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后再听黄家驹,你可还是当初的少年?

1993年6月30日,香港歌手黄家驹在日本意外去世。25年来,那个把吉他当成宝剑的追风少年,停留在一代人的青葱记忆中。
黄家驹,1962年6月10日,出生于香港一个工人家庭。一家七口人住在三十平米的屋子里,尝尽了生活的辛苦。如果不是17岁那年,在垃圾堆里捡到一把破吉他,我们不知道黄家驹的音乐理想,是否会被点燃?或许他依然做着推销员、小文员这样底层的工作,日复一日,消磨尽身上的才气。那把吉他,也许是上帝放在那里,引导着他走向另一条道路。

任何成功都不是偶然的,黄家驹曾有过一段痛苦的练琴过程。因为被人笑话吉他弹得烂,他把所有业余时间都用在练琴上,一直弹到手抽筋才休息一会,然后继续。
正是这样的苦练,使得他在日后的一个吉他比赛中获得冠军,才让一些人知道,在香港的贫民区,还有一个吉他弹得不错的Beyond乐队。
后面的事情,随着Beyond乐队的原创歌曲渐渐被人知道和喜欢,黄家驹开始小有名气。这段时间,他创作了《再见理想》、《昔日舞曲》、《喜欢你》、《大地》等后来脍炙人口的歌曲。1991年,黄家驹带领着Beyond乐队首次登上香港红磡体育馆,开始了他们的第一次大型演唱会,演唱了他们当时最受欢迎的《真的爱你》、《光辉岁月》、《不再犹豫》。真正开始了“巨星”的道路。

1993年,在日本发展的黄家驹推出了新歌《海阔天空》,获得当年十大中文金曲奖。就在这首歌推出后一个多月,他在东京富士电视台录制节目时不慎从舞台上跌落成重伤,之后昏迷不醒;6月30日,黄家驹在日本东京去世,终年31岁。
25年来,黄家驹已经成为一个经典的文化标志。
他的《海阔天空》、《不再犹豫》成为很多人在KTV必点的歌曲。多少中年大叔在“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在“哪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的声嘶力竭中,任凭眼泪流淌。

黄家驹,是一代人的青春偶像。
年轻时听他,会被他的青春不羁所感染,觉得要像黄家驹一样,做一个世界上最酷的人。
等到年纪大了,被生活磨平了棱角,再听黄家驹,会被那种沧桑无奈所感动。永远都是年轻模样的黄家驹,25年来没有变过,不知道下一代人,还会不会把他加入到自己的青春。
而我们这一代,听着黄家驹的歌渐渐长大的人,在《海阔天空》、《光辉岁月》的歌声响起时,是否有一刻,回到当初少年的模样?
——纪念黄家驹逝世25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