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美学/审美教育书简
【笔记】审美教育书简 【第一封信】 意义:美与幸福生活、道德高尚相关; 渊源:康德; 方法:分解化合(像化学家一样)虽然美是作用于感官之上,但是想要把握本质就需要知性分析。 【第二封信】美先于(政治)自由(..die Schönheit der Freiheit vorangehen lasse) 时代状况:面对这样一种质疑,研究美是不是显得政治冷漠?—“需要支配一切”,但美诞生于精神必然性而非物质需要。—席勒的辩护是:...dass man, um jenes politische Problem in der Erfahrung zu lösen, durch das ästhetische den Weg nehmen muss, weil es die Schöneheit ist, durch welche man zu der Freiheit wandert. 唯有通过美才可以走向自由,政治问题必须经由“美”。 【第三封信】自然国家走向伦理国家,需要经由第三种性格。 人类历史叙事:1⃣ 自然/必然性/力(Kraft)/现实,人可以将强制的产物改造为自由选择的产物;2⃣ 人认识到自己是人,发现自己已经在强制国家中。但理性至高无上,人类设想出一个“自然状态”试图重新开始(这个可能批评卢梭),自然也需要服从于自由。3⃣ 但产生一个矛盾:理性是problematisch的,自然是wirklich的,理性如果不顾及现实的人凭空想象,就等于釜底抽薪,把人脚下踩着那个自然的梯子硬生生抽掉—自然是伦理的条件。4⃣ 一个修表的比喻:你不可能让国家这个钟停下来,所以要找一个支柱。5⃣ 支柱-不在自然性格(自私),不在伦理性格(自由,假设的),es käme also darauf an, von dem physischen Charakter die Willkür und von dem moralischen übereinstimmend, den letztern von Eindrücken abhängig zu machen...um einen dritten Charakter zu erzeugen. 第三种性格:从力(Kraft)的支配过渡到法则(Gesetz)的支配。 【第四封信】自然多样性&道德一体性的结合—有教养的人 gebildeter Mensch / 国家的化身 第三种性格,冲动与理性是完全一致的,能够达到普遍的立法—理想的人的一致性—实现手段:要么国家消除个体,要么个体成为国家。【两个立法机构:自然&理性】“倘若伦理性格只靠牺牲自然性格来保持自己的地位,那就证明还缺乏教化” ..indem er das unsichtbare Reich der Sitten ausbreitet, das Reich der Erscheinung nicht entvölkern. 机械的艺术家/美的艺术家/教育和政治的艺术家(人既是材料又是任务,目的回到了原料本身,整体为部分服务) 内在的人自己与自己相一致,冲动与理性相符合的话,国家恰恰是他美的解释者,内在立法的形式—必要时裁制那些不服从的个体。(就是卢梭的volonté générale) 【第五封信】对时代精神的斥责 “一个肯于慷慨施予的时机遇到了感觉迟钝的一代人”:下层粗野,自然冲动;上层懒散,文明及其败坏,“文明远没有给我们带来自由,它在我们身上培植起来的每一种力都只是发展出一种新的需要” So sieht man den Geist der Zeit zwischen Verkehrtheit und Ro- higkeit, zwischen Unnatur und bloßer Natur, zwischen Superstition und moralischem Unglauben schwanken, und es ist bloß das Gleichgewicht des Schlimmen, was ihm zuweilen noch Grenzen setzt. 【第六封信】希腊精神凋敝(必然分离)—力的对抗—重新恢复性格的完整性 希腊的自然:想象的青春和理性的成年(..die Jugend der Phantasie mit der Männlichkeit der Vernunft in einer herrlichen Menschheit vereinigen.)感性&理性。 -希腊 水螅性 Polypennatur:“个体享有独立生活,必要时又能成为整体” -近代 精巧的钟表:“无限众多但都没有生命的部分拼凑在一起……人永远被束缚在整体的一个孤零零的小碎片上,人自己也只好把自己造就成一个碎片……永远不能发展本质的和谐” 近代人:分成碎片。整体与整体的比较没有问题,但是单个近代人绝对比不过单个希腊人,Weil jenem die alles vereinende Natur(结合一切的自然), diesem der alles trennende Verstand(区分一切的知性) seine Formen erteilten. 