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枝下读水浒
末后想起来,抱了《水浒》在乡间读,真是人间的清福了。初读水浒,是因了评水浒批宋江,那时我小,有这书在乡间流动起来,我们老家书是极少的,一部书出现在我们队里或者大队里,于好书的人是喜事呢,总要关心谁谁读到第几回了,然后轮到谁,然后好容易要轮到本人了,却又生了变故,必是这弄书来的原主带了书走了,我的乡亲们拿到水浒中的一本,打心里欢喜,收了工便急急洗手去那灯下读,那父母或妻儿见吃饭也喊不动他,便说,哎呀,书能当饭吃了,这看书的人只是抬起头来眯眯笑。想起那时节,书在乡下流动,觉得那书真是贵重呢,是新米一样香,一样来得不容易,那书流动也是一份人情流动,虽是闲书,也是蛮有耕读传家的那个老意思的。 像我读水浒,在门口杏子树底下,看那王进来在史家庄上,终日里教他大郎拳脚枪棒,有时,我乡下的风不免就来动我的书,抬头来,见那花欲放未放,新叶子崭新,大人们都散去在田里,听那幽远的笑语和吆喝,原来和他史家庄真没有半点隔阂,是这样庄园的老旧样子,也有庄客膂力过人,挑了担子从门口过去,我总是心里高兴,身上有力气,起来把那树和墙踢他一回。在我那老家门口,手里抱了水浒,我心里是有一个世界的,这个世界就是他书里写的清平世界朗朗乾坤,就是顺着我家菜园子过去,走上大路,一直走到三五里外的城关街上,打了票,然后坐了清江号,坐了汉宜班,到宜昌汉口那些大码头,然后有更大的码头在后边,无穷无尽的广阔繁华,在等着我。几十年过去了,几十年间,我常常会把水浒捧在手头,常常会想起我做儿的时候,想起一个孩子在乡间桃李枝下读水浒的情景,我常常会把书合上,把书打开,轻轻的把那些细小的折角抚平。 我的水浒是我的父亲带回来的,上中下三本,有征田虎和王庆的,那田虎和王庆在那花花世界本来好好的,突然就弄出事来,我最喜欢书上写得了,书上总写到,那一日也是合当有事,这平常一句写得多好,像鲁提辖在店里陪人吃酒,原来这世界是极清天白日花簇锦秀的,忽然就有金老儿的闺女哭哭啼啼,这事就来了,世界上的事有时候确实就是这样,当日这一朝天子生在甲马营中,一条杆棒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那希夷先生从驴上直惊下地来,喜道,从此天下太平了啊。谁曾想天罡地煞早已散布在那好节气里了,冤家宿债终要聚头,要闹将起来。后来,也是平常日子,我的父亲忽然就逝去了,他给我带水浒回来的时候,还是比我如今小的年纪,他有时是骑了脚踏车回来,有时是顺了那水渠走回来。而今他走了,江湖还在,水浒还在,我常常会捧了它读到夜深更静,那江湖客行走在草泽之中,他的扑刀沾上了大宋的露水,他头上的小月是才结的峨嵋豆,好生新鲜。 金圣叹先生可是个洒脱人儿,他批评的水浒我还是蛮同意的。当年我看水浒,看他宋江兄弟叫得好,有仗义疏才的好名声,但看着看着总是不对头儿,又说不出来,总就是有苦说不出来的味儿,作者只一味写他好义,从不说他半个不字,只是一路下来,到最后他老人家都没声气了,还就说不出来,后来看金先生评他狡诈第一,我才大悟,觉得金先生好大胆。我看宋江一百单八将经历辛苦如涓涓细流到得水泊梁山,是多好的因缘,人都到齐了,好得不得了,看到这节,我门口的杏树已有了小青杏,桃花忽然就散落下来,落在那些英雄的名字上,拈起那花,反复看过,心里就怪怪的,我本是个极敏感的人,我家乡高大的水渠极尽曲折,我坐在上面,看牛在近处吃草,青草和花都把四天下铺满了,心里十分不是滋味,堵得我好久都拿不起书来。金先生评水浒人物,武松为上上,鲁智深为上上,都是甚合我心意,惟一不如我意者,是评燕青为中上人物。我的想法,水浒一百八人,浪子燕青是头一等人物呢。看他处理主夫人的事故,真是贫贱不移,忠义其事。于泰岳庙会挫折任原,那是勇者无畏,笑傲天下。制服李逵,那是与人相与游刃有余好生幽默。他先走泰庙,本是精采了,后又直上汴京,来在李师师那温柔窟里,玉树独立,风韵雅洁,一曲清音醉红尘,那李小姐心意摇曳,慕他不及,他却是护惜羽毛,止于仪礼,及见当朝天子,自是卑亢不行文质彬彬,其时宋天子是千古绝顶的风雅人,燕青更是玉润其外金刚其中,他两个在那里见面,更有个师师美奂人伦,好一似星辰霜天,看起来叫人不免赞叹,后面钻出来一黑宋江,这就又换了风光了。宋江给一百八人的出身结果,还亏了燕青能当此大任,想想燕青在去往东京路上,可能也想过梁山终局,也只合招安罢,方算得是个结局。我看重燕青,也是看他晓得结局,是他懂人事,打过方腊,燕青收拾一担,晓喻过玉麒麟,悄然别去,据说是寻山野之士许贯中去了,后不知所终。对于不知所终的人,我往往是偏爱的。 有时候捧出水浒来,只是为平淡岁月的清享。比如是我乡亲在田里劳苦了,就着素菜来饮一杯酒,饮一杯酒,在稻场里就看到花花草草长得好,长得亲热,就多饮它一息。一本书读久了,心里会平和起来,把那书中一切都爱起来,把故事和人的好坏得失还放在二上,那个文字语境就是好得不得了,就那一州一府,一山一寨,一庄一户,那个酒,小二,那天下得雨,一栏干,一小月,叫人惹起愁肠,只恨不能生生的去走一遭。有时候也不是从头读起,随手一翻,读起来。有时候是惦记某个人某个事了,就翻了那个人那个事来看,随他山高路远,世态冷热,细细读来。真爱水浒,越读越熟,还就不同意金先生的批评了,因他是看了张三好,李四不好,真爱水浒,见他个个好,只是因缘际遇,人人怀着本性,情势所牵,不得不如此,真是水无常形,各顺道理,不得不如此啊。所以,终究不能说他宋三郎狡诈,李二哥单纯,原不能着他一个字。看水浒把那杀气荡尽,算是入门,理会到一个人必定要走了那条路,进而理会到天下事必定会如此如彼去,这算看出好来了,看到好来,真觉得这书好,真就得人生的清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