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驾驶安全评估在满分学习中的应用-方案 斑马数智
一、 方案概述:
依据现有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在一个记分周期内因违法等累积记分达到12分的,应当参加为期7天的教育学习。目前各地的交通违法满分学习大多以线下培训点的理论学习和考试方案为主。
本方案主要是通过大数据的应用,分析评估驾驶人的驾驶行为,对驾驶行为进行打分考核。通过对机动车驾驶人的驾驶行为大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平台对驾驶人的驾驶行为进行打分,满足为期2周安全驾驶800分以上的驾驶人可通过实践考核,作为对满分教育理论学习考试的重要补充。
二、 主要功能:
(一)驾驶行为评估—单次驾驶评分
1.单次行驶分数
从急加速次数、急减速次数、急转弯次数、超速次数、疲劳驾驶、路况环境等维度进行单次行驶评分。
2.行车轨迹
ü 行驶速度快慢区分:不同时速使用不同颜色绘制轨迹。
ü 三急所在地点标识:发生急加速、急减速、急转弯等危险驾驶的地点。
ü 起点/终点分析:确定行驶开始点和行驶结束点。
3.基础数据
ü 行驶里程、行驶时长、平均时速、最高时速。
ü 当次行车的基础数据。
4.行车建议
何时何地发生何种危险驾驶行为,以及各种驾驶行为的危险程度,并给出用户相应的行车建议。
(二)驾驶行为综合评估
平台通过综合指数对用户驾驶安全性进行评估,包括5个维度的47项指标,综合指数分越高,用户驾驶越安全。
维度一:特质
由用户身份信息、车辆信息和出险行为信息综合评估得出。
维度二:使用
由用户用车频次、年化驾驶里程、夜间行驶里程等指标综合评估得出。
维度三:环境
由用户驾驶道路的安全等级、用户对道路的熟悉程度等指标综合评估得出。
维度四:操控:
由用户驾驶时急加速、急减速等指标综合评估得出。
维度五:注意力
由用户开车时使用手机频次、用户连续驾驶时长等指标综合评估得出。
我们将分析对象分为5档,对应指数分为800分及以上、700-799分、600-699分、500-599分、499分及以下。800分以上代表用户处在良好的安全驾驶水平。599分以下则代表着危险驾驶行为。
(三)用户驾驶日报
汇总用户一天中多次行车的信息,计算出用户每天的碳排放量,根据不同的排放量级给出不同的建议,倡导用户保护环境。
1.碳排放量周曲线
了解本周的碳排放量趋势,为保护环境改善驾驶行为。
2.当日行车统计
当天多次行车的综合评分,并汇总了当天的行驶总里程、行驶总时长、平均时速、最高时速。
3.行车诊断
给出用户当天发生危险驾驶行为的时间地点、当天的驾驶分数、驾驶里程、驾驶时长、平均时速、最高时速小结,便于用户直观地了解自己的驾驶行为,从而达到改善驾驶行为的目的。
(三)后台全量用户分析
1.后台提供详细的可视化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功能,同时支持查询,分析和数据下载。
2.平台提供了完备的API和FTP数据交互方式,客户可根据自身条件实现灵活
的数据对接方案。
三、 创新点:
(一)创新的驾驶行为数据采集方式
无需硬件,通过手机APP(Android/IOS)联网即可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准确性和完备性高,且成本低、易普及。
(二)驾驶员与交通工具智能识别
平台可正确识别驾驶人和乘客,避免驾驶行为对象的误判。同时可以识别汽车、电动车、地铁公交等不同交通工具,自动区分汽车自驾场景。 四、 应用前景:
(一)交通管理将朝着数据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大数据时代来临,大数据的价值正待被充分挖掘,而实践更多可落地的大数据智能应用场景是关键。对驾驶人驾驶行为大数据的分析,可应用在交通执法及安全管理当中,具体可从交通违法满分教育切入,用数据化、智能化方式作为补充和替代,降低交通管理成本,更符合未来发展需求。
(三)驾驶行为数据的实时反馈,更体现安全教育的本质
对驾驶人安全驾驶行为的实时反馈,能帮助其及时了解自身的驾驶情况,通过正面的引导促进驾驶人不断产生好的驾驶行为,更符合安全教育的本质。
五、 实施后预计产生的效益
(一)经济效益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重庆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Per Capita GDP)为5.23万元/人。依据现有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在一个记分周期内因违法等累积记分达到12分的,应当参加为期7天的教育学习。按照预估以一年2万人脱产参加教育学习计算,7天造成GDP损失可达2000万元。通过现场教育和线上实践体验教育结合,可以避免经济损失,节约交通管理成本。
(二)社会效益
1.倡导对环境的保护
平台通过推送用户驾驶日报的方式,汇总用户一天中多次行车的信息,计算出用户每天的碳排放量,根据不同的排放量级给出不同的建议,倡导用户保护环境。
2.提升安全教育水平
突破原有的交通违法满分学习以知识教育为主的学习考核形式,通过对驾驶人驾驶行为的采集分析,以连续的行驶得分作为考核标准,突出了实践作用。同时,系统还将对驾驶人的驾驶行为进行实时反馈,可以有效的帮助驾驶人形成良好的驾驶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