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孤筏重洋》感想
2012年由挪威拍摄的海上探险故事片《孤筏重洋》,讲述了六人组成的提基号竹筏横渡太平洋的惊险历程。这次航程的缘起是主人公也就是队长波尔,他为了证实波利尼西亚原住民祖先来自于南美洲而非当代知识界普遍认为的亚洲。波尔大胆设想的根据之一是当地菠萝和南美秘鲁的菠萝是相同的品种。还有一点是他从土著得到的传说,称其祖先太阳神“提基”在1500年前乘坐竹筏,沿着太阳落下的方向,飘过茫茫大海到达波利尼西亚。身为人类学家的波尔同时也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探险家,为了支持他的观点并证明给学界,他决心按照1500年前波利尼西亚人祖先采用的原始方式,制造一艘简易竹筏帆船,用麻绳捆绑原木,支起风帆,帐篷。竹筏在潮流和风向的影响下,通过帆的控制和浆的划动在广阔无垠的太平洋漂流。波尔大胆新奇的航海计划很快召集到五个和他一样热爱探险,渴望自由的同伴。这几个怀揣理想主义的探险家各自身怀孤筏重洋所需的技能和勇气,对于这样一群内心的呼召强烈到可以忽视世俗和规则的热血男儿,为期三个多月暂别人群喧嚣的海上漂流生活带给他们的更多的是征服的乐趣和探索的热情。 起航时除了摄像机和无线电信号台,竹筏坚持不配置任何现代机械设备,因为队长相信1500年前古人做得到的,他们现在照搬古老的办法一样可以成功。他固执己见的独断专行时有体现。那只心爱的鹦鹉不幸落入水中被鲨鱼吞食,它愤怒的主人从海里捞起这只鲨鱼,立马快刀痛杀了鲨鱼,鲨鱼大量鲜红的血流入海洋,引来了可怕的鲨鱼群。由于竹筏的木头互相摩擦,绳子有恐磨损断裂,赫尔曼跪在了波尔前面让他用铁丝加固竹筏,赫尔曼带着祈求的语气凝神等待队长的允诺。波尔根本没有犹豫应该怎么办,而是干脆地把赫尔曼手中仅有的两圈铁环扔到海上远远的地方,他的这种过度的固执终于演变成一种自私冷漠的偏执。纵使他的证据要求他严格地摈弃任何现代船体的制造和维护方式,可那毕竟只是证明一种学术的设想,在关乎六名船员的生命安危上,他何曾考虑孰轻孰重?孤胆英雄式的决绝很多时候是不归路,必须要让理想服从于生命的保全,才是面对生死危机时明智且仁道的当机立断。 竹筏上六个金发白肤的北欧汉子都是不畏艰险的探索者,在整个航行的过程中他们都要不停地查考地图,摸索正确的航道,他们时刻观察海浪,风向,拉紧绳索,张开风帆,确保不被卷进汹涌的漩涡和隐蔽的暗礁。几名船员依靠各自的学识经验,在面临不同的危险情况时,分别献出了他们绝妙的策略,使得团队每次都能够绝处逢生,化险为夷。竹筏在狂风暴雨,猛浪险流中没有被倾覆,下水的船员在鲨鱼的追击下没有人丧命,他们同舟共济,出生入死的朋友情谊也是“提基”号成功航行的基石。船上的每个人都个性鲜明,爱唱情歌的,酷爱读书的…无论怎样,自信,坚定,乐观,向往生命本真最广阔的海洋和天宇。影片中有一幕非常特别的镜头,六名船员仰躺在竹筏上,放松下紧张疲惫了很久的身心,在一个风平浪静的夜晚从海的中央遥望高远的天空,带着孩子般出奇而恭顺的神情。然后镜头越来越高,一直到地球的弧形表面可以看到,最后高到弥漫着白雾,消失了边界的宇宙太空。 影片有句台词,也是船员的信条,海洋不是障碍,而是道路。提基号历时三个多月,长达5000英里的太平洋漂流之旅给了队长一个可能的假设,然而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船员们实现了一次成功的历险和探索,他们怀抱一颗好奇天真的赤子之心,以无畏的品格和乐观的精神,不断超越自我,永远追随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