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人生更有意义?我这里有四点建议——Emily Smith
今天看了TED的一篇演讲,很是触动。《怎样的人生更有意义?我这里有四点建议》
“我以前以为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快乐。人人都说,成功是通往快乐的路”,这何尝不是我现在所追求的呢。若事实真的如此,我为何会越来越感到不快乐呢,反而觉得漫无目的。
“追求快乐会让人不快乐”。正如前几天看的阿甘正传,詹妮一直在追求理想、成为歌手,越走到最后越堕落,新年夜吸毒,差点跳楼自杀。最后因为害怕而放弃。
人们的生活变好了,却有更多人感到无助、沮丧和孤独,有一种空虚感侵蚀着人们。难道就只有这样吗?据研究绝望的原因并不是缺乏快乐,而是缺乏某样东西,缺乏人生的意义。难道人生不止要快乐吗?活得快乐和活的有意义有差别吗。快乐在当下感觉更好,而意义更深。意义来自归属感、致力于超越自我之外的事物,以及内在发展出最好的自己。
怎样的人生更有意义?人生意义的更大支柱:
第一支柱是归属感,归属感来自于一种关系,一种你与他人在本质上彼此是否处在相互珍惜的关系中。但有些群体或关系,提供的是廉价形式的归属感;你被重视的原因是因为你所相信的事物、你对人的好恶,而不是你的本质。真正的归属感来源于爱,它存在于个体间共处的时光当中,且它是一种选择——你可以选择与他人培养归属感。我们都曾经在小地方拒绝别人却没有意识到。从认识的人身边走过,却没有跟他们打招呼,当有人跟我说话时,我却看手机。这类行为在贬低别人的价值,让他们觉得自己是隐形的、不值得的。但若用爱去引导,你就会创造出一种联结,让你们彼此都振奋起来,对很多人来说,归属感是人生意义的重要来源,就是与家人与朋友之间的联结。
对其他人来说,第二根人生意义是支柱的目的,找到你的目的并不是找到让你快乐的工作,目的的重点是你能给予什么,而不是你想要什么,一个医院的管理员告诉我,她的人生目的是治愈生病的人。很多家长告诉我:我的目的是抚养我的孩子。目标的关键在于用你的力量去服务他人,当然,对很多人而言,这是透过工作来达成的。那是我们做出贡献和感到被需要的方式。但这也意味着,像是无心工作、失业、低劳动参与率等等议题——这些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存在主义问题。人们若没有值得去做的事,就会挣扎折腾。当然,你不需要从工作中找到目的,但目的能让你有活下去的意义,有驱使你向前进的理由。
第三根人生意义的支柱,也和走出自我有关。但用的方式完全不同:超然。超然是很少见的时刻,在这个时刻中,你超脱了日常生活的喧嚣扰攘,自我感正在渐渐消退,你会感觉到和跟高的现实产生连接。跟我谈过的一个人说超然来自于欣赏艺术。另一个人认为超然是在教堂中。对我来说我是作家,超然是透过写作发生的,有时候太投入,会有一种忘我的境界。这种超然的经验能改变你。
第四根支柱:说故事。你告诉你自己关于你自己的故事,用你人生中的时间创造一个故事,能让你看的更清楚,它能协助你了解你是怎么变成你的。但我们通常都没有没有发现,我们故事的作者就是我们自己,且我们可以改变说故事的方式,且你的生命并不只是一连串的事件,即便你被事实给限制住,你仍可以编辑、诠释,再重新述说你的故事。我遇到一个叫埃梅卡的年轻人,他因打美式足球而瘫痪。埃梅卡的内心对话是这样的:我打美式足球的人生是如此棒的。但看看现在的我,像这样说故事的人,我的人生非常棒,但现在却非常糟糕。说这种故事的人,人生比较容易焦虑和沮丧。埃梅卡有一段时间就是这样的。但随着时间过去,他开始编造一个不同的故事。他的新故事是这样的:在我受伤之前,我的人生没有目的,我常去派对,且我是个很自私的人。但受伤让我明白我可以成为更好的人。埃梅卡把他的故事进行改造,从而改变他的一生。在对自己说完这个新故事之后,埃梅卡开始开导儿童,他找到他的目的:服务他人。
这现象成为救赎的故事,用好的救赎不好的,他发现过着有意义的人生的人,他们说的故事的内容通常是:他们的人生通常由救赎、成长和爱来定义。但什么让人们改变他们的故事呢?有些人向治疗师寻求协助,但你也可以靠自己做到,只要完整的反思你自己的人生,你的关键经验如何造就了你、你失去了什么、获得了什么。这就是埃梅卡所做的。你不可能一夜之间改变你的故事,过程可能花好几年,且很痛苦。毕竟我们都曾受过苦,也都在挣扎。但拥抱那些痛苦的记忆,能带来新的洞见与智慧,让你能找到那支撑着你的【善】。
归属感、目的、超然、说故事,这些就是意义的四大支柱。在我小的时候,很幸运能够被这四大支柱围绕着,我父母开了一间苏菲派的聚会所,苏菲派是一种和旋转苦行僧和诗人鲁米有关灵修。每周两次,苏菲教徒回到我们家里,来冥想、喝波斯茶、分享故事,他们的修行也涉及了要透过爱的小举动,来为万物服务,也就是说即使被冤枉也要仁慈以对,但那给了他们一个目的:去驾驭自我。最后我离开家去读大学,我的人生少了苏菲教徒每天的基础练习,感觉像是船的缆绳被解开,我开始寻找有什么能让我的人生值得活,就是这个原因让我踏上这段旅程。现在回头看,我发现那间苏菲教堂有着一种有意义的真实文化。那些支柱是建筑的一部分,而支柱的出现能让我们过着更有深度的生活。当然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其他强大的社群,好的和坏的都包含在内:帮派、邪教,这些也是有意义的文化。他们利用这些支柱给予人们活着和牺牲的意义。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身为一个社会,必须要提供更好的代替方案。我们需要在我们家庭和习俗制度中建立这些支柱,来协助人们变成更好的自己。但一定要花心力才能让人生过得有意义,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随着每一天过去,我们不断创造我们的人生,扩增我们的故事。
有时我们可能会误入歧途,每当我们遇到这种状况时,我会想起我与父亲一段很有影响力的经历。我从大学毕业后几个月,我父亲得了严重的心脏病,本来他性命难保。他活了下来,我问他当他面对死亡时,脑中想的是什么,唯一能想的就是活下来,这样才能陪伴我和弟弟,这点让他有意志力活下去,当他被麻醉,准备接受紧急手术时,他做的不是从10开始倒数,他把我们的名字像祈祷文般重复。如果他会死,他希望在世上说的最后几个字是我们的名字。我的父亲是个木匠也是苏菲教徒,他的人生是谦恭的人生,但很美好的人生,躺在那里面对死亡,他有一个活下去的理由,爱、他有一个活下去的理由,他身为一名父亲的目的,他超然的冥想,不断重复我们的名字——他说这是他活下去的原因,那是他告诉他自己的故事,这就是意义的力量。快乐来来去去,当人生真的很美好时,当人生真的很糟糕时,若人生真的有意义时,你就真的有可以紧紧抓住的东西。
——Emily Sm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