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的古代清真寺
2018年2月我到德里考察了90多处历史建筑,现在挑出其中24座12-18世纪的清真寺按时间顺序分享给大家。另外还有一些清真寺因为时间关系我没能拜访,也有一些风格比较朴素简单的小型清真寺因为篇幅关系我没有收录在文章中,等以后有机会再分享给大家。
目录
一、古尔王朝(879-1215) 顾特卜清真寺:1193年始建 德里苏丹国(1206-1526) 二、马穆鲁克王朝(1206-1290) 顾特卜清真寺:1225年扩建 三、卡尔吉王朝(1290-1320) 1、顾特卜清真寺:1310年再次扩建 2、Jamaat Khana清真寺:晚于1296年 3、 Tohfe Wala Gumbad清真寺:晚于1303年 四、 图格鲁克王朝(1320-1413) 1、Begampur清真寺:晚于1351年 2、费罗兹沙堡清真寺:1354年 3、Khirki清真寺:1370年代 4、Kali清真寺:1370年 5、Kalan清真寺:1387年 五、洛迪王朝(1451-1526) 1、Bara Bumbad清真寺:1494年 2、Madhi清真寺:15世纪 3、Nili清真寺:1505年 4、Rajon ki Baoli清真寺:1506年 5、Muhammad Wali清真寺:15世纪末16世纪初 六、莫卧儿王朝前期(1526-1540) 1、Jamali Kamali清真寺:1528年 七、苏尔王朝(1532-1556 ) 1、Qila-i-Kuhna清真寺:1541年 2、Salimgarh堡清真寺:1546年 3、Isa Khan清真寺:1547年 八、莫卧儿王朝后期(1555-1857) 1、Khairul Manazil清真寺:1561年 2、Afsarwala清真寺:1566年 3、贾玛清真寺:1650-1656年 4、Fatehpuri清真寺:1650年 5、珍珠清真寺:1659年 6、Sunehri清真寺:1751年 7、Safdarjung清真寺:1754年
一、古尔王朝(879-1215)
古尔(Ghurid)王朝从9世纪开始出现在伊朗东部和阿富汗一带,1011年被波斯化的突厥穆斯林伽色尼(Ghaznavid)王朝征服,从佛教转为信仰伊斯兰教。 1186年,穆罕默德·古尔(Muhammad of Ghor)灭亡伽色尼王朝,占领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
顾特卜清真寺:1193年始建
顾特卜(Qutb)清真寺被后世称为Quwwat-ul-Islam清真寺,是德里第一座清真寺,始建于1193年古尔王朝的将军顾特卜(Qutb al-Din Aibak)占领德里的拉尔科特(Lal Kot)城之后。根据清真寺东门上的波斯文石刻记载,这座清真寺是在拆毁了27座托马尔王朝和乔汉王朝的印度教和耆那教寺庙后建造的,因此清真寺的很多建筑构件使用的都是印度教和耆那教寺庙上的原物。





顾特卜塔位于清真寺院外东南侧,由红砂石建造,形制属于伊朗宣礼塔,图案受到同时代阿富汗著名的贾姆宣礼塔(Minaret of Jam)的影响。

顾特卜塔的第一层由顾特卜本人亲自监督修建,因此上面有许多对穆罕默德·古尔的赞词。再上面的三层由他的女婿伊勒杜迷失(Shams ud-Din Iltutmish)在1220年修建完成,风格与顾特卜时期基本一致。这一时期的顾特卜塔由红砂石制成,上面刻有库法体(Kufic)文字。

德里苏丹国(1206-1526)
二、马穆鲁克王朝(1206-1290)
1206年,穆罕默德·古尔把印度的一切事物都转交给顾特卜,启程从印度返回阿富汗,在返程路上被暗杀而死,顾特卜随即建立了自己的苏丹国,后世称之为德里苏丹国。又因为顾特卜的马穆鲁克(Mamluk)奴隶出身,因此德里苏丹国的第一个王朝被后世称为马穆鲁克王朝或奴隶王朝。
顾特卜清真寺:1225年扩建
1225年,马穆鲁克王朝的苏丹伊勒杜迷失(Shams ud-Din Iltutmish) 开始扩建顾特卜清真寺,扩建的部分也被叫做伊勒杜迷失清真寺。在扩建中,穆斯林工匠代替了顾特卜时代的印度教工匠,也不再使用原有庙宇的构件,因此这一时期的建筑风格比顾特卜时期更具伊斯兰风格。




