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quiet times(下)
忙了大半年,终于找到一个有闲情逸致的晚上,来写完下篇。
现在回想起去年,有两件事让我觉得非常愉快,虽然乍看之下,是小事一桩,但是很多时候,正是因为这一件件小事,一年中无聊的时光,变得不那么空白。
(1)一次漫不经心搜索便马上加入的读书会
我喜欢豆瓣的同城,那里经常能搜到一些喜欢的活动和组织。
读书会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加入的。初次加入这种组织,我抱着大家都严肃讨论的心情过去,不免有些紧张和忐忑。记得第一次读书会的主题是“人工智能”,可以看出书友们都有点放不开。包括书友会的组织者,也是毫无经验的,完全凭着热爱和一些朋友的帮助,就这样开始了。
到今天,一年多过去了,读书会不仅拥有免费的酒店场地赞助者,书友也接近了500人。当然很多喜欢读书的人不喜露面。很多次活动,见到的也是熟悉的几个人。《红楼梦》的诗词对赋,《三体》的神秘辩论和科普,《了不起的盖茨比》究竟是爱情吗?《失乐园》中性与爱究竟是不是分离的?满洲国时期有哪些我们不知道的历史和故事?太多次精彩的回放,此刻在我的回想中,又变得如此清晰起来。
今年稍微有点小遗憾,一些朋友离开了读书会,也许是因为去年的读书会太过美好,今年我仅仅去过两次,工作忙碌虽然是理由,但很大的原因还是因为不再有熟悉的感觉。一切慢慢的在变质,期待未来能够走回正轨吧!
(2)14岁看了开头的经典终于读完了
记得第一次接触到《红楼梦》到时候,是初中语文老师借给我让我暑假看完,写一篇文章出来交给他。兴冲冲拿回家,十分珍视的打开红色的封面,才看了开头,就被父亲发现了。他一把夺过书,有点愠怒的说,你小孩子看什么红楼梦。10年后再看!哪儿来的还哪儿去。
个性叛逆的我,当时被父亲的样子吓到,毕竟他也是个爱读闲书的人,既然他不让我看,那就不看也罢。书不是多着么,我心想。
没想到去年,忘记了是谁跟我问,杜,红楼梦看完了吗?我才想起,一直躺在砍兜里免费赠送的经典。当时也是夏天,心血来潮,不如这次看完它吧,也许真的很精彩呢。
伴随着一个又一个吃掉的西瓜,看完了红楼梦,确始终难以忘怀那些人那些事。宝玉为何非要出家?后面的八十回到底是谁写的?黛玉原来是个那么小肚鸡肠的女性啊?红楼梦的真本真的有吗?翻来覆去研究这些问题,当然答案是无穷的,那种愉悦和心有缺憾的失落,却也别有一番滋味。
不知道读完红楼梦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现在我还是不能确定,看完了它,觉得再读什么书,也没有那种感觉,不看它,不是又错过了一本好书嘛!人类呀,如此矛盾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