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什么值得买
查看话题 >快扔掉这些会烂脸的护肤品!!!
hey,宝宝们下午好,我是shell~
之前也给大家分享过关于护肤品造假的文章,关于护肤品造假,真的是real镇惊到我了,但是除去了造假的护肤品,不知道小仙女们有没有用花大价钱买回来的正品护肤品,还是会烂脸的经历呢?

经过了多年的挣扎和取证,坚强的shell终于找到了让自己烂脸的元凶。所以今天就让我来替天行道,跟你们揭露一下,那些护肤品中的高风险成分。
其中还会涉及到很多大牌卖的很火爆的产品,shell对以下品牌并无恶意,望大家理性看待。毕竟护肤品这东西就是“甲之砒霜乙之蜜糖”,选择适合自己肤质的才是护肤王道。
ps:看在我这么良心的份上,泥萌看完一定要给shell点赞鼓励嗷~

毁脸1、伤脸于无形的防腐剂
防腐剂是为了防止产品被微生物污染而腐败,所添加的具有强效杀菌作用的成分。虽然其添加量有进行严格的控制,但是对敏感肌杀伤力仍然很大!(健康皮也不要太高兴,咱们又不是城墙皮,长期使用照样不得不防!)
shell简单总结了下:目前刺激性较强的防腐剂主要有甲醛供体类、尼泊金酯类、2-溴-2-硝基-1、3-丙二醇、三氯生和苯甲醇及衍生物防腐剂。其中应用最多的是下面这三种。

1、甲醛供体类
这类防腐剂通过释放甲醛来杀菌,所以危害性较强,容易引起过敏和皮炎。
常见成分:甲基异噻唑啉酮、甲基氯异噻唑啉酮(简称MIT,最大允许浓度为0.01%)咪唑烷基脲、双(羟甲基)咪唑烷基脲(最大允许使用浓度为0.5%)。
中招产品:

洗面奶这种洁面类的产品停留时间较短,相对危害性会小一些。但如果你是瑟瑟发抖的敏感皮,还是趁早分手比较保险!
眼霜这种脆弱部位护理的东西,我就不多说了,一不小心进黏膜了,那真的是后患无穷之谁刺激谁知道!
所以,这两个单品,你懂的。

2、尼泊金脂类防腐剂
它又叫paraben类防腐剂,由于抗菌性较强,且可以被皮肤吸收,所以对于这个成分争议很大!
常见成分:羟苯甲(乙、丙、丁...)酯,对羟基苯甲酸酯、羟苯苯酯(混合使用最大允许浓度0.8%)(甲乙丙丁排序越大刺激性越大)
中招单品:

除了三大尼泊金酯的暴击,这两款还都含有高浓度的酒精,平时拍拍脸还可以,但你要长期湿敷,别说薄皮红血丝受不了,健康皮长期下去也悬啊。

3.苯甲酸/醇类及衍生物防腐剂
这一趴其实风险程度没有上面两类高,但是由于苯甲醇本身还可以用作香料,应用比较广泛,所以敏感肌的朋友出现多种产品过敏的现象时,可以从成分表排查一下是不是因为它。
常见成分:苯甲醇、苯氧乙醇、苯甲酸(前2者添加量不超过1.0%)(苯甲酸添加量不超过0.5%)
中招单品:

苯氧乙醇其实已经算比较温和的防腐剂了,但是还有很多仙女用它上脸发热发痒,所以这里需要大家自己判断一下!此成分不过敏的可以无视哦,但是如果你在敏感修复期,辣么保险起见还是避开成分复杂的产品。
毁脸2、香到上头的香精/料
护肤品还有化妆品都会添加香精,这个是众所周知的“秘密”了。但是有很多仙女是对这个过敏的,所以平时也需要注意一下!
常见成分:香叶醇、水杨酸苄酯、丁香酚、丁苯基甲基丙醛、芳樟醇、苯甲醇(苯甲醇刺激性相对较低)。
中招单品:

