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印象最深的《教父》台词
查看话题 >黑帮、影帝、西西里美食,《教父》让我读懂了什么叫「跨越时代的伟大」

2018年7月2日,电影《教父》编剧、也是同名原著小说的作者马里奥·普佐逝世19周年。在还没有“现象级”、“IP”这些名词的年代,《教父》用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证明了什么叫「神作」:
1969年,《教父》出版,连续占据《纽约时报》畅销榜67周,更在两年内卖出900万册。 1972年,电影《教父》上映。它获得11项奥斯卡提名,并夺得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剧本三项大奖,观影次数高达2.3亿次。 好莱坞知名导演库布里克,称《教父》是他看过“最伟大”的电影。 目前,《教父》一书在全球已有37种不同语言的版本,总销量突破2100万册。

抛开这些数字光环,基本上每个影迷的Top 10片单里都有《教父》。许多人不仅将这部电影奉为心目中的神作,反复看过不下二三十遍,对里面的细节、台词更是倒背如流。
1.
《教父》的故事无需多言。它塑造了唐·柯里昂,一个令人同情、甚至敬重的黑手党形象。他是这个故事的道德核心。他老迈而睿智,反对肮脏的毒品交易。不仅如此,在整个故事里,这些职业罪犯没有做出一件让人真正反感的事。

《教父》采取了黑手党的内部视角来反观黑手党,这就是这个故事的魅力所在。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改变了我们看待黑手党的方式。在这个封闭的世界中,教父执掌大权、主持正义,叛徒是唯一的恶人。这个社会只有一条戒律,那就是唐·柯里昂的小儿子迈克尔说的:“永远不要和家族对着干。”
2.
柯里昂家族的故事在小说的最后一页完结,《教父》的传奇则开始于1968年3月的一天,还是个无名作家的马里奥·普佐来到好莱坞,敲开了派拉蒙制片厂总监罗伯特·埃文斯办公室的门,问他是否想买一个剧本。
那时,无论是埃文斯、派拉蒙、还是普佐,恐怕都没有想到,这个剧本会在日后改写好莱坞的规则。
起初,派拉蒙的制片人们一点也不看好这个剧本。为了节省预算,他们强行把1940年代的故事背景改到1970年代,并找了一位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导演来掌镜。这位导演就是日后名声响彻美国内外的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在整个拍摄周期里,科波拉一直面临着被“随时换掉”的窘境。不仅如此,“教父”的扮演者马龙·白兰度,和教父的小儿子迈克尔的扮演者艾尔·帕西诺,也都不是制片人们最优先考虑的人选。

起初,他们完全拒绝让马龙·白兰度出演教父,因为他发福、脾气恶劣、而且是众所周知的票房毒药。而那时还名不见经传的艾尔·帕西诺,则远远被制片人们排在杰克·尼克尔森等好莱坞巨星之后。

不仅如此,当时几乎没人觉得帕西诺的形象可以出演迈克尔。一次,科波拉带帕西诺去理发店剪发。当被告知眼前这个人将出演迈克尔·柯里昂,理发师当场心脏病发作,随即被送到医院抢救。
不仅是科波拉焦头烂额,普佐也差点惹上了大麻烦:他受到了当时大红大紫的明星弗兰克·辛纳屈的谩骂和威胁,因为辛纳屈认为小说中的Johnny Fontane影射了他的个人经历,间接揭露了他靠黑帮取得事业成功的秘密。

预算有限、拍摄时间紧张、黑帮的威胁……在影片的制作过程中,普佐和科波拉这对搭档简直是腹背受敌。但40年后,《教父》获得的成就和口碑,几乎没有第二部电影可以与之相提并论。时间证明了一切。
3.
Clemenza had finally come back from his day’s work and was bustling around the kitchen cooking up a huge pot of tomato sauce. Michael nodded to him and went to the corner office where he found Hagen and Sonny waiting for him impatiently. “Is Clemenza out there?” Sonny asked.
Michael grinned. “He’s cooking up spaghetti for the troops, just like the army.”
——The Godfather, Mario Puzo
食物在这部黑帮电影中的地位之重要,几乎可以用“配角”来形容了。在马里奥·普佐的笔下,食物是比喻,是情节中不可割裂的一部分,用来传递远比字面丰富的信息。
西西里风味的菜肴,点明了《教父》与其他黑帮电影的一个重要区别:本质意义上,这其实是一部关于家庭、家族的电影。和许多移民家庭一样,柯里昂家也用食物来维系他们与故乡西西里之间的联结、延续家族传统。于是,当外面的世界一刻不停地变化、让人来不及喘息就要面对下一个挑战时,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享用祖先流传下来的食物,就成了最让人宽慰的事。

