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
三体文明已经发展到了信息时代,科技高度发达,可是三体人永远也踢不了足球。
三体人的思维透明,凭借脑电波交流,互相之间没有任何秘密。罗辑最后提出黑暗森林法则,建立威慑纪元,靠的正是地球人“低等”的隐蔽性思维。
假如让三体人去罚点球会怎么样呢...

可人类终究是虚伪的,我们猜不透任何人的想法,也无法被别人猜透。点球,实在是人类历史上发明的最洞悉人性的东西了。电光火石之间,尔虞我诈,地狱天堂。
猫鼠游戏,总会有一方获胜。而在答案揭晓之前的一段时间,守门员与罚球队员会面临着怎样的折磨。


黄色的林子里有两条路
很遗憾我无法同时选择两者
身在旅途的我久久站立
对着其中一条极目眺望
直到它蜿蜒拐进远处的树丛
这是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的第一节。当面对两条路的时候,我们会犹豫,因为我们无法同时选择两者。
我们连每天吃饭都要纠结一下,是一食堂二食堂还是点外卖。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红玫瑰与白玫瑰式左右为难的选择。
很多事情一旦犹豫,结果往往都不尽如人意。
翠翠犹豫了,天保和傩送都离家出走了;方鸿渐犹豫了,苏文纨和唐晓芙都不理他了;至尊宝犹豫了,晶晶和紫霞差点儿鸡飞蛋打。

守门员在面对点球的时候,一定是懵逼的。他知道点球是什么,球从哪里来,却不知道球要往哪去。
又想往右扑又想往左边跳,最好还能守住中间。纠结啊,考试的时候要是ABCD都能选就好了。


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人格的核心是一个人思想中的各种事件,这些事件是产生行为的动机。所有的行为都是动机引发的。
压力和焦虑使得人的行为发生转变和扭曲,甚至失去控制。

焦虑的产生抑制了幸福激素的产生,进而心跳加速,肌肉紧缩。大脑主管情绪的部分陷入混乱。焦虑也让人更容易受到外界干扰。
就像《机械师》里,贝尔压力太大,后来精神崩溃了。而扑点球或罚点球时这种短暂的焦虑和压力足以使人丧失理智和思考能力。

“大脑空白”就是在这种短促、强烈的情绪状态下脑活动受到抑制引起的思维停滞、精神衰竭现象。
弗洛伊德从心理学角度把焦虑分为客观性焦虑和神经症性焦虑,面对点球时的焦虑,显然属于前者。简单来说就是怂了,尿了。
面对点球的球员应该学习一下赵本山老师的教导,心中默念:大家好,我叫不紧张。

所以扑点球和罚点球最重要的就是放松,保持好的心态。笑一笑没什么大不了。


在罚点球之前,守门员和罚球队员总喜欢用潮湿暧昧的目光注视着对方。而在双方确认过眼神的那一瞬间,一个博弈论模型随即诞生。
表面上双方处变不惊,实则内心波涛四起,互相的推测猜疑丝丝入扣,俨然一篇一分钟就能读完的短篇推理小说。
守门员:他要往哪边踢呢
罚球人:他猜没猜出来我要往哪边踢呢
守门员:他猜没猜出来我猜没猜出来他往哪边踢呢
罚球人:他猜没猜出来我猜没猜出来他猜没猜出来我要往哪边踢呢
守门员:我猜他踢右边
罚球人:我猜他猜我踢左边
守门员:我猜他猜我猜他踢右边
罚球人:左
守门员:右
罚球人:左
守门员:1
罚球人:2
守门员:1
罚球人:走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