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失的餐桌 』 设计故事之五
引子: 有个特别中二、玄乎的日本动画片叫《黑子的篮球》,又叫《消失的篮球》。黑子是主角,无论身高体格、投射能力他都不具备成为一个优秀球员的素质,但是他有一项特殊的能力:作为组织后卫的他,能让篮球或者自己消失。什么意思呢?他能最大化放大自己存在感非常微薄的效果,让对方球员无法感知他的运球、传球路线。是的,就是无限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
存在感在网络上有段时间很火。但存在感是个名词,存在感弱或存在感强才是形容。
在家居中,存在感是非常重要的词。
较早的时候在知乎回答过一个问题,与存在感有那么一些关系。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647928/answer/27015936
家居生活中,器物的存在感到底如何,会影响到方方面面,不光只是视觉,甚至会直接影响你在家居空间的行为。
形体、材质、光线、器物与器物的关系、人与器物的强弱联系,都会对存在感的强弱产生影响。
-
我们这里单说说形体。
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在视觉上的强弱

圆形让人的视线集中。
三角形比圆形更让视线集中,瞬间就能让人的视线聚焦,通常用来设计有警告、危险的标识,预示极其危险、马上、立即就会发生危险,相当于对识别者说NO;圆形让人集中注意力集中,是比较强的提示。
应用举例:

呃,这当然远远不够说明问题对吧,我们继续深入,从几何平面图形深入到几何立体。

不用提示,你的眼睛自动阅读。
- 立方体(左一)你会注意到它的棱线方向;
- 圆锥体(右二)你的视线马上会集中到椎尖;
- 圆柱体(左二)呢?你的视线会很快的由下至上,然后集中到顶上的圆形平台。
不同基础几何体因其不同的形体特征会产生不同强弱的存在感,常说的气场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而存在感和气场不只是因形体产生,或者说至少不是只由形体的形式直接产生,有很大一部分是基于人对于形体本身的经验,在头脑中形成的潜在意识产生的,也就是说有一部分是有形体间接产生的。
-
我们以餐桌来说,

以上三种桌子均为:1.35米长 X 0.02米厚桌面、0.045米粗的腿、0.045米高的望板

3张尺寸一致的桌子,从左至右因其形式和结构存在感依次增强,在视觉上与人体模型已经产生能不同层级的互动。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从左至右桌子作为器物活跃性的不同。
第一张桌子整体张力是至下而上,比较安静;
第二张桌子以桌面为平面向四周的张力更突出;
第三张桌子似乎已经有了自我活跃性,基于桌面张力之上,四腿的斜度已经带来一丝动态。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如果说第一张桌子是植物的话,第三张桌子已经带有一定动物属性。这就是形体的本来面目。
形态,形体与动态,如果说一种形体本身已经是一种动态定格,那么它的存在感必然非常强。反过来,如我们说某人看起来很萌,宝宝很Q,即使他们不动,只是形象都会让人如此联想,形象不只是物理形体的表征意义,人们会赋予它自身的观念。
-
家居环境就如同一个森林的生态系统,有些家具如同大树,挺拔但安静,人类如同穿梭其中的动物,会对周边的树木花草留下痕迹,同时也会避让开那些可能会对自身造成伤害的事物。
我们都知道猫科动物的胡须是特别的存在,它是用来触碰边界、感受空间的,以胡须的反馈判断是否能通行。
人类说到底也是动物,但经过漫长的历史长河人类甚至都已经进化(退化)到没有毛皮了。那么人是否依然具备空间判断能力呢?
答案是肯定的,人类对于狭小空间或近身安全距离的潜在评判分为2级。
一级是手掌握拳,拳头的宽度即轻度避让距离。比如说擦肩而过,你会把手臂摆到身前或身后,躯干部分不扭曲。同样,慢步通过靠墙的通道,身体之外一个拳头的距离你就没有危险感。
二级是大腿直径,实际上就是你侧身通过的空间,西班牙斗牛士就是完美演绎大腿直径空间的表演者。当然同样,奔跑时你会和周围的事物留够至少一个大腿直径的空间。
这些就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潜意识反应。
-
那么我们再回看上图;
3张桌子的间距其实一致的,但2个人偶站居其中以拟人心态去体验的话,第一张桌子的预期伤害系数更低,第二第三张桌子因为来自桌面的横向张力,人类会自主的更加小心同时给出更大的避让空间。哪怕他们造成伤害的系数一致。但这是基于潜在意识里的经验给人无意识反应。
如果还不够清晰,再举一例,新手司机对于倒车入库一般是会弱于老司机的,并且新手前半年内刮擦几率是最高的,这里有个名词叫“车体感”,就是由于经验或者天赋的原因对于空间的把握性的高低决定的。在对于空间的把握加上速度控制综合构成“车体感”。而在开车时对于活物,你会给出更大的避让空间。
3种形式的桌子并无优劣之分,但放置在不同条件的空间里其匹配性就各有千秋了。
这,就是为何木童在设计基本款餐桌时,花费很多精力在前期研究的原因。侧重点在于分析诸多物理结构和外观形体上哪种对于小户型更优。因为餐桌的功能非常直白单一,切乎定位需求的形式更为重要。我们并不是在设计一个非常吸引眼球的爆款。而是寻求在较小空间里无论在视觉形式和心理感知层面更加舒适与之匹配的形式,我们期望达到视觉、实际居住更加和谐,对本身不充裕的空间有加分的切入点,并且最好的效果是:它能使空间变大,无论在感官还是实际体验上。
视觉张力降低、行动通行空间增大(体感和认知感2方面)、切合不同应用场景。再简化就是2方面存在感和场景应用。
很多卖场、展示和体验店,都是这种四面平桌的形式,对于流动空间和展示都是最好的应用。

