白母亲当时为什么哭,因为妹妹在姥姥家被寄养了十年。幸好这十年里我们都不负众望、茁壮成长。那是我第一次看见母亲流眼泪,为了割舍不下的骨肉。
母亲第二次哭是在姥爷的坟前,惊天动地。对于父亲,母亲心里满满的都是恨。她从来不认为父亲有病,她一直觉得,父亲就是在装傻充愣好吃懒做逃避责任,造成父亲现在这个样子的直接原因就是爷爷奶奶小时候的溺爱。我能理解母亲,这些年她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她就有多很父亲。辛苦持家拉扯一双儿女已经非常不容易,还要一日三餐的伺候一个四肢健全腿脚灵活的人吃饭,换了谁谁也接受不了,母亲不是圣人,她做不到普度众生。一直到五年前,父亲突然离家出走去向不明,几个姑姑上门声讨母亲。 (三) 母亲去了南方打工,妹妹被寄养在姥姥家,我和父亲还有奶奶在一起生活。父亲从一开始的暴躁、摔东西,到后来沉默不说话,经常自己一个人看书写字,而且一呆就是一整天,再后来喜欢漫无目的乱跑几乎可以在任何地方碰见他,村东头的小路、西河、镇上。不管父亲变成什么样子奶奶都无微不至的照顾他,一日三餐做好逢下雨天吃饭不回来还会打着伞出去找他衣服鞋子脏了让他脱下来换洗。母亲对我的爱是伟大的,奶奶对父亲的爱同样也是伟大的。我外出打工的第三年,奶奶去世了。家里就只剩下父亲一个人,几个姑姑建议母亲不要再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照顾父亲,母亲当然不愿意照顾一个她心里憎恨的人,其实父亲也远没有到生活不能自理的地步。 后来考虑到我已经到了结婚的年龄,父亲在村里一直名声不好,家里总是这样没人也不是办法,母亲就在家里找了一份工作,母亲回家的第二年,父亲就离家出走了。 几个姑姑把矛头全部指向母亲,说她不让父亲吃饭 ,虐待他,离家出走都是被逼的。我知道事情远没有姑姑们说的那么严重,但是母亲心里恨父亲也是事实,至于父亲为什么会走?去了哪里?母亲也确实不知道。 有一次母亲带着我去姥姥家走亲戚,吃完饭小姑旧事重提说:人都走丢这么长时间了你也不闻不问,好歹也去找找,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的咋办?母亲张嘴怼她:你说那么好听,你咋不去找呢?那是你大兄弟。小姑也来气了:你们都过了半辈子了,怎么能说这种话呢。舅舅也在旁边附和说:是啊那么大个活人怎么也得打听打听在哪。母亲提高了嗓门说:是过了大半辈子,可我大半辈子怎么过来的?我费了多大劲把俩孩子拉扯大,到现在我的孩子还因为那个神经病名声不好娶不了媳妇,现在他好不容易走了,你们还这么逼我,你们儿媳妇娶了孙子也有了 你们过舒服了是吧。舅舅也恼了:过不好你活该!母亲带着哭腔拿手指着舅舅说:当年结婚的时候你咋不这么说,你咋不说你打一辈子光棍活该呢,你为啥劝着我去和那个神经病换亲结婚呢?母亲说完已经哭着走了出去,我愣了一下,随即追着母亲一路来到姥爷的坟前。母亲扑通跪下,失声痛哭。爹啊,我咋该那么苦啊我咋那么活该啊你给闺女做主啊!我站在母亲身后,一下子被震住了,母亲的声音大的连来往的路人都驻足,我从来没有见过母亲这样,这么多年的委屈和心酸被母亲用这样的方式发泄出来也好。我蹲下来用纸巾给她擦着眼泪,猛然发现母亲已经是一头白发满脸皱纹。 (四) 小时候我对舅舅和小姑这对夫妻在称谓上感到特别困惑。我有两个舅舅,大舅的媳妇我叫妗子或者舅妈,怎么二舅的媳妇是我的小姑呢?我曾经问过奶奶,奶奶说两家是换亲,鸡蛋换盐,两不见钱。以我当时的理解能力,还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直到母亲在姥爷坟前大哭那件事之后,我又问起换亲的事,母亲才叹口气,说起了当年的往事。 那时候姥姥姥爷家里非常贫穷,给大舅勉强结完婚以后,就没能力给二舅操办婚事了,二舅二十大几的人了一直迟迟没有结婚。这时候有煤人给母亲介绍了一个对象,母亲比较满意,对方也比较满意准备谈婚论嫁。二舅在五个子女当中排行第三,母亲拍行第四,在上一代人的传统观念里,哥哥没有结婚妹妹倒先出嫁,这是非常荒唐的事情。因此,母亲的婚事被搁置了。过了一段时间有媒人给二舅提了一门亲,对象就是我的小姑。二舅自然非常满意,媒人也知道二舅家境贫寒,他了解到当时二舅和母亲都没有结婚,另一边父亲和小姑也没有结婚,就把互相换亲的想法说了出来,两家都是穷苦人家,把自己闺女嫁给对方的儿子,互相不要彩礼,一切从简。母亲已经有了心仪对象,自然不满意这样换亲。二舅软膜硬泡、一再央求母亲,再加上姥姥也一直为二舅的婚事愁眉不展,母亲心软了,最后无奈同意。就这样母亲和父亲结婚,二舅和小姑结婚。 真是造化弄人!当初的一桩婚事让母亲苦了一辈子。还好这些年母亲平安健康、身体无恙。我也已经结婚成家,了却母亲一桩心愿。 生活一直向前,苦难总会过去,愿时光善待我的妈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