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8年度观影报告
查看话题 >2018上半场,我看了这些美剧
这是一次没有评选的剧集推荐。在推荐顺序上,我采用倒叙模式,即从我最近看完的剧集开始。
尽管总是告诫自己应该将更多时间放在观影上,可随着每年新剧集的推出,还是禁不住继续义无反顾追下去,剧看多了,你多半在看完前两集就能大概预判该剧未来的发展潜力:永远走不出小众圈子的、慢热型但终究会爆发的、完全罔顾多数观众的观看习惯很快就会被砍的……还有更多老剧在不断推出新季。相信这是剧迷并不陌生的一种情感:始终喜欢的剧集,在等待更新时常会惦念那些人物,就像是一年见一次的老朋友一样,急切地渴盼知道他们又经历了怎样残缺或苦难的人生,但又在心底暗暗希望这些故事不要过早结局。
1、 《律界巨人》第二季
这部带着悬疑、犯罪、惊悚标签的剧集,和常规的以律师为主角的故事有很大不同,也不似《绝命律师》那样用细腻的故事,充满耐心地剖析人物的成长变化。新一季的故事,随着大卫·E·凯利的退出,在发展发向上更是越发奇绝而不可收拾。
很多观众都说这一季的故事主角甚至可以不是律师。的确,律师操起了刑警的活,法庭不再是男主比利的战场,政客与黑帮的勾结成了这一集的主菜。不少人诟病第一季中的天价诉讼案让男主赢得太过简单,所以这一季的斗争让比利输的连底裤都掉了。
在看似连主创都有种“我没想好做什么”的观感中,其实这部剧与第一季还是有着一脉相承的特质的,那就是男主的颓范,这个早年间创立过大型律师事务所,随后被同事排挤出局的律界大佬,没有选择卷土重来,而是成天麻醉在酒精的世界中,浑浑噩噩度日,他接下的案子,从没有是自己主动要接的,而是被外界环境所逼迫,最终不得不接。这不是律界英雄般的存在,更像是一个生活上的失意失败者,偶尔重新卷入生活的泥潭,奋起挣扎最后却发现自己还是无能为力。
2、《西部世界》第二季
在追此剧的过程中,有天我突然想到,在大家追捧的所谓多时间线的叙事迷宫外,西部世界的故事内核其实特别的“知音范”,诸如“老实女婿旅游一趟变花心,野心篡权侮辱小舅子害死老岳丈”,“对不起女儿啊!不论天涯海角都要找到你”,“被侮辱三百次后的觉醒:甜美少女化身霸道总裁的漫漫心酸路”。
这部剧在故事气质上有愈发“迷失”化的倾向。《迷失》中惯用的“这个岛上还有另外一处不为人知的秘密世界”在新季开篇颇多展现。社会达尔文主义流派代表人物多洛莉丝化身革命之初的龙妈,自认真命天女,听不进劝,全程狂拽吊炸天,一副逆我者亡的姿态,观感有时也异常欢乐。
本季将人类和接待员互为镜像的设计别具一格,人类妄图拥有接待员一样的永生世界,而接待员则渴望在人类的真实世界中生活,为了维持自己独一无二的属性,甚至不惜冒着死亡风险毁掉自己的备份数据,两者相形之充满讽刺。这季我最喜欢第四集的斯芬克斯之谜和剧终集乘客,两集剧本也都是主创亲自执笔。
3、《亿万》第三季
看这部剧其实并非需要你对金融有多么深入的涉猎,也不需要你通读完证券基金交易法则才行。本季在中段结束了漫长的双雄对决后,为双男主各自铺设的一条暗线终于开始浮出水面。有意思的是,波比和查克,在弑父者叙事中既是“父”又是“子”。他们这次的对手是暴力型选手与机智型选手的双重组合,明年有的看了。
我把这部剧看做是一部荷尔蒙剧,有时候嗨起来了难免顾及不到一些细节上的合理性,但是此剧三季下来,已经有属于自身的独特气质,这就够了。
4、《美国谍梦》第六季
故事终于迎来了大结局,到最后,这部剧也没有成为一部流行剧集。没有你追我赶的厮杀逃亡与波谲云诡的政治内斗,主创完全从家庭与友谊两个角度入手来选择结束,那些绑架人性内部美好与善意的意识形态,暂时性地从每个人物身上松绑。这关乎选择,欣赏他们最后每个人的选择。
说一场我特别喜欢的戏,斯坦在发现詹宁斯夫妇的踪迹后,一个人冲进地下车库时,恐怕在潜意识中已经有要放走詹宁斯夫妇的打算了。而行为上必须要去揭穿他们的真实身份,是职责使然。斯坦面对的纠结一点都不比詹宁斯夫妇少。