苹果体验店的展示桌
-
我们前面的模拟示例,如果是家具行业的就会非常清楚,其实就是桌子的2大类型,四腿内收和四腿不内收。
这2种形式在功能和工艺上各有长处。较早之前桌子四腿不内收的典型代表是四面平和八仙桌,内收的条案。国外反而几乎见不到四平桌,基本都是内收。或者至少是留一些桌面的边缘。
四腿内收在基于实木材料上实现难度更低,工艺成本也更低,精度配合要求非常低。
四平桌在桌面缩胀的基础上要保持4面望板和4腿的配合都是3部件的配合,工艺难度非常大。


《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
5.2 卧室、起居室(厅) 5.2.1 卧室的使用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双人卧室不应小于9平米; 2 单人卧室不应小于5平米; 3 兼起居的卧室不应小于12平米。
5.2.2 起居室(厅)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0平米。
5.2.3 套型设计时应减少直接开向起居厅的门的数量。起居室(厅)内布置家具的墙面直线长度宜大于3平米。
5.2.4 无直接采光的餐厅、过厅等,其使用面积不宜大于10平米。
-
小户型常见的3种餐桌布置方式:
1、长边靠墙
大多数时间俩人的话,这种方式最节约空间;
2、端头靠墙
三口之家这种方式最合理,相信这也是最常用的布置方式,视觉感受也不错,靠墙端摆上鲜花美得不要不要的;
3、居中
家里来了客人时可围坐6人。但作为小户型大多数时间没有必要这样布置。

四腿与桌面四角平齐和四腿不内收2种形式桌子在三种场景下的效果:

三种情景种,四腿内收的生动一些,四腿不内收的桌子在前2种情景种显得更加融合、安静。四腿内收因为与墙面接触面只有桌面的侧面会有切割、排斥感。前者因为线面与空间的协调一致性,融入感更强,而作为桌子的个体存在感弱化很多,我们会感觉后者在视觉上的空间侵占性更强。
那么如此,会不会太过安静肃穆了?
不会,因为还有餐椅。为什么餐椅会或者必须更具存在感,因为移动性和交互性使它更具雕塑感。这是后话,餐椅设计的部分会详细说。
-
草图
经过前期的分析,我们已经明确确立将要设计的餐桌大体方向,进一步的是通过草图完成结构和形体的细节设计。
我们始终认为,简洁不等于没有细节,但细节必须是逻辑支撑的有效细节。
因为四脚不内收,与四脚内收非常大的区别不光在结构和装配方式上。桌子与人体交互的区域更多,脚内收的形式几乎只有桌面与人接触。前者除了桌面还有桌面边缘的围边望板,同时桌腿与人接触几率大大增加。

交互热力图
-
细节草图

局部细节草图

-
计算机辅助设计

-
以热力图为参照,减少器物与人体交互时动作的干涉:
- 围边的斜面,减少起身动作时与胸部以下躯干和服饰的刮擦;
- 桌腿内侧斜面去掉了90度棱线,以面代线与人体接触;
- 外侧桌面与桌腿圆角大于股骨直径,降低磕碰强度;
- 桌腿上宽下细,偏移受力垂直轴心,更加稳固;
- 以上线面的变化,无不是功能逻辑出发,并非装饰,最终在桌腿上交汇、过渡、衔接,运用车体设计的渐消锋面技法,GO-G3级曲面结合的变化也使光影更为丰富。
- 桌面边缘2.5D曲面,使桌面边缘棱线与桌面落差5毫米,大于前臂真皮厚度,不会压迫皮肤和血管。
所有这些细节的设计无不是从逻辑出发,为舒适服务。
大部分家具是弱交互的器具。
比如桌子,没有人为了用桌子而用桌子,一定是在桌上从事某项动作。
不舒适也许会有响应,舒适反而察觉不到。
如此,便是存在感的进一步弱化。


-
框架结构



-
制作
桌面工艺,比较麻烦,懂的懂,不懂的就不说了,咱做设计的不是炫工艺的,难的工艺、简单的工艺,合适的就是好工艺。


3角木,燕尾榫与立水结合。

所有线面集合点都在桌腿上,我们先后才长沙、杭州、顺德尝试了5家厂,最后控制出的精度和效果才满意。







第三次打样的白坯
-
产品照









最深刻的研磨
最简单的呈现
---消失的餐桌
感谢阅读!

复制到淘宝App:▼
€qXhK0BqxWsE€
- 预告 -

设计 /编辑:叶清波
制图:叶清波 危水森
摄影:叶清波 危水森 (记录)/ 蒋雪冰(产品)
「消失的餐桌」,木童语木家具设计工作室版权所有,已经申请专利。
另外,感谢由于商业原因不便署名的合作工厂、辛苦工作的样板师及工人。
淘宝店铺:木童语木 http://shop0024.cn/i1mnP0
工作室地址: 长沙县星沙镇东六路266号华润置地广场 1408室

雪橇几
是“灵感”选择了你,还是你选择了“灵感”?--产品设计故事之三

材料
怎样判断一件家具是不是实木?「家具基 础」木材篇01
如何分辨木材?「家具基础」木材篇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