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书评
我们的祖辈,父辈经历了时代动荡,物资匮乏,求取温饱的年代,所以他们普遍节约,惜物,当然也喜欢贪点小便宜……他们东西坏了会修补,剩菜剩饭不忍浪费,热衷于特价促销等活动。。。我们这代人在这种思想的灌输下,也难免耳濡目染。然而,我们的成长环境,物质供给情况都发生了质变。我们的时代背景,已经从物资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演变成了物资过剩的状态。每天睁开眼睛,被各种各样的信息、食物、日用品、数据、关系环绕着,我们不再有温饱生存这样的难题,却置身于过剩的物品和事务中疲于选择和应付,而且还在一片茫然中不可抑制的买买买,所买非所需,所有非所用这种情况普遍存在。我们一方面继承着祖辈对待物资的节约、杜绝浪费的优良传统,一方面又在这个物欲横流的花花世界里迷失真正值得的和自己真正想要的。。。所以,这就是我理解的我们为什么要学会断舍离。 日本最近这些年大兴“断舍离”之风,想想他们的生活背景,就不难理解了:陆地分散的岛国,就业压力大,房价高,人口密度大,生活空间狭窄,很多东西和事务如果不懂收纳,不懂放弃,不进行精简,生活的空间就会被挤占的所剩无余,人的压力会越来越大,生活也难有舒适度可言。这种大背景与当下的中国城市简直如出一辙。所以断舍离的思想会让蜗居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的我们产生共鸣。 老实说,《断舍离》这本书并不是很符合期待,也不知道是不是译本的原因。读完之后,全书最精彩的还是书名这三个字:断、舍、离。你若说它是本鸡汤文学吧,通读下来也没有很值得摘录、珍藏的深刻语录;你若说是本方法论之类的书籍吧,它只是告诉你断舍离有益,应该学会断舍离;收拾东西有益,要学会收拾东西;扔东西有益,该扔的要扔,不该扔的挑着扔。。。却对怎么判断、斩断,怎么分类归纳,怎么简化、取舍,怎么克服囤积障碍和购买欲都没有深刻的阐述。。。我为这书名慕名而来,却被这车轱辘式的阐述败兴而归。但是,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觉得失望,也许对别人来说就开卷有益,体会深刻呢? 写这篇书评的时候,查了下断舍离这三个字的来源,这三字来源于佛禅。看到这几句佛禅的时候,我觉得值得分享:佛说:“人生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唯有身心放空,方能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殃化为尘”;问:“蛮欲缠身,何以解脱?” 佛曰:“当断,当舍,当离。断,乃断绝不需之物;舍,乃舍弃无缘之人;离,乃绝离苦恼执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