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Henry
欧·亨利

都市万象·篇
《警察与赞美诗》
每次看Henry的小说,总是迫不及待地想看结局,这一篇也不例外。
流浪汉苏想去布莱克维尔岛监狱里度过寒冷的冬天,于是他想尽办法去触犯法律。
他去餐厅吃霸王餐、去非礼年轻女士、去破坏商场橱窗、装疯卖傻来破坏社会治安、还故意偷走别人的雨伞……可每次作案,他都奇迹般地和监狱“无缘”。
当他苦恼地走到一座老教堂时,传来的悠扬圣歌使他的灵魂得以苏醒和升华,他决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他要去努力工作,找回昔日的雄心壮志。
如果故事就到这里,也算不错,浪子回头金不换,也许苏比从此会走上正轨,人生开挂。
可是,这是欧·亨利的小说啊,如果这样结局未免太平静。
在苏比沉浸在对未来的憧憬时,警察闯入眼帘。
-“你在这干什么?”
-“没干什么。”
-“那就跟我走一趟吧。”
然后,苏比,布莱克维岛,监禁三个月。
看完之后不禁苦笑,不愧是Henry,结局让人出乎意料,却又是情理之中。
既然触犯了法律,自然应该被惩戒。但又忍不住有些惋惜,也许逃过此劫,他就会有新的人生。

表面上看主人公是苏比,但我却觉得,苏比在犯案过程中遇见的警察,也是故事的重点。
那个因惯性思维而放弃逮捕苏比的警察、看到苏比被餐厅侍者“收拾”而大笑离开的警察、挥舞警棍维护“发疯”苏比的警察、搀扶金发女郎过马路的警察,还有最后在苏比觉悟之后却逮捕他入狱的警察……
对于这些警察的行为,虽然作者只是一笔带过,但实际上也是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批判吧,在该抓苏比的时候不抓,在他顿悟决定改变的时候却出现了。看似善良的行为,也许只是为了满足自我需要。
诙谐却饱含讽刺,简单却引人深思。
再说回苏比,小说中写:对苏比这样心性高傲的人来说,慈善的恩赐反而是一种负担。在他看来,法律比慈善更加仁慈。
嗯……很高傲的人。宁愿以身试法,也不愿接受他人的施舍;宁愿在监狱里过冬,也不愿睡慈善的床。
这其实也是一种讽刺吧,有些人,打着骄傲的旗号,做着让人鄙夷的事情。看似清高,其实只是不愿意正视自我。好在,最后的他决定直面现实,挑战困难。
虽说结局是苏比仍需在监狱里过冬,但往好的方向去想,三个月后,苏比出狱时,正值春暖花开,或许正是他开始崭新人生的最好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