近代人如此的原因:文明。科学区分&国家对等级职业的划分—“人天性的内在联系就被撕裂”,直觉知性和思辨知性敌对分布。—简单的组织沦为粗俗的机器—“不是把人性印在天性上,而是变成职业和专门知识的标志”—平庸之辈与天才(不把职业的界限当作事业的界限) 整体的形象压倒了具体的生活—国家是异己的—人和社会是冷漠的 但这个希腊精神/完美人性走向分离是必然的。力的对抗“把个体引向迷误,把人类引向真理”—现代科学的种种成就,“理性几乎脱离一切物质”—“真理总是要制造殉难者” 现在的教育只是“分割培育人的各种力”,个体是蒙受痛苦的。“人怎么可能为了某种目的就忽略自己?”所以要通过更高的艺术来恢复完整性。 【第七封信】 出于对自由的恐惧,人们心甘情愿投入奴役的怀抱。 【第八封信】理智已经启蒙,感觉功能还没开启 理性要想在力的世界胜利,自己需要首先变成一种力。 哲学呼唤回到自然的怀抱。 真理与感官做斗争; “必须从性格出发” 【第九封信】如何教育?美的艺术/游戏 国家无法帮助改善性格—美的艺术—“高贵的艺术比高贵的自然有更长的生命”,艺术走在自然的前面,起着创造和唤醒的作用。“原则是严肃的,因为赤裸裸的原则会把一般人吓跑,但在游戏中他们会接受这些原则。” 【第十封信】 反驳:政治自由/审美修养不是携手并进。—席勒:经验的美—我们所讨论的美的概念应该通过抽象从人的纯粹理性概念中得出。 dass unser Zeitalter wirklich auf beiden Abwegen wandle und hier der Rohigkeit, dort der Erschlaffung und Verkehrtheit zum Raub geworden sei. Von dieser doppelten Verirrung soll es durch die Schönheit zurückgeführt werden. 美是否能够约束两条歧路? 某些人的反驳:经验。历史:趣味和自由的分驰,美在英雄道德的沦丧上建立统治。 席勒:美的纯粹理性概念。为此需要超越现实。 【第十一封信】 人身上可以分辨出Person和Zustand两个因素—使Person具有感性内容,使Zustand获得绝对的形式性 人格:神性、不变、永恒。人格不是建立在状态的基础上,有一个自己的基础(自由);状态也是这样(时间)。—但是这个自我同一性又是通过时间的表现才成为现象,否则就没有分别。 两项基本法则:绝对的实在性,形式东西转化为世界;绝对的形式性,外在东西加上形式。 【第十二封信】感性冲动 Sinnlicher Trieb 和形式冲动 Formtrieb 【第十三封信】形式的最大自由&存在的最大丰富结合在一起 两种动力其实不对立,因为适用于不同的范围。因为搞混了各自适用的领域,所以才有矛盾。 【第十四封信】游戏冲动 变化与持恒,接受与创造,自然与精神相抵,调和。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 P113:游戏冲动 【第十五封信】人同美游戏 感性冲动的对象:生命——形式冲动的对象:形象 Gestalt——“他的生活是形象,他的形象是生活” 希腊人的自由就来自两个世界的必然性之间的统一。 【第十六封信】 观念美是单一美,经验美是双重美。 振奋性的美,溶解性的美。 【第十七封信】美在现实中的不同作用;溶解性美-紧张;紧张的根源 P138 溶解性的美显出两种不同的形体1⃣️宁静的形式;2⃣️活生生的形象; 【第十八封信】美要解决紧张:承认对立&结合的可能性 P142 “美就是把我们放到这个折衷状态中”; 【第十九封信】* 精神状态:空无限—感官印象,作用力—思维 【第二十封信】 从感性过渡到理性,需要经由一种新的无规定状态。--自由心境,审美状态 物质状态-逻辑和道德状态,审美状态 【第二十一封信】美是人的第二创造者。 美的作用就是通过审美生活把人的被规定状态重新恢复 美把自由完全归还给人 【第二十二封信】艺术给我们的限制越少,就越高贵。 自由1⃣️克服种类局限;2⃣️克服材料局限; 审美状态自成一体 P173 精神的这种高尚的宁静和自由,再与刚毅和精明相结合,就是真正的艺术作品把我们从禁锢中解脱出来所需要的那种心境。 【第二十三封信】审美自由的中间状态; 【第二十四封信】理性最初阶段:人是理性的动物;自然和理性对人的支配是一致的 理性在人身上第一次出现,还不是人性的开始。 【第二十五封信】 美是自由观赏/反思的产物。人在审美状态中摆脱了物质世界,把它当作对象,但人并没有因此脱离物质世界。意象与感觉互为因果,反思与情感融为一体。在美中,感性与理性相容。 *当人和自然融为一体的时候,没有世界。 *审美状态中把世界置于他自己身外,人格才与世界区分开。“因为不再与世界构成一体” 观赏; 人如何为自己开辟道路,从自然走向美。 【第二十六封信】 审美假象/逻辑假象;假象是一切美的艺术的本质; “只是当人在自己的小屋里静静同自己交谈,美的可爱的蓓蕾才会开放” “对假象的喜爱,对装饰与游戏的爱好”(要怎么表述出来呢?) 【第二十七封信】物质游戏到审美游戏 审美游戏也有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