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多普通心理学》读书笔记(2)
第二章 生物心理学、神经科学与人的本性
【核心概念】
从根本上说,是进化塑造了心理过程,因为只有那些能够产生适应性行为的基因变异才会受到精华的偏爱。
【注】进化塑造心理
【例】人类需要花1/3的生命用来睡觉,因为睡眠可以让我们的祖先避免黑暗所带来的麻烦。甜食和高脂肪食物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这些食物能为我们的祖先提供宝贵的能量,而人们不喜欢苦的东西则是因为苦的东西往往有毒。
【核心概念】
大脑负责协调人体的两大通信系统——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这两大系统通过相似的化学过程与身体的其他部位进行交流。
第三章 感觉与知觉
【概念】感觉,就是感受器(比如眼睛或耳朵)在刺激的作用下产生特定模式的神经信息,这些神经信息传至大脑,形成刺激在大脑中的表征,使我们对这个刺激产生最初的体验。
【核心概念】
大脑对世界的感觉是间接的,因为感觉器官把刺激转换成了神经系统的语言——神经信息。
【例】光幻视现象,按压能够和光一样刺激你的视神经,这样你就会产生虚幻的光感。光幻视现象表明,是你的大脑创造了感觉。

【概念】换能是指把物理刺激(如光波和声波)包含的信息转换成神经信息的感觉过程
【概念】绝对阈限,指的是能够产生感觉经验所需的最小物理能量。
【注】只有当刺激的变化超过差别阈限(即最小可觉差)时,人们才会感觉到变化。
【概念】韦伯定律,指的是最小可觉差的大小与刺激强度高低成正比的规律(p64)。研究结果显示,当刺激强度高的时候,最小可觉差也大;当刺激强度低的时候,最小可觉差也小。
【例】当举重运动员所举的重量较轻时,略微增加一点重量,他就会觉察到;但当所举重量非常大的时候,要加上大得多的重量举重运动员才能觉察到。
【概念】根据信号监测论,感觉过程依赖于刺激的特性、背景刺激和探测器。
【例】比如,你能多好地接收一个刺激(比如一个教授的发言),取决于背景中其他与之竞争的刺激(比如附近笔记本电脑键盘的声音或一位颇有魅力的同学)。这个过程中还取决于你的探测器(大脑)的当前状况,例如是否因为一杯咖啡变得兴奋,还是因为药物或者缺少睡眠变得迟钝。
【概念】感觉适应,是指感觉器官对持续存在的刺激所做出的反应越来越小的现象
【例】比如,你会逐渐适应泳池里的冷水。实际上,除非是非常剧烈的刺激或疼痛,所有持续不变的刺激都会转变成我们意识中的背景信息。另一方面,所有刺激的改变(例如门铃响时)都会立刻引起你的注意力。
【注】变化的刺激更容易引起关注和思考。
有关知觉的理论解释
1、格式塔理论,强调我们大脑的天生结构会如何影响我们将刺激信息组织成有意义的知觉。
2、基于学习的推理理论,强调后天习得的影响,包括预期、背景和文化力量对于知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