三、卡尔吉王朝(1290-1320)
卡尔吉人是一支在阿富汗普什图部落中生活了超过200年的突厥人,他们的习俗已经普什图化,这使得印度的突厥贵族甚至把他们当成了阿富汗人。卡尔吉人在马穆鲁克王朝第九任苏丹吉亚斯丁·巴勒班(Ghiyas ud din Balban)在位期间(1266–1287年)来到德里辅佐苏丹。 1287年巴勒班去世后,年轻的继任者沉迷酒色,突厥贵族陷入派系斗争之中。1290年,军官菲鲁兹·卡尔吉(Jalal ud din Firuz Khalji)发动政变推翻马穆鲁克王朝,开创了德里苏丹国的第二个王朝——卡尔吉王朝。
1、顾特卜清真寺:1310年再次扩建
1310年,卡尔吉王朝的苏丹阿拉丁·卡尔吉(Alauddin Khalji) 再次扩建顾特卜清真寺。新的清真寺比伊勒杜迷失扩建的面积又增加了许多。 新扩建的建筑中保存至今最著名的就是南大门,后来也被叫做Alai Darwaza。这座建筑用红砂石和白色大理石镶嵌着精美的纳斯赫体(Naskh,又叫誊抄体)文字,几何镂空的大理石窗格体现了突厥工匠高超的技艺。




在将顾特卜清真寺的面积扩大了一倍后,阿拉丁·卡尔吉开始修建一座预计有顾特卜塔两倍高的阿莱塔(Alai Minar),然而在完成 24.5米的第一层后这座塔就被放弃了。如今,这座塔只剩下一座巨大的砖砾核心。

2、Jamaat Khana清真寺:晚于1296年
Jamaat Khana清真寺位于苏菲圣地尼桑木丁(Nizamuddin)的核心,关于它的历史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说法,据推测这里很可能是顾特卜清真寺之后德里的第二座清真寺。 其中一个说法是卡尔吉王朝的苏丹阿拉丁·卡尔吉(Alauddin Khalji,1296-1316在位)修建了这座清真寺,因为苏非圣人尼桑木丁(Nizamuddin Auliya,1238-1325)曾经拒绝了苏丹赠予的一大笔钱。由于已经进行了修复,这座清真寺从外观上看和上文提到的阿拉丁·卡尔吉修建的顾特卜清真寺南大门Alai Darwaza看上去很不一样,但如果仔细辨认,两座建筑从比例和装饰上其实非常接近。 另一个说法是,这座建筑的大殿本来是阿拉丁·卡吉尔的儿子Khizr Khan为圣人修建的陵墓,但是圣人并不愿意葬在陵墓中,于是这座建筑成为了清真寺,并且增加了两边的侧室。但是从现存的建筑来看,大殿和两边的侧室似乎是完好的砌在一起的,并没有先后修建的痕迹。 第三个说法是,圣人尼桑木丁按照遗愿建在荒野之中,而这座清真寺是苏丹费罗兹·沙·图格鲁克(Firuz Shah Tughlaq,1351-1388在位)为朝圣者修建的。 从总体风格来说,这座建筑还是很接近卡尔吉王朝的建筑风格的。






3、 Tohfe Wala Gumbad清真寺:晚于1303年
1303年,察合台汗国围攻德里的锡里(Siri)城长达两个月,但始终无法破城,最后只好撤退。这之后,卡尔吉王朝的苏丹阿拉丁·卡尔吉(Alauddin Khalji) 开始重点建设之前只是军事堡垒的锡里城,使得锡里取代原本的拉尔科特(LaL Kot)成为德里苏丹国新的首都。 目前锡里城中保存至今的建筑已经不多,其中就包括Tohfe Wala Gumbad清真寺。可惜的是目前未能找到任何关于建筑年代的记载。这座清真寺和阿拉丁时期修建的其他建筑差别很大,但其中一些墙体结构却具有卡尔吉王朝建筑的特征。



