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阅读总结
2018年上半年阅读书目 1月读书 12本 电子书:《二的悲剧》、《悉达多》、《如山魔嗤笑之物》、《伊凡•伊里奇之死》、《亲爱的阿道夫》、《布达佩斯往事:冷战时期一东欧家庭的秘密档案》6本 实体书:《帷幕》、《永恒的时光之旅》、《寒冬夜行人》、《最后的独角兽》、《朱可夫——斯大林的将军》、《黑色佣兵团》 2月读书 19本 电子书:《螺丝人》、《春季限定草莓塔事件》、《夏季限定热带水果圣代事件》、《眩晕》、《天帝妖狐》、《乱神馆记之梦蝶》、《鸟,看见我了》7本 实体书:《遥远的向日葵地》、《心之道》、《鬼》、《暗影徘徊》、《白玫瑰》、《赤色博物馆》、《绝叫》、《白夜》、《五百万汉字》《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剪刀男》、《迷人的流浪》 3月读书 9本 电子书:《失控的玩具》、《红色右手》、《不速之客的自助餐》、《美食家》、《毛姆短篇小说精选》5本 实体书:《冷月》、《少年》、《刺杀骑士团长》、《世界的演变:19世纪史I》 4月读书 17本 电子书:《金瓯缺》、《吸血之家》、《夜市》、《秋之牢狱》、《醉步男》、《夏天,烟火,我的尸体》、《混凝土里的金发女郎》、《脑髓地狱》、《黑屋吊影》9本 实体书:《盲刺客》、《哲瑞•雷恩的最后一案》、《倒错的死角》、《倒错的轮舞》、《Zoo》、《明日绽放的花蕾》、《来自新世界》、《白痴》 5月读书 17本 电子书:《再见了,德彪西》、《黄色房间的秘密》、《独眼少女》、《永远是孩子》、《长乐路》5本 实体书:《祈祷黎明》、《人间椅子》、《客厅里的绅士》、《离死亡139步》、《罪与罚》、《世界的演变:19世纪史III》、《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杀死玛丽苏》、《夜行》、《碟形世界——大法》、《疯子的房间》、《西巷说百物语》、《炽恋物语》 6月读书 26本 电子书:《雾之馆》、《尘世·挽歌》、《克莱因壶》、《全部成为F》、《北京法源寺》、《驴车上的龟兹》、《鼠之夜》7本 实体书:《世界的演变:19世纪史II》、《前巷说百物语》、《续巷说百物语》、《高尔夫球场命案》、《我所创造的怪物》、《波洛圣诞探案记》、《水母不会冻结》、《河神》、《火神》、《睡魔1前奏与夜曲》、《睡魔2玩偶之家》、《变调二人羽织》、《睡魔3梦境国度》、《体育馆之谜》、《水族馆之谜》、《13·67》、《箱庭图书馆》、《异常》、《失控的照护》、《卡拉马佐夫兄弟》(上) 电子书:39本 实体书:61本,其中推理40本,台版推理9本,之所以单独列台版,因为台版书贵,上半年也花了七百多,一本六、七十块钱(不算运费15块)。读台版书,需要给个理由吗?纸质好、装帧也漂亮,关键是大陆简体版出得慢,比如《第一法则》三部曲,大陆版译名《第一律法》第三部还没有出;《密室收藏家》简体版封面属于惊悚系,丑拒不买;如《冷月》,大陆版已经绝版了。 三、阅读体验排行榜 (一)2018上半年十佳体验推理小说 1、二阶堂黎人《吸血之家》(电子版) 2、陈浩基《13·67》(台版) 3、叶真中显《绝叫》(台版) 4、阿加莎·克里斯蒂《帷幕》 5、殊能将之《剪刀男》 6、岛田庄司《螺丝人》 7、天荒童太《永远是孩子》(电子版) 8、麻耶雄嵩《独眼少女》(电子版) 9、大山城一郎《赤色博物馆》(台版) 10、乙一《夏天,烟火,我的尸体》(电子版) 贴吧里有大佬整出比较权威的佳作排行榜,我按着书单来买来看,按手头上的阅读体验安排读。