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茧房 INFO COCOONS
前几天,《创造101》进入了尾声,在网上,diss杨超越似乎成为一种政治正确。
奇怪的是,尽管身边有很多人都不喜欢杨超越,她依然凭借着粉丝的点赞数挤入前三,而一些被身边很多人喜欢的女团成员却遭遇淘汰。
你应该听过这个广告语:“拼多多,4亿人都在用的购物APP”,4亿,差不多半数互联网用户都在用,但你可能发现,身边都没什么人在用,那用拼多多的4亿人到底是哪些人?
让你有同样感觉的,可能还有快手。
为什么看起来身边人都不喜欢的杨超越能进入前三?
为什么拼多多有4亿人在使用,但你没看到几个?
为什么快手那么大用户量,但你身边没多少人玩?
我们大部分人,可能都活在一个信息茧房里。
信息茧房(Information Cocoons)是由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奥巴马总统的法律顾问凯斯·桑斯坦在其2006年出版的著作《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中提出的。
指的是在信息传播中,因公众自身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公众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通讯领域,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
WHY
1.选择性注意和理解
在巨量的信息面前,个人由于需要、习惯、信念、价值观、态度、技能等的不同,而选择性注意、理解、记忆某些信息,对信息进行过滤和筛选。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一份新报告发现,人们称其新闻和政治信息的主要来源与他们的政治观点密切相关。
将近一半的偏保守派被调查者认为福克斯新闻为他们的主要新闻来源,而自由派则更倾向于国家公共广播电台(13%)、MSNBC(12%)和《纽约时报》(10%)。
这些结果与研究表明,人们倾向于选择与他们的政治偏好相一致的新闻和信息。
因此,对信息的选择性心理是形成“信息茧房”的原因之一,它将用户束缚在由兴趣和先入之见所引导的狭隘的信息领域。
2.回音室效应
人们一般都会选择加入与自己意见一致的团体,团体对这些意见的认同会加强个人关于此意见的信心。而当媒介的信息一旦不符合团体的利益和规范时,便会受到团体的抵制。
桑斯坦称之为“把自己归入他们设计的回音室(echo chambers)”。
以《创造101》为例,如果你不喜欢杨超越,那么看到支持杨超越的观点和文章就会感到排斥。
在相对封闭的“茧房”中,这种错误的意见会不断得到重复,令到处于相对封闭环境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这些扭曲的故事就是事实的全部,并形成沉默的螺旋来抵制不同意见的人,由此形成“回音室效应”。
HOW
如果不想陷入信息茧房中,你可以用三个步骤来破除信息茧房:
1.跳出圈外,拓展你的人脉
如果你长期只与身处同一行业、拥有相似价值观的朋友交往,那么很有可能会陷入同质化的信息中。
因此,要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你需要跳出圈外,拓展你的人脉,认识不同行业、不同价值观的朋友。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晚期,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发现,人们找工作的时候,那些紧密联系的朋友基本帮不上忙,而真正能介绍到工作的,往往是不太熟悉的人,有的甚至是陌生人。
这就是弱联系理论。
而弱联系的人因为和你处于不同的圈子,往往能够带来非同质化的信息以及意想不到的机会。
2.看到新事物,保持开放的心态
首先需要放下自己的主观臆断:
在面对对立的观点和想法时,第一反应不要急着争论,想法设法维护自己的观点,证明自己是对的,而是放下自己的主观臆断。
其次,尝试了解对方的观点和想法:
把观点、想法不同的人看作一个拥有独立意识的个体来看待,倾听并了解对方的想法。
3.建立淘金式思维
拥有淘金式思维的人重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与知识展开积极互动。
当你阅读一本书、看到一篇文章的时候,不妨想象和作者在对话:
为什么会下这个结论?
这个结论的依据是什么?
来源是否可靠?
通过经常问“为什么”来思考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而不是被动地将看到的信息全部吸收。
参考资料:
《信息乌托邦》作者: [美] 桑斯坦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学会提问》作者: [美] M.尼尔•布朗 / [美] 斯图尔特·基利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Pew Research Center《State of the News Media Methodology》2018.06.13

你应熟记的21条人生守则
1、最漂亮的聘礼就是才干。——巴尔扎克(法国作家)
2、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卑劣地过这短的一生,就太长了。——莎士比亚(英国戏剧家)
3、人生你要想战胜它,就得先了解它。——雨果(法国作家)
4、人生的光荣,不在于永不言败,而在于能够屡扑屡起。—— 拿破仑(法国政治家、军事家)
5、一个人,快乐舒畅地作了今天的工作,同时快乐舒畅地迎接明天的工作,是应该受到人们的赞扬和鼓励的。——狄更斯(英国作家)
6、弓弦越拉得紧,生命之箭射得越远。——罗曼·罗兰(法国思想家、文学家)
7、人生就象打橄榄球一样,不能犯规,也不要闪避球,而应向底线冲过去。 —— 罗斯福(美国前总统)
8、只要你不计较得失,人生还有什么不能想法子克服的。—— 海明威(美国作家)
9、确定了人生目标的人,比那些彷徨失措的人,起步时便已领先几十步。有目标的生活,远比彷徨的生活幸福。没有人生目标的人,人生本身就是乏味无聊的。 —— 姚乐丝·卡内基(美国教育家戴尔.卡耐基的夫人)
10、人的一生中,最光辉的一天并非是功成名就那天,而是从悲叹与绝望中产生对人生的挑战,以勇敢迈向意志那天.—— 福楼拜(法国作家)
11、在人生的任何场合都要站在第一线战士的行列里。—— 奥斯特洛夫斯基(前苏联作家)
12、如果容许我再过一次人生,我愿意重复我的生活。因为,我从来就不后悔过去,不惧怕将来。 —— 蒙田(法国散文家)
13、工作就是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欢乐,也是幸福之所在。 —— 罗丹(法国雕塑艺术家)
14、人生就像奕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 —— 弗洛伊德(奥地利心理学家)
15、平庸的生活使人感到一生不幸,波澜万丈的人生才能使人感到生存的意义。——池田大作(日本作家)
16、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 张衡(东汉 天文学家)
17、人生在勤,勤则不匮。 —— 贾思勰(北魏 农学家)
18、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 —— 李大钊(中国革命家)
19、人生只有一生一死,要生得有意义,死得有价值。 —— 邓中夏(中国革命家)
20、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 梁启超(中国思想家)
21、人生的大骗子不是两个,而是三个:名、利、权。 —— 林语堂(中国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