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电影本身,《我不是药神》好看在哪里?

显然,《我不是药神》成功了。
从点映场的节节胜利、电影人口口相传的佳作,到院线不断传来破N亿的票房捷报,成为大众心中真正叫好又叫座的大片,这一切似乎只发生在这几天。
关于药和药神本人,我想很多影评已经谈得够多了。今天我倒想谈谈,看这部电影——作为电影——的感受。为什么它吸引了我,吸引了大多数人,能够成为“奇迹”,必然有它背后的原因。而我悉数这些亮点,发现《我不是药神》所拥有的,恰恰是过去几年多数中国电影让我们感到缺失的地方。
一、 故事:讲好故事才是本分
我看《我不是药神》的第一感受,就是它规规矩矩地讲好了一个故事。没有离奇的时空变换记忆抽插,也没有故弄玄虚的科技和抽象场景。人们甚至不需要费太大的脑筋,只要根据那套最古老也是最好用的讲故事套路看下去就行。是什么呢?起,承,转,合。《药神》把这几段节奏掌握得刚刚好,甚至在传统套路上用得更精更深,这给观众带来了绝妙体验。
起——故事的开始从我们熟悉的“中年危机”讲起:一个上海小老板(徐峥),经营着一个将死不活的印度神油店,欠着房东的钱,打着注定失败的离婚官司,抽空还要去赡养得病的老父亲,因为潦倒被身边人看扁……你看,事业,家庭,没一样顺心,人生落魄,尽在这个油腻中年大叔身上展现。
承——当倒霉的男主角接到老头子的巨额医疗费通知后,几乎看到了即将压死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而恰在这时,一个神秘的戴口罩的瘦高个出现,留下一个神秘任务,告诉他,有转机。这转机就是商机,但是,商机背后伴随巨大的风险——你可能赚很多钱,也可能去坐牢。
转——走投无路的徐峥选择了最后一搏,去印度。他倒腾了药,回来却小经波折,差点卖不出去。但很快主角光环来了,贵人谭卓饰演的单亲妈妈出现,这个病人QQ群主,带来了商机。
传统的故事讲到这里,差不多就要“合”了。顺理成章,让主人公得志,发大财,皆大欢喜。当然,《我不是药神》的第一个转折点就在这里,徐峥是发大财了,带着他的贩药团队一起。当曾经穷困潦倒的油腻男把钱砸在更油腻的夜总会领班身上时,你是不是觉得,他的油腻忽然有了某种英雄气概?
这一转让主角有了正义之感,作为头领,带大家致富。病人王传君看到了希望,单身妈妈谭卓也不用跳舞谋生,连乡下来的黄毛也有了稳定感。众人在牧师的祈祷下一片欢乐祥和……然而,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你以为他从此做救人英雄了,他却偏不。他和大家说,我不是来救人的,我就是想赚钱。所以骨子里这个人还是油腻大叔,市侩自私的嘴脸一暴露,让抱持希望的众人如鸟兽散。从徐峥口中的一句“滚”字,滚出了故事的第二次转折。
再转——一下到了一年后,徐峥默默发财了,当年一起挣钱的病友却更加潦倒。当王传君的老婆哭着跪在徐峥面前告诉他王传君快没救时,我们发现,徐峥演的这位“小人”也有了恻隐之心。
于是故事开始真正走向正义英雄之路,一个当年在弄堂里倒卖神油的小市民,因为目睹了朋友因病带来的死亡、离别、痛苦而备受震撼。他的内心一步步完成了自我救赎,把曾经只为牟利的恶举,变为倒贴钱的善举,甚至不再害怕什么牢狱之灾,他感到自己曾经犯下的恶,要用太多的善去还。