四、 图格鲁克王朝(1320-1413)
1320年,卡尔吉王朝在王位争夺的混乱中灭亡,西北边境手握重兵的军事统帅加兹乌丁·图格鲁克(Ghiyath al-Din Tughluq或Ghiyasuddin Tughlaq)最终击败对手建立德里苏丹国第三个王朝图格鲁克王朝(Tughlaq dynasty) 。
1、Begampur清真寺:晚于1351年
1326年到1327年间,图格鲁克王朝的苏丹穆罕默德·本· 图格鲁克 (Muhammad bin Tughlaq) 将德里的第一座城拉尔科特(Lal kot)和第二座城锡里(Siri)用城墙连接起来,建立了德里的第四座城贾汗帕纳(Jahanpanah)。 Begampur清真寺是贾汗帕纳城中最重要的一座清真寺,也是德里苏丹国图格鲁克王朝保留至今最具代表性的一座清真寺,据说是由伊朗建筑师Zahir al-Din al-Jayush设计。 关于清真寺的建造年代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苏丹费罗兹·沙·图格鲁克(Firuz Shah Tughlaq,1351-1388年在位)的宰相(Wazir)Khan-i-Jahan Maqbul建造的七座清真寺之一,另一种认为是穆罕穆德·本·图格鲁克在1351年去世时建造的。 Begampur清真寺十分宏伟,中间是由廊柱包围而成的宽敞庭院,四边廊柱的中心各有一座圆形穹顶的建筑,其中东、西、北三座是大门,西侧最大的一座是礼拜大殿。 清真寺十分朴素,只有礼拜大殿内有少量雕刻。这些石雕和穹顶曾经都被闪闪发光的白色石膏灰泥覆盖,但现在大多已经脱落变成黑色。






2、费罗兹沙堡清真寺:1354年
图格鲁克王朝的苏丹费罗兹·沙·图格鲁克(Feroz Shah Tughlaq,1351-1388在位)在1354年建造了德里的第五座城费罗兹巴德(Ferozabad),后世也叫作费罗兹沙堡(Feroz Shah Kotla)。清真寺是费罗兹沙堡中的主要建筑,具有典型的图格鲁克王朝风格。有学者认为1398年跛子帖木儿曾经在这里礼拜,后来又在撒马尔罕仿造了一座同样形制的清真寺,不过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证实帖木儿在德里见到的是这座寺而不是前面提到的Begampur清真寺。




3、Khirki清真寺:1370年代
Khirki清真寺是Begumpur清真寺之外贾汗帕纳(Jahanpanah)城中另一座重要的清真寺。这座建筑的形制和Begumpur清真寺差别很大,但基本可以确定是苏丹费罗兹·沙·图格鲁克的宰相Khan-i-Jahan Maqbul建造的七座清真寺之一,而且很可能建于1370年代。





4、Kali清真寺:1370年
和前面提到的Khirki清真寺一样,Kali清真寺也是苏丹费罗兹·沙·图格鲁克的宰相Khan-i-Jahan Maqbul建造的七座清真寺之一,建在苏非圣地尼桑木丁(Nizamuddin)附近。 这座清真寺和Khirki清真寺从形制到建造时间都非常相近,而且两座曾经都被荒废。不同的是,这座清真寺在20世纪前期恢复使用,并对原有的形制进行了一些改动。




5、Kalan清真寺:1387年
Kalan清真寺是苏丹费罗兹·沙·图格鲁克的宰相Khan-i-Jahan Maqbul建造的七座清真寺中最北边的一座。据推测可能是为了纪念某位苏非圣人而建造的,并且一直使用至今。





五、洛迪王朝(1451-1526)
洛迪(Lodi)王朝由普什图人Bahlul Khan Lodi在1451年建立。在洛迪王朝时期德里苏丹国面积大为减小,只统治着印度北方的部分地区。
1、Bara Bumbad清真寺:1494年
Bara Bumbad清真寺位于洛迪花园之内。关于清真寺的具体信息已不得而知,从建筑内雕刻的文字可以解读出,这座清真寺建于1494年11月30日,建造者叫做Mughal Abdu Amjad。 这座清真寺的雕刻非常繁复,是对洛迪王朝时期建筑装饰的石灰石膏粉刷与切割技术的很好体现。







