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孩子推了我孩子,我有证据”

✦
上个星期发生了这么两件事:先是在星期三聚餐时,张可悟单位的同事说她在的妈妈群里有一位妈妈发了一条消息,称自己的孩子被另还一个孩子推倒了。据说已经调了监控,需要在群里的妈妈们为她作证。在坐的女编辑们纷纷呵呵,没人费心评论。张可悟问了一句,群里有人评论吗?同事说群里一百多个人,也没有人接话的。

没想到三天后,张可悟站在了被推孩子家长的位置上。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南小米抱着球来到外婆家的小区空地。看到有个五、六岁的男孩也在踢球,就挥手说了个「Hi」。不远处的长椅上坐着男孩正在看手机的妈妈。之后两个人就各踢各的,时不时会相互观察一下。后来,南小米抱着球正朝张可悟走过来,小男孩突然快步上前撞了南小米,她踉跄了一下愣在原地看着张可悟。(此刻正是张可悟发挥十年磨一剑的演技的时候——不能惊,不能「哎呦!」,因为如果家人这样了,无论自己摔倒还是被攻击的孩子肯定顺势大哭,弄得场面失控。除非孩子直接哭了,那估计就是双方家长演技上线的时候了。)张可悟保持住了脸上的微笑和张开的双臂,南小米化愣为笑,完成了投入张可悟怀抱的最后一程。

小孩子平时推推打打,加上他们的心思难猜,你都不知道为什么就来一下,所以张可悟觉得非得面对的时候,重点是家长各自管好自家的孩子。
对于南小米的攻击动作,张可悟会非常敏感,哪儿犯规在哪儿罚,一直跟踪到南小米道歉。如果南小米是被攻击的那一方,那就得先稳住自己的情绪,首先给她制造出一个能感受到安全的氛围。比起身体受伤,心理的坎儿更严重,别让孩子留下坎儿。张可悟觉得,家长的情绪和孩子的情绪好的时候是热传递,坏的时候是连环炸弹,家长放松,孩子才能踏实。
从南小米「步入社会」起,张可悟就是按照这样的理念处世的。直到那个男孩在撞完南小米后跑去跟他妈妈说:「那个妹妹过来撞我!没规矩!」
如果张可悟心中有只小猫,在那一刻它是炸毛的。

可以理解,男孩肯定是因为某种情绪跑去和他妈妈说了这样一番话,但「没规矩」这个词多重啊。张可悟替南小米委屈,也替自己委屈。因为张可悟觉得孩子身上的规矩,是孩子的法宝,也是他们家庭的一个最直观的反射,所以平日里最注重的就是南小米在「社会上」的规矩。
不能给人添麻烦,不能对人不友善,要打招呼,要说谢谢……这些都是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越珍惜的东西越不能被打破,守规矩却被人说了「没规矩」,就像坐了冤大牢,不光炸毛,还想挠墙。
但张可悟也是在星期三对「推人事件」做出呵呵反馈的一人,又是用生命热爱和谐的天秤座,在迅速分析了反击可能产生的结果后(即:张可悟反驳 ➡︎ 男孩妈妈问男孩 ➡︎ 男孩坚持 ➡︎ 男孩妈妈问张可悟要证据 ➡︎ 争论 ➡︎ 南小米吓尿),迅速启动了自己的终极对应模式:徹。
《婆婆媳妇小姑》是张可悟初中时候的热播剧。里面由演员杨昆饰演的小姑说过一句话让张可悟印象深刻:「你们不能把我当空气!」之后常用它给自己刷存在感。直到十几年后,步入社会也经历了职场狗血剧的张可悟忽然发现,对待那些不同形式的「攻击者」,把小姑的话反过来说是最有效的反击:「我把你当空气。」

无论在哪儿,和什么人相处,人和人之间都是需要确认眼神的。眼神对了,说话就在一个频道上,做事就在一个框架里。眼神不对,干什么都别扭。张可悟的幸福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多少确认过眼神的同事、朋友、熟人包围。如果和眼神不对的人产生了矛盾,那么有事说事,说完事,对方就成为空气了。成为空气意味着,尊重你的存在,但我的情绪里没有你。
成为妈妈之前的张可悟要火爆很多,会因为不值当的事把自己气出个好歹。南小米的到来改变了张可悟。倒不是说脾气没有了,而是多了一个需要保护的小东西,不想让自己的不好情绪影响到她。
关于那个男孩,张可悟在撤离时对南小米的唯一忠告是: 要远离攻击弱小的人。
大孩子攻击小孩子,男人攻击女人,都是不受待见的。 等南小米大一点儿了,张可悟可能还会补充一句:自己受到攻击了,在有能力的范围内反抗;看到别人受到攻击了,在有能力的范围内帮助。
《奇葩说》第二季有一期的论题大概是说如果被欺负了,是选择回击还是告老师。不记得哪方胜了,只记得张可悟在观看时对哪方的辩词都频频点头。这是一个太不非黑即白的话题了。但是如果真的要打,张可悟希望南小米可以身处在一个强的不打弱的,男人不打女人的环境里。就像下面的这段录像,教孩子懂道理、守规矩,可能比教他们如何防身更能改变这个社会。
🔚
小活字微信ID:type2018
想了解更多关于绘本的内容请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