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丰子恺:认识绘画》笔记一

中国画的学习法只有两句话:多读多画,多观自然。但最重要的前提还是“多具天才”。倘没有天才,即使多读名画,多观自然,亦无用处。
西洋画的学习方法,颇有条理。只要从基本练习入手,自会成就。
西洋画家善迁想于生命感最丰富的人体,中国画家则善迁想于生命感最缺乏的自然。于此可知中国画比西洋画高远。西洋画比中国画浅近而易于入门,故现在大部分学校的图画科都取用西洋画的画法。本书所讲的亦为西洋画的方法。
关于色彩的描法:
三原色为:赤、黄、青 再加上黑白两色构成五原色
灰色由三原色等量混合而成,为三次色。其性质中正,有稳静安定之感。
色的明暗:无论何色,皆因了其所受的光的明度而分为三种,一、明色,二、正色,三、暗色。明暗二色的区分,以正色为交界。正色的外方色彩渐趋淡薄,终而至于白块。正色的内方色彩渐趋浓重,终于成为黑色。用正明暗三色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但中国画的色彩却都是平涂。因为中国画不注重立体的表现,这是中国画的特色。
色的调和
有一种能使诸色调和的色彩,叫做“协调色”。协调色就是灰色、白色和黑色。这三种色能不借其他的色的补助而自成调和的现象。灰色有使他色安定稳静的能力。黑色能使力强的色彩有力,又能镇抑色彩的福薄。白色能调停色和色的冲突,又能使他色显现。
调和的种类:
一、对比调和:性质相反对的两种色并列而发生调和。如:白与黑。
二、余色调和:橙对青、紫对黄、绿对赤三种就是于色对比,又称补色对比。补色就是补足三原色的意思。三原色具备,是热闹而又调和的。

中国的墨绘山水(不着色的),是东洋绘画艺术上价值最高的作品。这些作品上没有原色,只有墨色,但鉴赏时觉得神气活跃,趣味丰富,并不感到着色的要求。倘若在其中某部分涂一块青色,看时就觉色彩不满足,而要求其他二色(黄、赤)的补足了。原来黑色是三原色等量混合而成的。故墨绘山水中,三原色均等具足,更无着色要求了。添了一色,其分量偏重,便有不满之感。可知灰色黑色是三原色的一变体,故墨画有独立的资格。
三、同次色调和:用同一色彩浓淡各异的诸阶段相调和。同次色调和是单调的(因为缺着三原色中其他二色)。墨绘山水所用浓淡各种墨色,就是黑的同次色,所以更觉调和。
四、类似调和:相类似的色彩相调和。类似在色彩上的解说,就是具有共通的成分。类似色是比同次色更复杂一层的调和色,其色彩的效果亦较为显著,为绘画中所最常用的色调。
调和的美的成立,由于色的配合。色彩是因了配合如何而成美或丑的。
色的配合共通法则:
1、仅用三原色并列,不能十分发挥调和之美,期间若添配白色、灰色或黑色,效果便显。
2、同次色配合时,其间加配白色,可得美满的调和。
3、明色与暗色配合时,最好在两者交界处加配正色。
4、色的强弱,与配合的调和大有关系。
5、所描的物体的形象与背景,其配色须有互相调剂的关系。形象与背景,不宜配同等强弱的色彩,否则二者互相领顽,不分宾主了。
6、寒色与暖色的配合,也是调和的一种研究。
凡强色宜暂看,不宜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