2、Madhi清真寺:15世纪
Madhi清真寺在德里Mehrauli考古公园中,目前没能发现确切的建造时间,但通过建筑形制来看具有明显的洛迪王朝风格。 和一般的清真寺不同,这座清真寺并没有大殿,指向礼拜方向的米哈拉布由一面墙构成。这种清真寺也叫作墙清真寺(wall mosque),是为了方便平时礼拜而修建的。在德里这种由一面墙构成的清真寺还有许多处,但是这处是规模最大的。





3、Nili清真寺:1505年
Nili清真寺位于锡里(Siri)城和Hauz Khas水库区之间,是一座仍然在使用的洛迪清真寺





4、Rajon ki Baoli清真寺:1506年
Rajon ki Baoli位于德里Mehrauli考古公园,被誉为德里最漂亮的一座蓄水池(Baoli),据说是1506年苏丹Sikandar Lodi(1489-1517)统治时期由Daulat Khan Khwaja Muhammad修建的。在水池的旁边还有清真寺和陵墓,这些应该是一整组建筑群。
蓄水池

清真寺




5、Muhammad Wali清真寺:15世纪末16世纪初
Muhammad Wali清真寺紧邻锡里(Siri)城西北城墙,具有典型的洛迪王朝风格。





六、莫卧儿王朝前期(1526-1540)
1526年,来自中亚的巴布尔(Babur)大帝击败洛迪王朝,在德里建立莫卧儿王朝。
1、Jamali Kamali清真寺:1528年
Jamali Kamali清真寺在德里Mehrauli考古公园中,是Jamali和Kamali两人的墓地清真寺。Jamali全名Jamali Kamboh,是16世纪印度著名的波斯语诗人和苏非圣人,受到莫卧儿王朝巴布尔和胡马雍两位皇帝的赏识。Kamali的生平尚不得而知,但很可能同Jamali有密切的联系。这座清真寺连同坟墓一同与1528到1529年修建,Jamali在1536年去世后葬在这里。
圣人墓

清真寺

这种形制的清真寺大门据说是莫卧儿时代的第一座。






七、苏尔王朝(1532-1556 )
苏尔(Sur)王朝是一个由阿富汗普什图穆斯林建立的王朝。1540年,舍尔沙·苏里(Sher Shah Suri)击败莫卧儿王朝的皇帝胡马雍(Humayun),取代莫卧儿王朝占领印度北部,定都德里。
1、Qila-i-Kuhna清真寺:1541年
Qila-i-Kuhna清真寺位于德里的第六座城旧堡(Purana Qila)之中。1540年苏尔王朝的统治者舍尔沙·苏里击败莫卧儿王朝的皇帝胡马雍占领德里后,他将旧堡作为自己的宫廷,于1541年修建了Qila-i-Kuhna清真寺作为自己的皇家清真寺。 一些学者认为,这座清真寺是由胡马雍设计并建造了最初的部分,而由舍尔沙完成的建造。也有学者认为,清真寺外墙的大理石是由莫卧儿王朝的阿克巴大帝建造的,因为在阿克巴的时代以前德里还没有这种几何形状的图案。
这座清真寺从总体来说是一座洛迪风格的“五拱清真寺”,即由五个拱门组成。但在许多细节上又体现着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其中里面的装饰有图格鲁克王朝的风格,而拱门又具有卡尔吉王朝的风格,半穹顶的形制又具有莫卧儿王朝风格,可以说是德里的清真寺里风格最为丰富的一座。








2、Salimgarh堡清真寺:1546年
Salimgarh堡位于红堡以北,由苏尔王朝的统治者舍尔·沙·苏里的儿子萨利姆·沙·苏里(Salim Shah Suri,1545-1554在位)建于1546年。 在莫卧儿皇帝奥朗则(Aurangzeb,1658-1707在位)时期这座城堡变成了一座监狱,1857年又被英国人占领。如今这里成为了红堡综合体的一部分,2007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