5、《傲骨之战》第二季
这一季几大主角们论戏份,谁的也没有川普大。与第一季大部分是在台词中调侃时局不同(这就不免在看剧时造成一种生硬感,仿佛是编剧夹带私货),这一季将移民问题、个人隐私、人工智能等案子都与川普当局关联,但单元案已不再是单集主体,故事整体有了更多“松散连续剧”意味,但是又不似连续剧有着十分明确的长线故事,而是一种情绪层面的关联。结局更像是一针强心剂,无论外在的时局氛围有多糟糕,做好自己分内事比什么都重要。
玛雅已经被边缘化到连调查员的戏份都不如的地步,而卢卡因为现实中演员怀孕在身,所以在本季中的出场大都是在办公室里谈情说爱。戴安因此成了这一季的绝对女王,从失控嗑药,到正视现实,再到绝地反击——而这样的成长模式无疑又暗合了当下剧集的普遍走向。
6、《巴瑞》第一季
作为30分钟喜剧剧集,能把故事讲述到这般程度的不多见,极力想摆脱过去的罪恶却要以犯下更多的罪恶为代价。那些本应该是这类题材中主菜的抖包袱段子在这里反倒像是点缀,不值一提。
本季第七集是全剧的天才一笔,将杀手杀人和演员表演这两个戏剧情境进行了巧妙衔接,极为高级的黑色幽默。这集有一个能特别诱发思考的问题,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员,现实生活中过于顺风顺水未必是一件好事。那些你极力想抛弃的隐秘、肮脏、充满罪恶感的经验才是你的养料所在,失去了它们你反而一无所有,平庸乏味,被众人指摘。残酷,残酷得漂亮!
7、《国土安全》第七季
制作人曾说国土或在第八季完结。完结的第七季也明显能感知到女主生活已经千疮百孔,生存压力和精神紧张度都达到前所未有之境,连续看下EP09/10,这两集在在外部事件的刺激性与人物内在的精神性之间的拿捏把控尤其出彩,意外混乱接踵而至,狗急应对乌龙不断。而女主姐姐在争夺抚养权的听证会上,说出的那段话,也概括了作为“英雄”的女主宿命——她注定不可能拥有一个良好健康的家庭生活,更不可能成为一名称职的妈妈,她永远只能在波谲云诡的谍战场中找到存在的意义。在越来越多的美剧喜欢用川普上台作为现实背景来贴合剧情时,国土的编剧却在预言现实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第四季的柏林地铁恐怖袭击后,现实中就发生巴黎恐袭,而本季中的网络舆情操控与俄罗斯间谍事件又再度暗合了当下正在发生的现实政治。
8、迷你剧《巨塔杀机》
这部被誉为九一一前传的限定剧应该算是Hulu今年的重点制作,然而和先期势头猛烈的韦科惨案一样,剧作本身既没凸显出强烈的现实意味,也没有较为凝聚的戏剧冲突,有点白瞎这么好的题材。原作中丹尼尔斯饰演的探员在极力追查本拉登的下落,最后却在官僚斗争中被边缘化去了世贸大楼工作,死在九一一事件中,这样强烈的悲剧宿命感在剧中没有恰如其分的体现出来,是个不小的遗憾。
9、迷你剧《韦科惨案》
看得出创作者试图剖析邪教教主的内心世界,但在展开叙事的过程中,却有失衡之嫌,过分的展示他表象上非常“无辜”的一面。倒是FBI探员在面对和谈到底是目的还是武力解决受阻时的手段的纠结,刻画的非常到位。建议配合描述这一真实事件的纪录片一道观看。
10、迷你剧《马赛克》
索德伯格这部互动剧的传统版本虽有语焉不详之感,但如果全部六集都看下来的话,这部剧的评分不该那么低,虽然套着一个“谁是真凶”的类型片外壳,但故事却并未止于极端类型化叙事,而是对卷入其中的个体心灵进行拷问,迷途知返者,妄自菲薄者,逃避过往者,执着调查者……卷入其中的人们在四年后因为尸体重新产生交集,试图揭开真相。
我在豆瓣阅读的短篇小说集《捍卫谎言的人》https://read.douban.com/ebook/37296774/?dcs=book-search,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