合——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就在那一片目睹英雄去坐牢的目光中走向尾声。曾经自私自利的市侩小商人,因药成“神”。过去他给病人贩卖活的希望,到最后,他成了救人的英雄,给大家带来心理上的希望之光。
起——承——转——再转——合,无比工整的故事节奏,步步引人入胜,高潮频现。而当我们剥离题材(关于药的部分)之后,会发现这个故事的骨架,原本就是我们相当熟悉的一种故事。它讲了一个不得志的人得了志,一个曾经的坏人变成好人,一介草民忽然成了英雄,而许多广为流传的好故事,就是按这个模式去讲的。
在人物设定上,《我不是药神》也充分考虑了大众的审美习惯。不玩什么玄的高大上,就踏踏实实讲我们熟悉的身边人身边事。从上海街弄里的市井声拉开序幕,围绕主人公身上的中年危机,扯出一幕又一幕的翻转,甚至带出他周遭这些人无望又有望的生活。单亲妈妈也好,病人也好,农民工也好,都不过是一个个徐峥身上的缩影。你看他们的命运转折,就像演出共鸣的和弦,虽然不是每一个音都相同,每个人也都有每个人的问题,但归根结底大家的问题放在一起性质是相同的,那就是假药贩子那句振聋发聩的概括——“穷病”。
因此,不管故事的背景、人物的设定、故事的模式,还是讲故事的节奏,《我不是药神》都不是出奇制胜。恰恰相反,它在用最古老的方法讲故事,讲的也是最让人看得懂的故事。平民的故事,遇到各种问题的中国人的故事,病的故事,或者说,穷的故事。
但是,这故事从徐峥所饰演的主角身上提炼出了一道光。如果每个人从穷困潦倒开始,结束也以失魂落魄结束,那我们为什么要走进影院去获取加倍的失落?恰恰因为我们在主角身上看到了自己,遭遇病老死的困惑之后,又能获取某种幸运——不管那种幸运因何而起——我们就会觉得,生活前方是有光的,再难的问题,只要有希望,都不用怕。而徐峥饰演的主角,让人看到了这种逆转的可能。
尽管小人得志有一阶段的丑恶,但故事的讲述者十分懂得把那道希望之光用得恰到好处。小人,草民,穷,难道有了钱就有了希望?也不尽然。他还缺少爱和怜悯。所以故事的真正逆转,不是徐峥演的穷生意人变富了,而是他良心发现了,他要去真的救人。到这个地方,我们才看到一幕生活剧给人完整的正确的希望——真、善、美。
所以剥开药的外壳,《我不是药神》讲的是一个小人物如何获得真善美变英雄的过程。从这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自身的自私,日常的困惑,看到走投无路,也看到了路尽头柳暗花明。《我不是药神》成功激发了大众心中的共鸣,用那样一个小人物,让人在电影院如照镜子般看到自己,现在满是疮痍和不甘的生活,未来可能凶险也可能美好的生活……电影成了一味精神药,在短短两小时内来了猛的一剂,给人希望,也让人反省深思。
二、题材:关心百姓疾苦的共鸣感
从电影院走出来后,我久久不能平静。不可否认的是,这部片触碰了一个大多数中国电影都不会触碰的题材——现实。现实讲起来很抽象,但具体起来,就是人物身上那平凡的烟火气,遭遇经济的困境,遭遇病老死的围追堵截,遭遇家庭支离破碎,但又在某些时候,因成功、爱和运气感到幸福。
这样的题材,我们多少年没有坐在电影院里看到过了。让一群演员演我们平凡人自己,在中国的电影里是多么不现实。回想起来,除了上世纪90年代的港片会从小人物的视角出发,自21世纪以来,我们在电影院里看到的中国电影,几乎都是“大片”。它们总在讲述厚重的历史、恢弘的战争、绚丽的玄幻、不存在的超级英雄,但凡有一点和我们生活相关的,总会变成矫情的青春片或不切实际的职场片。而要真正触碰现实,总会走向两个极端——要么文艺得十分小众,要么用太多诙谐去掩饰荒诞。观众看过之后就当吃了一桶爆米花,笑过,但忘了故事在讲什么。
