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作和梦想
广告公司的文案,目前专注电竞。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自己是个幸运绝缘体,不是幸运e,顶多也只是从小到大没中过奖而已。
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关于梦想,我没办法妥协。高中我爸非让我进理科班,高考我选择的科目是化学和政治;大学进了所理工科大学,学了两年化学,一直在补考,得了抑郁症,转去学德语;毕业后听从家人安排,做了十年人事行政,但总觉得像在坐牢。
期间发生的两件事,让我下定决心放弃在老家的工作,前往上海,找自己想要的生活。
一个是在小粉红看贴,有人求助:三十多岁,以前做行政,年薪二十万,突然被公司裁员,想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
这个帖子让当时已经是行政主管的我有了深深的危机感。我与她条件相当,甚至不如她,因为我的薪资只有不到六万,不仅看不到上升空间,还总担心会被更便宜的应届毕业生顶替。
另一件事,是《全职高手》。
这本小说为我打开了电竞世界的大门,尽管它只是本小说。我非常向往求中描述的电竞赛场:永远用实力说话。
2016年底,因为行业整体不景气,公司要裁员,我在裁员名单里。大概想到我为公司鞍前马后,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老板跟我说,可以为我安排出纳的工作岗位,前提是我去考个会计从业资格证。
说实话,我有些贪恋家乡小城安逸的生活环境。但是,老板施舍般的姿态无意中刺痛了我。
我觉得自己并不像他想象得那样无处可去。
于是2017年,我去了上海。幸运的是,有一个朋友给了我非常大的帮助,她认可我的写作能力,不计较我没有经验,又耐不下性子学习,耐心地带我写了一个月的娱乐稿。
我没有勇气回头看那些我写过的稿子,糟糕,非常糟糕,字里行间充斥着抵触,就差明写“甲方傻逼”。我高估了自己的领悟力和写作技巧,总以为写商稿无异于出卖尊严。结果自然不理想,写得不好,也开始怀疑自己。
那段时间,我推掉了朋友介绍来的所有写稿的活,浑浑噩噩折腾了大半年,几乎弹尽粮绝,存款只剩三位数,对自己的写作能力完全失去信心。这时,又有个朋友雪中送炭,介绍了一个文案的工作给我。
其实这个工作是个大坑,但我颇有收获。在写废了几篇微信稿后,我突然开了窍,从此写微信c端稿基本畅通无阻。我记得顿悟的一篇文章,是《恋爱时差》的优酷简介文案,以前我写稿总是要改四五次,逻辑不通,没有亮点,很多问题,但是那次,交稿后,朋友删了些不必要的片段,调整段落顺序,稿子过了。
很久没有体会过这种一稿过的畅快了。之后再写这类稿件,基本上一稿过。顺畅的工作状态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能力,加上工作遇到的同事的状态,让我认识到,我的写作能力和学习能力并不像我想得那么差。
18年初,因为实在无法忍受公司的作为,我离职。短暂地接触了一份自己并没有特别喜欢的工作后,我干脆又休息了一个月。这段时间,我理清了思路:游戏行业正在崛起,我喜欢游戏,我要进这个行业。
说来可笑,其实那时我根本分不清游戏和电竞的区别,而且我完全没有行业的从业经验。现在回想,可能就是凭着一时气勇,我找到了现在的工作。
我记得那时我的简历上写着“熟悉各种稿件的写法”,但其实,我连c端稿和b端稿都分不清。不过很巧,入职的公司当时正在扩张期,而我空窗两个月,迫切需要一份工作。
入职的过程十分顺利,不过刚上岗时,因为理不清工作的主次,情绪崩溃过。后来明白了要领,也就不再觉得难。中途还曾经被借调到项目组负责文案,至今保持了全组唯一一稿过的记录,合作方的经理评价很高,这也是我后来被调入公司业绩最好的项目组的重要原因。
现在工作稳定了,回头再看时,就十分感激当时的自己。对于这个行业来说,我年龄太大,没有专业知识,对游戏行业只是一知半解,没结婚,没对象,也没小孩。工作很苦,因为要学的东西太多,而且生活得由自己打理。但是就算很苦,我想到的都是我是在为自己的将来奋斗,辛苦总会有回报。
对于上海这个城市,我谈不上喜欢。我只是在这个城市谋生的无数异乡人中的一个,多年以后,也许离开,也许留下,并无定数。
现在做的工作就是曾经向往过的电竞评论员的低配版,只是知识积累不够,正在学习。希望有一天,我能在主流电竞媒体专栏看到自己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