可以说,正是食物,将从未接触过真正意义上的黑帮的观众,与柯里昂家族之间的距离,在无形中拉近了。
食物的重要性在《教父》一片的开场就显露出来。在这部电影经典的开头段落——康妮·柯里昂的婚礼上,一盘又一盘的烤宽面条、开胃菜沙拉,以及巨大的白色婚礼蛋糕,在宾客之间相互传送,象征着亲情、幸福、好运。

但食物并不总是与美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橘子,一种大部分时候被视为美味的水果,在《教父》中却成了死亡和悲剧的先兆,并在电影中贯穿始终。
电影中,有两处至关重要的场景都出现了橘子。
一是,马龙·白兰度扮演的“教父”唐·柯里昂,在买水果时被敌对家族的成员暗杀,他买的水果中就有橘子;


二是,死里逃生的柯里昂和他的小孙子在一座小花园里玩耍,为了逗小孩子开心,用一块橘子皮扮鬼脸,随后却因心脏病突发而离世。

奶油煎饼卷
Cannolis
如果说整部《教父》中最广为人知的一句台词是“I'll make him an offer he can't refuse. ”,那么第二有名的台词或许就是“Leave the gun. Take the cannoli.”
在电影中,奉命解决掉Paulie的Peter Clemenza,和杀手一起将他带至新泽西一片荒无人烟的草地,实施射杀,整个过程进行的干脆利落。完成任务后,Peter Clemenza在谋杀现场说出了那句“名言”。


电影流行后,这句颇有些调侃色彩的话成为无数创作者的灵感来源,出现在海报、漫画、甚至是马克杯上。
Cannolis,一种裹着奶油的煎饼卷,是西西里美食中流行的一种主食,无论视觉上或口感上都甜美十足。这样一种食物,怎么会和残忍的暴力犯罪联系在一起呢?或许,只有西西里人骨子里的幽默感能解释这样的组合了。
番茄-香肠酱
Tomato-Sausage Sauce
迈克尔·柯里昂,柯里昂家族的小儿子,原本是这个家族“黑色”事业的局外人。他被保护起来,远离家族生意,还准备和上流社会出身的凯·亚当姆斯结婚。
但人生总有出其不意的变故。迈克尔,柯里昂三兄弟中最不可能成为“教父”的一个人,转而成为“教父”的接班人。
在这段转变逐渐露出端倪时,Peter Clemenza把他带到厨房,指着眼前的番茄酱和肉丸对他说:“将来总有一天,你会给20个家伙做饭。”接着,Peter Clemenza开始倒油,放入大蒜、番茄,以及调味用的酒与糖……

这段场景平和、甚至有点温暖,仿佛是即将到来的暴力前的喘息。这又是一个生动的比喻,提醒着年轻的家族继任者:在柯里昂家族,任何一种行动都和传统紧紧捆绑在一起。这些传统是行动准则,是道德,也是美味的番茄酱食谱。

2018年7月,SKP RENDEZ-VOUS推出十二道書味·特别企划之《教父》。
读故事、斟美酒、享美食,这个7月,在柯里昂家族的神话中,将传奇与美味一口吞下。

十二道書味·《教父》
赏味季
2018年7月
文学无国界·料理无国界


/ 关于SKP RENDEZ-VOUS /
SKP RENDEZ-VOUS,一处包含新概念书店、时尚创意西餐、生活好物、艺术展演与文化沙龙的跨界组合。
她的构想始于书店、但不止于书店。她以全球视角寻觅文化、艺术、设计、生活方式等领域的最新动态,为野心勃勃的生活家、知食分子与时尚人士提供永不过时的创意与灵感。
- fin -

人文 | 艺术 | 设计 | 生活
Let's Make A Rendez-vous

▼
SKP RENDEZ-VOUS
北京店
朝阳区建国路87号北京SKP 4F
010-85952539/85952579
西安店
碑林区长安北路261号 西安SKP A座10F
029-83699072
© 本文版权归 SKPRendezvous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