相比起来,这种让人笑也让人哭,让人喜也让人悲的电影,我们细想起来是很少的。日本韩国电影有很多,21世纪以后的中国电影里却很少。且不谈《我不是药神》触碰了医药改革这样深刻的事,事关人生老病死,就是最大的现实。而这些年来我们习惯了接受电影创作者输出他们的个人美学,也习惯了流量明星输出他们浮夸的演技,当真正反映我们自己的故事和演员走到面前时,竟显得如此难得,让人印象深刻。——想想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周星驰吧,因为拍英雄的人太多了,拍小人物而且拍出他们喜怒哀乐的人,少之又少。
《我不是药神》让人高兴的就是,徐峥、宁浩这样的创作团队,让我们看到了未来中国电影题材回归现实的可能。
三、演员:多年铁杵磨成针
有了好的故事、好的题材,没有好的演员也不行。《我不是药神》之所以是一部佳作,因为在扎实的故事基础之上,有一群好演员踏踏实实把故事演了出来。演员要演英雄易,要演平民百姓却很难。
徐峥自不必说,从他身上我看到了韩国影帝宋康昊的影子。那种乍一看起来不起眼的人,就像我们走在街上会擦肩而过的路人,当我们去掀开他生活的幕布后,会发现一些惊人的现实,比电影还不真实的生活本身。徐峥,就演出了那样的感觉。
青年演员王传君是这部电影里给人带来最大惊喜的配角。因为过去他给人留下的情景喜剧角色的印象太深,加之现在习惯以流量换演技的青年“演员”太多,王传君少有的磨演技,反而成就了作为演员的他。
在一些采访中,我们看到王传君为演出一个年轻患重症的上海父亲做出的太多努力。让自己每天跳8000下绳瘦脱水,把自己丢到医院里感受病人的痛苦,加之他生活中确实遭遇了亲人离世,种种经历和意志成了他演技爆发的来源。在电影里最打动我一幕,不是徐峥在片尾接受众人的膜拜,也不是那位患病的老太太向警察求情,而是王传君吃饭时高兴的和徐峥说,他本来想死,看到刚生下来的儿子,他就想活下去。
也许有和我一样的父母在看到这一幕时忽地掉下眼泪——生活中那种微小至极的幸福感,为何足以支撑一个人活下去的意志?在王传君说话的表情和动作里,我感受到了真实。
而我认为众配角演技爆发的时刻,是散伙饭那一幕。几乎每个人都用最符合他们性格的话语和动作,演出了角色本身。比如黄毛的倔强,就是捏碎酒瓶决然离去。比如谭卓的倔强,就是默不作声,走出门外走进雨中。比如牧师的不忍,就是那悲哀又怜悯的表情。比如王传君的痛苦,就是他苦苦巴望着徐峥,不要放弃最后一点希望。没想到徐峥说了一个字,“滚”。
这一幕所有人都演技在线,台词在线,动作在线。每个角色的人生经历,成为他们说出这些话做出这样动作的来由,也成为他们跨出下一步的动因。演员的好,好在演出了角色的有因有果、有来有去,因为逻辑贯穿始终,也让我们感到了真实。
最后,作为一名普通的电影观众,我在电影院里感到了一种隐隐存在的氛围。那就是,所有观众都不自觉的为荧幕上的人物笑,为荧幕上的人哭,看完电影之后,依然有意犹未尽之感,想要说些什么,又觉得没有说完。也许生活本身的复杂造成了我们共同的感受,当我看到越来越多的朋友在朋友圈表达他们看完电影的感受时,我确认,这是真正的共鸣。
希望在《我不是药神》之后,中国的电影荧幕上出现越来越多这样的好片,演出中国百姓自己的酸甜苦辣,演出我们平凡却又不平凡的故事。
© 本文版权归 mumudancing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