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书#
关于一战之后的德国
让这些问题更复杂的是,人们没有了可以参照的原则。以前这种事情处理起来更为直接。无论是艺术品、大炮,还是马匹,这些战利品在过去都是赢家通吃,战败国则要支付赔款,补偿战争开销,而且正常来说还要割地。在维也纳会议的时候,拿破仑打下来的江山大多都被割走了,而且法国还要赔偿7亿法郎,以及占领费用。很多巴黎人还清楚地记得,在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之后,法国赔偿了50亿金法郎,而且丢掉了阿尔萨斯与洛林两省。但1919年应该开起一个新的外交时代。“不能有吞并,也不能用惩罚换和平“,这一直是自由派与左派的呼声,而且从华盛顿到莫斯科,政治家们也都在标榜这句话。解决国界纠纷要靠自决,而不是强权政治。
1919年时德皇威廉是个焦躁不安、没有耐心的人。他已经60多岁了,住在乌德勒支附近一所舒适的城堡中,在卑斯麦创建的帝国里做第三任也是最后一任皇帝。在战争结束、军队分崩离析之际,老皇帝信誓旦旦地表示要与身边的军人共存亡,之后就溜到荷兰避难去了。这个人喜怒无常,身边的人很难忍受他,就连他最忠诚的将军也很高兴看到他下台。威廉就是个没长大的孩子。……早在大战之前,他那古怪的行为与疯狂的言论就已经把欧洲搞得鸡犬不宁。……维多利亚女王惹麻烦的孙子不少,但就造孽来说可能没有一个比得上他。有位评论家说,德国的政权是个“轻歌剧政权”,德皇的权力达到了有危险的程度,尤其是在军事和外交上的权力。如果换一个人,事情可能会朝着其他方向发展。但历史没有假设,欧洲大陆上这个最强大的国家就这样,在恃强凌弱和孤注一掷中走向了1914年的灾难。……德皇一直活到1941年,写着自己的回忆录,看伍德豪斯的作品,品着英格兰的茶,遛狗,并怒斥犹太人国际阴谋集团——他觉得存在着这么一帮人,搞垮了德国,也搞垮了他本人。希特勒在1939年发动战争时,老皇帝欣喜若狂,说:“奇迹延续了!“但他没能活着看到德军入侵苏联。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