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带娃矛盾重重?

我是葫芦弟弟。最近,我很怀念坐在爷爷的自行车后座上学去的那些时光。为了让我上课不迟到,哪怕我的脚卡进了车轮里,爷爷也会义无反顾地蹬起踏板。现在想起来都有点想流泪……

现在许多孩子都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大的,希望读完以下这些故事以后,他们会更加珍惜和老人家相伴的时光。
1.《跟奶奶一起腌梅干》

弟弟有话说:
面对自己心爱的东西,孩子们最怕的就是等待。可在漫长的成长道路上,生活总是一次次教会我们:只有经得起等待的东西,才真正支撑起我们的未来。
在日本儿童文学作家村上诗子的笔下,梅干就是这样一件好东西。
“奶奶,你在做什么呢?”
“在做美味的梅干呀。”
“可以吃了吗?”
“再等等,再等等。”
秋天过去,冬天驰来,奶奶带着小孙女,走遍了每一个能让梅干更加可口的地方——每一道工序背后,都是一场被爱填满的等待。
在这样一个“买买买”的物质时代里,是奶奶的勤劳与耐心,让孩子真正体会到了DIY的乐趣。美味可人的梅干,便象征着孩子五彩斑斓的未来。

宝爸@微笑的猫 品荐:
和奶奶一起腌梅干,经历了季节的变化,总期待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让孩子学会多些耐心,等待再等待,付出总会有收获,终于等到美好的那天!
最让我感动的一句是,最后梅干腌好了,奶奶说,要把梅干带到能让它变得更美味的海边去吃。精致的生活,不过如此吧~~~贵在用心而已!!
2.《楼上的外婆和楼下的外婆》

弟弟有话说:
一个孩子为什么会有两个外婆?因为其中一位是另外一位的妈妈呀。
身为一个创作四十余年,作品超过两百册的作家,汤米·狄波拉每每被人问及最喜欢自己的哪一部作品,他总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楼上的外婆和楼下的外婆》。
狄波拉来自一个早年便来到美国寻求发展的爱尔兰移民家庭,每逢假期,他就会到住在附近的曾外婆家里,听她讲述那些古老而神奇的爱尔兰故事。
有人说,这样表现生死别离的故事或许不适合让孩子们阅读。可狄波拉却说:大人往往以为孩子脆弱得像花一样,其实三到七岁的孩子有一种自然生成的勇气,是值得培养和鼓励的。
于是乎,便有了这样一部温情的作品,让每一位读者微笑着泪目。
宝妈@苹果妈 品荐: 这本书极力推荐!外婆的爱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童年最温暖的所在吧,童年外婆对我的好一切一切都印在我的内心深处,现在最牵挂的人也是外婆了,希望孩子跟外婆的感情也一直这样滋养她的内心。
3.《爷爷是个造梦师》

弟弟有话说:
在西班牙先锋艺术家尼古拉·特罗申斯基笔下,有着一位因擅长做梦而备受欢迎的爷爷。
在爷爷的梦里,所有不可能实现的事都成为了可能:他梦见母亲为大家做了星星汤,那味道美极了;他梦见面包师是船长,在北冰洋遨游;他还梦见,卖水果的女人成了大明星。
于是,想当足球运动员的清洁工,想当乐队指挥的服务员,还有想当宇航员的修理工都来找爷爷做梦。
爷爷从不记得自己做过什么梦,但他所述说的梦境,却给每一个人带来了快乐——大家把面包师尊称为船长,虽然谁也不确定他的船在哪儿;大家总找卖水果的女人要签名,虽然谁也不记得在哪部电影里见过她……
就这样,多亏了爷爷的梦,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伟大梦想与平凡现实之间,自由而快乐地生活着。当然,也包括阅读这本书的每一个人。

宝妈@开心小兰 品荐:
别出心裁的梦想理念、天马行空的故事、丰富多元的插画,脑洞大开的绘本。爷爷用编造的梦,给大家带来了快乐,无限的想象力,赞~希望每一个人都有不平凡的梦想,希望我的宝宝也是。
4.《外公突然变成猫》

弟弟有话说:
假若自己的外公突然变成一只可爱的猫,孩子们又该如何面对呢?在这本小书中,小哥俩托马斯和托莱就碰到了这样的奇遇。
他们同外公组建了一支三人小乐队,自编自唱,过着充实而又快乐的生活。
可怪事却发生了:在一天吃饭的时候,外公突然变作一只小猫,小哥俩只好自己收拾碗筷,清洁卫生;走在回家的路上,外公又突然变身,这时一只大狗冲了过来,面对危险,小哥俩勇敢地保护着变作小猫的外公;后来他们随外公演出,当演出结束时,外公又不见了,钢琴上却趴着一只猫咪……
当外公化身猫咪,慵懒地在一旁,孩子们只好独自面对一切,甚至要担负起保护外公的重任。独立、勇敢、责任与爱,伴随着所有的突如其来,就这样在孩子们稚嫩的心灵里绽开。

宝妈@小熙的妈妈 品荐:
书的名字就很好玩,收到书,孩子迫不及待地打开阅读,果然没让他失望,一边看一边笑,是外公的快乐感染了小家伙。翻译得很到位,语言生动活泼。不只适合孩子读,大人也可以读一读,教育理念穿插在故事中,值得我们做家长的借鉴。
- END -
「喜欢就点赞+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