韩国和法国的产品一般都喜欢添加多种香精来提升使用感受,但是往往带来的后果是莫名其妙就烂脸,欧盟之前一共规定了26种化妆品香料过敏原名单,shell只摘取了其中几种常见的,想看的可以百度一下,不过我觉得你们能记住上面图片这几种就够用了。
烂脸3、过分添加的功效成分
这一趴其实就看个人肤质了,功效型的产品还是推荐在皮肤状态健康且稳定的时候使用。这里点名几个猛药,敏感肌还有初次使用的仙女一定注意控制用量不行咱就不用了,还是健康最重要。
1.果酸,水杨酸... ...酸
夏天来了,爱出油的盆友们,可能又想刷酸去角质或者焕肤走起了。除了控制浓度之外,shell尤其想提醒油皮的盆友注意下日常使用的护肤品是否本身就含有较高浓度的酸性成分,避免刷酸过度,造成角质层损伤。
主要成分:羟基乙酸、乳酸、苹果酸、柠檬酸(后两者添加量较少时只做PH调节剂),水杨酸、辛酰水杨酸(高浓度注意局部使用!)
中招产品:

格莱魅这个泥膜我真的是吐槽都吐槽累了,果酸+水杨酸 and 三大防腐剂巨头的组合,每次看见我都感觉瑟瑟发抖...
城野医生缩毛孔水也是靠清爽感博取好感的典型,还是那句老话,薄皮不建议湿敷,不建议用化妆棉擦(会剥落角质)。
3.维A酸,维A醛,维A醇,维A酯
维A及其衍生物目前已经被称为江湖上最好用的抗皱、抗老成分了,刺激性从左到右依次降低,但是A酯的风险指数仍然为9!(最猛的维A酸是处方药,不可以乱用!)
常见成分:视黄醇、视黄醇棕榈酸酯、视黄醇乙酸酯、视黄醇亚油酸酯(孕妇慎用,含量0.025%即可起效)
中招单品:

敏感肌的shell之前买过一次配方处理非常温和的A醇产品,结果还是不耐受,之后就再也不敢用了。
这里友情提示各位仙女,耐受性可以慢慢建立,从低浓度的产品开始用起,但是成分过敏还是彻底免谈吧!毕竟咱这是脸皮,不是墙皮。
烂脸4、酒精
酒精是除了水之外目前唯一被允许的化妆品溶剂。所以它的添加量非常飘逸,虽然它比较容易挥发且可以提升清爽肤感,但是并不适合干皮还有敏感肌使用,油皮长期用来湿敷也容易,产生干燥粗糙,甚至屏障受损的现象。
常见成分:乙醇、变性乙醇(看成分表排名判断含量吧)
中招单品:

日系产品的通病就就是酒精扎堆,怡丽丝尔的水乳和CPB水也都有高浓度的酒精添加,个人建议油痘皮日常护肤拍拍就好了。不要用化妆棉去擦or作死的湿敷,你的角质层比你想象中更脆弱!
烂脸6、致痘成分
除了羊毛脂、矿脂还有矿油这种,明晃晃的致痘成分,很多容易闷痘的成分,都是被用作柔润剂和乳化剂添加进来的,实在是无可避免,所以油皮还有容易长痘的仙女一定要看好成分再下手。
常见成分:矿油、矿脂(凡士林)、羊毛脂醇、硬脂酸(干皮不过敏就OK,油皮请绕行)
中招单品:

很多修复类的产品会添加高含量的角鲨烷还有凡士林等封闭性成分,来隔绝皮肤与外界的刺激,但是由于封闭性太强,会导致油脂无法正常排出,所以油皮用很容易闷痘。

当然啦,不谈剂量讲“毒性”,都有耍流氓的嫌疑,所以我再来啰嗦一下怎么判断护肤品成分的含量:
首先,成分表是按照成分含量由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所以排名越靠后的成分含量越少,而含量1%以下的成分,则可以随意排列~
想要判断成分大概的含量,我们只要找到可以作为1%含量基准的成分就可以了~
一般来说,防腐剂、香料(具体参考前文成分)、还有透明质酸、酸碱调节剂(柠檬酸、氢氧化X、三乙醇胺等)、增稠剂(卡波姆)的添加量都是少于1%的,所以它们后面的成分含量都很低,几种防腐剂同时出现的时候含量会更低,但是如果成分过敏,含量再低还是要避开!!
亲爱的们,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