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墨初/如何迅速拉近跟孩子的距离?
【教子个案】
韩青青6岁之前,由于父母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她,她被送到爷爷奶奶身边生活。当很多孩子围着爸爸妈妈撒娇的时候,她只能待在爷爷奶奶身边。虽然爷爷奶奶也给了她很多的爱,但她觉得没有父母的关爱是很痛苦的,因此,她心里对爸爸妈妈很不满。
再过半年,韩青青就要上小学了,父母把她接到了身边,可是韩青青却不搭理他们。爸爸妈妈看到孩子这样对待自己,心里很失落,也很气愤,常常冲韩青青发火,可越是如此,韩青青离父母就越远。
随着与孩子的不断接触,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同时,通过学习阅读很多亲子教育书籍,韩青青的父母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是因为给孩子的关爱不够。于是,他们决定用爱来改变孩子以前的缺憾和抱怨。

每天下班后,父母都会及时回家,和孩子一起吃晚饭、玩游戏,周末还经常带她出去玩。渐渐地,韩青青在与父母的接触中,感受到了他们对自己的爱与重视,与父母的感情也融洽起来。
【专家解析】
不少父母可以最大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但是对孩子的精神需求却非常漠视,结果不仅给自己带来情感上的痛苦,还会导致孩子心灵世界的荒芜,甚至造成孩子人格的缺陷。
如果孩子体验不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和父母的距离会越来越远,与父母沟通越来越少,致使亲子关系出现隔膜。孩子有问题不和父母交流,父母就无法发现孩子的问题,更谈不上对孩子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了。

天下的父母都爱孩子,但给孩子的爱未必都是合理、科学的。适当的关爱会拉近和孩子的距离,可是过少或过多的关爱就是对孩子的伤害了。
过少的关爱,孩子会感觉得不到父母的重视;过多的关爱,又会剥夺孩子遭受适当挫折、困难和爱他人的权利和机会,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父母要学会用理性、适度的爱来爱孩子。
关爱对孩子来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孩子自我意识和各种能力的提升,从根本上来自于自我情感的满足,以及人际关系的质量,为此,父母要让孩子从小生活在“关爱”的家庭氛围中,给孩子创造最好的成长和教育环境。
关爱也是拉近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距离,促进亲子关系和谐的有效手段。所以,父母在为孩子搭建成长的物质平台时,不要忘记满足孩子情感上的需求。父母的关爱,永远是孩子成长道路上最珍贵的礼物。
【给父母的教子建议】
建议一:给孩子充足的爱
方法例示
媛媛的爸爸工作很忙,几乎每次她过生日,爸爸都无法陪在她身边,但是不管那天爸爸在哪里,都会给孩子寄份生日礼物附张生日贺卡,还会打电话向孩子表达歉意。一旦回家,爸爸就会尽量和孩子在一起,弥补对孩子情感上的亏欠。
虽然爸爸经常不在她的身边,但是媛媛并没有缺失父爱,相反,她觉得爸爸的爱是深沉的、厚重的,所以,即使爸爸很长时间回家一趟,媛媛和爸爸的感情也很好。
操作提示
父母给予孩子的关爱,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也是促进亲子关系融洽的润滑剂。父母要给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这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和独立,可以帮助孩子平衡自己的情感。
在特定时候,父母给孩子礼物和帮助,是给予孩子关爱的方式之一,但这只是一个辅助手段,孩子更需要父母与他们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
建议二: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方法例示
王凡是个很优秀的孩子,在班里的成绩一直不错,为此,他变得骄傲自大,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这次的期末考试成绩一落千丈。
爸爸的脾气很暴躁,看到孩子的成绩单,忍不住开始批评孩子,结果,王凡觉得爸爸一点也不爱自己,就将自己反锁在屋子里,不出来。妈妈让爸爸注意教育孩子的方式,否则教育是没有效果的。
在妈妈的说服下,爸爸改变了对孩子的态度,告诉孩子,自己生气是因为爱他,希望他有好的发展,所以一时无法接受他较低的分数。孩子听到爸爸的话,感受到了爸爸的爱,逐渐改掉了骄傲的坏习惯,成绩也提上来了。
操作提示
父母爱孩子,“为了孩子把心都操碎了”,但有些孩子非但不领情,还会抱怨,使父母失望、伤心,父母应该对此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爱只是出于本能,却不注意爱的表达方式,不会恰当地给予孩子爱,因此,孩子体会不到父母的关爱,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时,要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爱,从而激发孩子对父母、对他人的爱。

建议三:爱孩子,但不要惯孩子
方法例示
维维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是家里的“小祖宗”,年纪不大,脾气却不小,这和爷爷奶奶对她的溺爱有关。最近维维被父母接到了身边,父母决定将孩子的坏习惯都纠正过来。
对于维维的合理要求,父母都会满足,但是对于她的无理要求,父母绝不姑息。这天,妈妈打算带维维去姥姥家,可是出门前,维维让妈妈为她系鞋带,妈妈知道她自己可以做到,就让她自己系,任凭维维掉下眼泪,也没有答应她的要求。
看着“狠心”的妈妈,维维只好乖乖地自己系上了鞋带。妈妈在心里笑了。
操作提示
爱孩子和惯孩子不同,父母应该对孩子爱而不惯,将爱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这样才会使孩子在理智的爱中健康成长。
父母不要剥夺孩子自己做事的机会,当孩子有困难时,不要为孩子包办,而是要鼓励孩子自己去尝试,父母可以在旁给予适当的指导,以培养孩子勇敢面对挫折和困难、爱护他人的意志和能力。
建议四:教孩子学会付出爱
方法例示
李彤的妈妈很疼爱孩子,尤其是孩子生病时,恨不得代替孩子去承受痛苦。最初,李彤体会到妈妈对她无微不至的爱,会主动以帮妈妈拿拖鞋、捶背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感谢。但后来习以为常了,就没有什么感谢的举动了。
一天晚上,爸爸出差,妈妈生病发烧,让孩子为她端杯热水,拿点药片,李彤虽然做了这些,但是却抱怨妈妈打扰她的休息。妈妈留下了伤心的眼泪,觉得应该开始对孩子进行“施爱”的教育了,否则孩子会成为一个冷漠的人。
操作提示
父母都希望可以享受到来自孩子的情感关照,但是很多孩子并没有意识到爱是相互的。他们在心安理得地接受父母的爱的时候,却没有想到给予父母爱。让孩子学会付出爱,需要父母平时一点一滴的爱心教育积累。
父母要给孩子付出爱的机会,引导孩子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身边的人。孩子学会了付出爱,也会更加感恩于父母的关爱,身心更加健康地成长。
文:成墨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