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春天

顾城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如果你是春天,就没有离开,就永远有花。”
世界上能够被称之为春天的人很少。如果让我给春天下一个定义,那么在我眼中的春天所象征的,是万物开始欣欣向荣的时节,是江南烟雨中无香的海棠花开。
如果要做一个像春天一样的人,有哪些必须的要求呢?我想,我能给出一个浅显的答案。
在我年纪尚小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冥冥之中是被神所选定的孩子。我喜欢玩一个游戏,叫做呼唤风。你一定没有听过这个游戏,因为这个游戏是我发明的,是属于我与大自然之间的博弈。游戏规则如下:当你行走在酷暑之下,急需一阵凉风时,迈动你的步伐,心中默默数着脚步,并与大自然定下一个约定,当我走到50步或者随便什么步数的时候,请给我一阵凉风。心中要坚定不移地相信,这是你与大自然之间的等价交易。你付出了劳动,大自然会给予你馈赠,这份馈赠是你期盼已久的一阵凉风。
想必你已经了解了大致的游戏规则,但真正的游戏规则还要再复杂一些。当你决定用步数与大自然交换的时候,不同的步数对应的奖励是不同的。例如,50步的时候请刮一阵微风,100步的时候我想要这阵微风的时间更长些,500步的时候我需要一阵大风,吹走我所有的炎热。
作为拥有自由之人格,独立之思想的你,看到如此幼稚的游戏,应该会啼笑皆非吧。但我想说的是,那时候的我无比坚信我能对风产生影响,当我瞎猫碰上死耗子的时候,我会会心一笑,这次风又听我的话了。当然,长大后的我已经明白那是巧合,可年幼的我认为那是自己的劳动所得,是天意。这时候,天真自信的我,是拥有召唤春天的能力的。
没有人的人生是一番风顺的。就像是深海,寻常人只看到表面的壮美,却忽略了底下的无常暗涌。在我开始拥有思考能力的时候,我遭受了校园欺凌,我开始怀疑我自己。
我不确定我是否患过抑郁症,当我清晰地记得在小学的一堂思想品德课上,老师询问我们的心情,有如下三种情况:1、一直很愉快。2、有时愉快,有时痛苦。3、一直很痛苦。其实老师的原话应该是关于开心不开心,但是我觉得不开心这个词,不足以描绘我当时的绝望。
当老师问到,有没有同学是一直很愉快的时候,有几个同学举起了手,我已经忘记我当时的表现了,但我觉得既不会是艳羡,也不会是震惊,只可能是些许的冷漠。很快,老师问到了第二种情况,绝大多数的同学都举起了手,我没有。最后,老师缓缓问出,有没有同学一直不开心的?我举起了手。只有我。
老师很震惊,或许她认为十岁左右的小女孩不可能遭受那么大的痛苦,或者用不幸更为准确。事实上,我也确确实实有过快乐的时光。但那种快乐太轻易,太没有分量,轻飘飘地不足以我去对抗生活中的失落与无助。“我本可以容忍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然而阳光已使我的荒凉,成为更新的荒凉。”
事情并没有结束。老师非常善解人意地为我解释,“这位同学你是刚刚举手的时候忘记放下了吧?”其余的同学也附和着。我面无表情,抬起头看了她一眼,一言不发地放下了手。既然他们愿意把这理解成为误会,我情愿这只是误会。
我就像一颗投入大海的石子,在这人世间静悄悄的,从来没有人注意到我的溺水。我想要大叫,我不想保持缄默了,我甚至萌生了不如死了一了百了的可怕念头。但幸运的是,我挺过来了。
小时候的我,一副混世大魔王的模样,怼天怼地,我奶奶甚至说从没见过我这样脾气坏的小孩。青少年时候的我,一个人行走在冰天雪地里,衣单天寒间,蜷缩在世界一隅。现在的我,是火焰与寒冰碰撞后的结合体,我性情变得温润,不再张牙舞爪,也不孤僻冷傲,只是拥有一种经过风浪席卷后的,对这个世界深深的不信任感。
这种不信任感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说长久的自卑感,对人际关系的不自信……以及最重要的,我不再拥有召唤春天的能力。
但这个世界能量是守恒的,每个人身上的能量也是守恒的。我始终相信,我曾经失去的,终有一日会用另一种方式回来。毕竟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多做好事,就会有善果,而多行不义必自毙。或许我失去了一个春天,但现在的我拥有的是,成为春天的能力。
这种能力叫做,勇于信任他人,对世间怀抱最大善意,哪怕渐渐意识到不是所有美好的过程,都会有美好的结局,依然义无反顾投身在这段过程中。
每个人行走在世间,都是一场修炼,至于最终能不能成为春天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拥有了春天的能力。能够在度过了漫长寒冬迎来花期时,在姹紫嫣红中吟着自己的诗;能够在地底蛰伏数年迎来夏天时,在蓝天白云下唱着自己的歌;能够在历经千难万险后,依然觉得风花雪月不只是个很美的成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