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生代演员?
查看话题 >你为什么叫春夏?因为我是一个特别秋冬的人
"你讨厌这世界的什么?"
"许多"
"我几乎讨厌这世界的大部分,但一定有小部分东西留住你"
"我们为什么要成为一个特别的人呢,我们和别人一样,安安稳稳的不好吗?"
"当然不行了"

这是姜思达和春夏的对话,这次的SK-II的BareSkinProject采访。
春夏眼中闪着的光,让我想到三四年前的自己,刚刚踏入社会的我。即便我年纪比春夏小,但我知道,我眼睛中闪着光的时候在慢慢消失,能量在消失,我的人生愿望就是成为一个安安稳稳的普通人。当我看到这支视频的时候,我的眼睛中是有光的,我不能让我眼中的光消失,我不能让我的能量消失,我不能放弃写字,于是,我决定,我要写一写春夏。

姜思达和春夏两个都是我非常喜欢的人,一眼便知,这两个人也彼此喜欢着,他们是同一世界的人。他们的采访不像采访,是两个脆弱敏感又坚强的人的心灵对话。不难看出,姜思达问的是春夏真正想答的,春夏答的是姜思达真正想要的,只有在一个世界里的人们才会有这样的对话。

春夏是一个特别的人,不管是第一次看她的电影或是现在的这次采访,她和所有看到的女明星或女演员都不同。“你讨厌这世界的什么?”除了她,没人会回答“我几乎讨厌这世界的大部分”。


2016年的金像奖上,春夏凭借《踏血寻梅》得了最佳女主角,成为金像奖历史上最年轻的影后,在此之前,没人听过这个女孩的名字。之后我便找来这部电影来看,春夏饰演一个从大陆到香港,极度缺爱和缺钱的女孩,她想要做模特,想要有能看见风景的窗子,她孤独,她的灵魂在飘荡,后来因生活所迫到援交的地步。

三级、援交与分尸是这部电影的标签,因此在各个视频网站上无法看到。“三级、援交、分尸”,对于消费主义来说,多么“好”的词汇啊,是求之不得的消遣。它在普通观众眼中只是一部集合了港式侦缉、血腥暴力、色情猎奇的港产猛片,对,我确实不是普通观众。这几个元素对春夏来说一点都不重要,对我(非普通观众),也不重要,而金像奖,更不是因为这些才得的。电影的内核,是在讲述生活在香港这座城市里,孤独与绝望的灵魂。

春夏的表达很有意思,她从来也不具备一个女明星该有的职业表达——答非所问,相反,每次的回答都很笃定,姜思达问:“你是一个自幼反叛的人吗”,她答:“我自幼反叛”。问“你因为自由反叛吃过亏吗”,答:“很多,但,我觉得反叛,是有能量的”。
春夏是她的艺名,至于本名,不重要。每次看她的访谈或需要表达的节目都是一种享受,主持人问她为什么给自己起名叫春夏,她回答,“因为我是一个特别秋冬的人,内心奢望自己可以变得温柔和女性化,春夏是我理想中的样子。”

主持人问她得了影后之后的心境变化,会不会有一种“以前你们对我不理不睬,现在我得了影后了”的这种心情。
她说道:“以前对我不理不睬的人,现在依然对我不理不睬,我反而很开心,我讨厌或是讨厌我的人,我不强求对方一定要理解我,大家都是很有骨气的人,互相讨厌没关系。”当时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会心一笑,这果然是春夏。


春夏对于美的理解是:“美是超越道德的,对于美的东西会非常包容,可以宽恕一切”。我也是,在我的眼里,春夏,无疑是美的。但是,在一个标准化的审美里,她的五官有很多缺陷,是各个研究标准美的博主们可以常常拿来举反例的素材。颧骨太突出,鼻子太大,下巴太短等等。就如她自己所说,她就是一个普通人。是一个五官有缺陷,在镜头面前有死角的普通人。
还有就是她的头发,我真的读到过一篇植入洗发水推广的微信推文举了春夏这个反例的,说春夏小姐姐再不用柔顺剂霉运会降临到头上哦。。只可惜,春夏一点也不想用柔顺剂,她喜欢她那蓬乱的头发,“发质非常的不好,非常蓬松,但是我很喜欢那种乱乱的感觉,相反不太喜欢柔顺的样子。”


春夏比我大两岁,我,早已学会了如何成为一个普通的不出头的螺丝钉,而春夏,依旧在她的微博上絮絮叨叨着写着二十岁女孩会写的句子。
少女感不是水灵的肌肤,粉嫩的腮红或是可爱的刘海,是春夏的样子。
(图片均来自网络,春夏有删微博的习惯,想要看很多春夏好看的照片可以到她好朋友的微博 @蛋花乍现 ,本文有大部分图片来自@蛋花乍现)
往期文章
【书、电影、以及一些相关】
【护肤分享】
【彩妆分享】
更多内容请关注:無關(id:WUGUAN_wuguan)。欢迎添加订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