我觉得读书还是需要一个时间与计划,因为选择太多,也只能一部接着一部来读,一次买书多,经常这本看一下那本看一下,有些大部头的书,开头可能未必吸引人,需要深入才能体会书的整体,比如《失控的照护》(不厚,三百多页)读了三分之二还在想一个主题,情节这东西以及人物我都快连不上,如果没有时间限定,我未必能有动力翻完。再比如《杀戮之病》,开头有很大的不适感(《剪刀男》也是,好在看完),《络新妇之理》也是多次读起又放下。 对于此榜单的书籍与评价,可以参照豆瓣。上半年推理小说阅读量已经超过去年,且有三部社会派的上榜,是今年阅读的一大特色。去年没有社会派,最近的还是前年读的《模仿犯》,而且阿婆的书读了不少,近二十本。《13·67》写香港警察的一个时代,自动脑补刘德华的警察形象,国人也,仅次于卡尔类本格推理排第二位。《绝叫》第二人称的写法是一个难度,最后剧情的反转也冲淡了一些感伤,《永远是孩子》主题绝对胜过《绝叫》,剧情太虐了。 其他落榜的书《ZOO》、《疯子的房间》、《鼠之夜》(电子版)、《全部成为F》、《红色右手》、《倒错的死角》以及阿婆的其他佳作。 (二)、2018年上半年十佳阅读排行榜 1、《世界的演变:19世纪史》 2、《白夜》 3、《来自新世界》(台版) 4、《罪与罚》 5、《毛姆短篇小说精选》(电子书) 6、《寒冬夜行人》 7、《睡魔》系列 8、《五百万汉字》 9、《长乐路》(电子书) 10、《伊凡·伊里奇之死》(电子书) 排第一的是甲骨文丛书著名的史学巨著,视角独特,写了方方面面,配上例子,每几百字一段点到为止,不嫌冗长啰嗦,论述往往不局限于时间而是远到20世纪的影响(途径依赖?),上中下一个月看一册仍然觉得快,意犹未尽。陀氏上榜的书,犹爱《白夜》短篇集,《卡拉马佐夫》下半年读…《来自新世界》是一个大惊喜,800多页的台版书,三天阅必。毛姆以故事入榜,《寒冬夜行人》以文学技巧入榜而且是第二次阅读,经典重读。《五百万汉字》以中国新锐作家入榜,中国小说,尤其是现代作家我读的不多,去年读李娟,今年选阿乙,当然还读了野夫《尘世挽歌》、《金瓯缺》,《睡魔》以漫画本与故事入榜。(下面插播一条信息,6月22日,阿根廷0:3不敌克罗地亚,世界杯小组赛两轮只积1分,出线看别人脸色。)《长乐路》以译文记实入榜,书中有些中国问题还是很尖锐的,比如拆迁、传教、传销,后者适合毕业入世的大学生作为警示,《伊凡·伊里奇之死》以主题入选,托尔斯泰被世人忽略之佳作。 其他落榜的好书,《北京法源寺》、《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这本书落榜的原因是2017年到现在一直没看完)。 四、关于下半年的阅读计划以及想法 卸载闲鱼,收集癖真的太费钱了,而我又把购书预算花掉了,经常提前购,有些书是冲动了。京东的券郑重去抢,不然是为买而买,为凑单而买,实际上沉不住气。如果有活动,台版书在京东可以35一本,看双十一吧。 继续每个月读一本甲骨文丛书,现在有台版地中海三部曲与《冰雪王国》,一个月一本应该能撑到双十一。陀氏的书还有《卡拉马佐夫兄弟》与《死屋笔记》,阅完后进去《契诃夫小说全集》(电子版)的阅读以及毛姆作品的电子版阅读。每个月读一本豆瓣9.0分的好书,史类则继续读吕思勉。 童书购买计划搁置。英语原版阅读依然遥远…… 下半年的阅读数量没有要求,预算上还是需要把控,如果不是因为看电子书容易手痛,阅读电子书的比例还是会上升,不可强求。读书本是高兴的书,读得不高兴又何必呢?希望能更多有助思考的书与有趣的书,情怀嘛,少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