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小吃:体验意式平民美食文化
在”美食天堂“意大利,不用非去网红餐厅排队,在路边小店或者集市摊位试试这些小吃,就能满足味蕾,还能感受意大利人民在”吃“这件事上接地气的一面。

牛肚包(Lampredotto)
地点:佛罗伦萨
在佛罗伦萨游荡的时候,我来到中央市场,顺利找到了卖牛肚包最著名的大排档。牛肚包的历史,其实并没有一个确切说法。但它已经出现了几个世纪,且初始于工人阶级。因为价格低廉,又简单易做,还方便携带,又实实在在能填饱肚子,因此广受低收入人群的欢迎。当然,如今的牛肚包不再是果腹的食物,早已摇身一变成了每个来到佛罗伦萨的游客必尝的本地美食。
名气最大的牛肚包,是中央市场里一家叫Da Nerbone的排档,这家排档历史相当古老,始于1872年。只见排档内各色调味料、酱汁一字排开,旁边的一口大锅中正在咕噜咕噜小火慢炖着牛肉和牛肚。
而名为Lampredotto的牛肚包自然成了每个游客必点的招牌。制作牛肚包的大叔早已驾轻就熟:他快速地把一块早已卤好酱汁又炖得酥烂的牛肚从一口大锅中提出来,用极锋利的肉刀片成细细的薄片,再把这些薄片佐上红酱、绿酱,最后加入到外壳偏硬、内里柔软的面包中。

我咬上一口,热腾腾的牛肚汁水四溢,混合着两种酱香在口腔中弥漫开来,再搭配上面包,整体口感松软又不乏嚼劲。没有芝士、奶酪抢风头,大蒜汁和辣酱占据了调料主角,马上让我的“中国胃”在欧洲得到了最高的礼遇。

烧肉三明治(Panino con Porchetta)
地点:罗马
意大利人吃起猪肉来,和中国人一样,不会浪费一丝一毫。而民间最常见的吃法就是把一整只猪的内脏清理干净,留作它用,然后在猪的身体里面塞满大蒜、迷迭香、百里香等意式香料后,扎成卷状之后再于外层裹上一层猪皮,用绳子一节一节固定好,放入烤炉慢烧。在烧制过程中,厨师还会时不时把它拿出来,有时候为了淋上点红酒,有时候为了撒上点盐和胡椒调味。直到最后变成外皮香脆、脂肪幼滑、肉味浓郁的“艺术品”。

随后厨师再用刀切成非常薄的薄片,放进面包中,混合上芝麻菜、樱桃番茄和巴马臣奶酪,在流动的食物车上售卖。因为这道烤猪肉起源于罗马省的东南部Ariccia地区,所以它也被称为“罗马烧肉”。
已经掌握了一些意大利美食皮毛的我,当然不会忘记让厨师最后浇上一勺滴落在盘中热热的汤汁。随后,我用双手接过三明治,咬下第一口的时候,甚至不自觉的闭上了眼睛,感受那饱满的肉质和满溢的汁水所带来的满足感,那一刻,任何语言都是多余的。

炸米球(Arancini di Riso)
地点:西西里岛
很多年前意大利其实是一个很穷的国家,尤其是南部地区,发展尤为缓慢,普通百姓为了果腹而创造出了很多“穷人的食物”:比如吃剩下的意面用刀切碎,混合蛋液煎制,做成名为“Frittata”蛋饼的样子,就摇身一变成了一道新菜;同理,用吃剩下的意式焗饭沾上面包糠做成的丸子就成了Arancini di Riso。如今这道Arancini 也早已是风靡西西里全岛的著名路边小吃了。

做法是这样的:首先要先熬制叫做“Ragu”的肉酱。其实就是我们称为意大利肉酱面里面的那款酱料。选一口大锅,里面淋上橄榄油、再加上切的及碎的胡萝卜、芹菜、洋葱、西红柿、大蒜,再豪爽的加入精瘦的牛肉末、猪肉末和迷迭香、香叶,鼠尾草等香料,用小火慢慢熬制两个小时直至汤汁粘稠即可;随后在肉酱里面混合上豌豆、马苏里拉奶酪和煮好的意大利米,用手捏成球状,再在外面裹上面包糠,炸成金黄色即可。
买的时候,摊主会把四个大大的炸米球放入碗中,再给你一支长签子。用签子插上米球,冒着被烫伤的危险咬上一口,外焦里嫩,酥脆可口,你会感慨在意大利人生真的在惬意不过。

奶油卷(Cannoli)
地点:巴勒莫
还没走进路边的面包店,一定会先在橱窗里看到这款名为Cannoli的意式奶油卷。但如果你要问全意大利最著名的Cannoli来自哪里?答案是西西里岛的首府巴勒莫。
说实话,奶油卷在一众美貌的糕点中确实有点其貌不扬,做法也不难,面点师会先把外面的卷皮做成管子状,炸好固定住形状后,再在“管子”中填入混合了巧克力细屑的里可塔奶酪,最后在“管子”的前后两端分别放上一颗樱桃和一小片橙子,用来起到装饰和解腻的作用。

既然是意式甜品的经典,就不可不尝。我毫不犹豫的走进路边的甜品店买了一个,随便找了个户外小桌坐下开吃。从有樱桃的一端咬下去,微甜又湿润的奶酪搭配着酥脆的外壳,混杂着细微的巧克力的味道,加上樱桃的酸甜,带出了浓郁却清爽的滋味。加上撒了的糖霜,既想不弄脏下巴和衣服,能保持优雅的将其迅速吃掉,又怕这丝滑的奶香味就这么转瞬即逝。

手工冰激凌(Gelato)
地点:意大利
意大利语中冰激凌为“Gelato”,它似乎已经取代了英语的“Ice cream”,而成为称呼冰激凌的专属名词了。要知道意大利可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手工冰激凌比工厂生产出来的盒装冰激凌消费高出多达一半的国家,可以说Gelato早已经成为意大利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在有着“胖子之城”美称的博洛尼亚还开设了一所专门的“Gelato大学”,每年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冰激凌爱好者的朝圣。
意大利冰激凌之所以出名,是有道理的:首先,在制作的时候,牛奶、水果、坚果等材料,店主只选择最新鲜的;其次,意大利人相信冰激凌是会呼吸的,时间长了自带的香气就会消失,超市生产出来的冰激凌自然不能保证其新鲜度,所以大家只在路边小店买来吃;最后,制作冰激凌的材料都是纯天然的,不会为了卖相和颜色而添加一些化学香精和色素。
在意大利要想吃Gelato真的不要太简单,只要随便走进一家路边店,各种口味已经让人眼花缭乱了。我一般会吃在国内不太常吃到的开心果口味或者最爱的樱桃口味。接过刚刚制作好的Gelato,生怕就此化掉,赶紧咬上一口,口感细腻柔滑,松软香浓,即使当天心情不那么明媚,也因为手里的Gelato而有了别样生趣。
喜喜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记智利复活节岛难忘的经历之我被狗咬了 (49人喜欢)
- 在墨西哥瓜达拉哈拉和黑帮擦肩而过 (36人喜欢)
- 我在墨尔本的打工生涯:人傻、钱多、速来 (112人喜欢)
- 我在墨尔本的打工生涯:厨房即地狱 (60人喜欢)
- 美洲大陆闯关记 (117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