3、Isa Khan清真寺:1547年
Isa Khan清真寺位于胡马雍墓景区内,是苏尔王朝普什图贵族Isa Khan的墓地清真寺。 Isa Khan Niazi生于1453年,他和苏尔王朝的皇室一样属于阿富汗普什图Lodi部落。他曾同莫卧儿王朝进行过多次战争,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1548年,Isa Khan以95岁高龄在德里去世,在去世以前他为自己修建了一座陵墓,并在墓旁修建了一座清真寺。
Isa Khan墓被认为是印度最早拥有下沉花园的陵墓,这一设计后来也被运用到泰姬陵当中。

Isa Khan清真寺与陵墓同时建成,清真寺具有很强的阿富汗风格,其中的一些形制被运用到后来的胡马雍墓当中。




八、莫卧儿王朝后期(1555-1857)
1555年,莫卧儿王朝的皇帝胡马雍击败苏尔王朝,重新夺回德里,恢复了莫卧儿王朝在印度的统治。
1、Khairul Manazil清真寺:1561年
Khairul Manazil清真寺位于Purana Qila城堡的对面,1561年由莫卧儿王朝阿克巴大帝的首席护士,1560年到1562年莫卧儿王朝实际的掌权者Maham Anga下令修建。
大门上面的大理石波斯书法出自阿克巴大帝宫廷中的历史学家兼诗人Maulana Shihabuddin Ahmad Khan (笔名Baazil)。






2、Afsarwala清真寺:1566年
Afsarwala清真寺位于胡马雍墓的西南方,建于1566年到1567年间,是莫卧儿王朝阿克巴大帝宫廷中一位官员的墓地清真寺。“Afsar”在印地语中就是“官员”的意思。 左边是陵墓,右边是清真寺:

清真寺





3、贾玛清真寺:1650-1656年
贾玛(Jama)清真寺位于德里的第七座城沙贾汗纳巴德(Shahjahanabad,即老德里),曾经是莫卧儿王朝的皇家清真寺。 贾玛清真寺由莫卧儿王朝的皇帝,泰姬陵的建造者沙贾汗(Shah Jahan,1628-1658年)下令在1650年到1656年间修建。在此之前的1638年,沙贾汗决定将首都从泰姬陵所在的阿格拉迁往德里,随即开始在德里北部修建以他名字命名的城市沙贾汗纳巴德,贾玛清真寺正是这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贾玛清真寺由沙贾汗的宰相(wazir)Saadullah Khan带领5000多名工人修造,耗资超过100万卢比。









4、Fatehpuri清真寺:1650年
Fatehpuri清真寺在老德里(沙贾汗纳巴德城)的西北,正对红堡,由莫卧儿王朝皇帝沙贾汗的妻子Fatehpuri Begum建于1650年。




5、珍珠清真寺:1659年
珍珠(Moti)清真寺位于德里红堡之中,由莫卧儿皇帝奥朗则(Aurangzeb,1658-1707在位)建于1659年,用作皇室的私人清真寺。 这座白色大理石清真寺的穹顶曾经被镀金的铜覆盖,但在1857年印度叛乱后遗失。 我去的时候清真寺正在整修,遗憾未能入内。




6、Sunehri清真寺:1751年
Sunehri清真寺位于老德里沙贾汗巴德东部,由Qudsia Begum下令建于1751年。Qudsia Begum是莫卧儿王朝皇帝穆罕默德·沙(Muhammad Shah,1719-1748在位)的妻子,皇帝艾哈迈德·沙·巴哈杜尔(Ahmad Shah Bahadur,1748-1754在位)的母亲。 这座清真寺和Qudsia Begum下令建造的其他几座清真寺相比风格更为内敛和克制。


7、Safdarjung清真寺:1754年
Safdarjung清真寺位于洛迪花园西面,是Safdarjung的墓地清真寺。 Safdarjung(1708-1754)是印度阿瓦德(Awadh)地区的Oudh王国(1732-1801) 的统治者,他在1748年成为莫卧儿帝国的总理,是莫卧儿王朝的实际统治者。1753年他在政治斗争中失利,被赶出德里,随后于1754年去世。Safdarjung去世后,他的儿子请求莫卧儿皇帝准许Safdarjung葬在德里,莫卧儿皇帝同意了这个请求,于是建成了Safdarjung墓。 Safdarjung墓被誉为莫卧儿王朝最后一座重要的建筑,也是莫卧儿王朝衰落的象征。
陵墓

清真寺因为没有开放,只拍摄了外立面以及水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