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瘦 | 7个月狂减100 斤,却因为这4件事重新胖回来?
变瘦变美不焦虑,更多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都市修行实验室】
减重成功,但又反弹复胖,再减再胖……,这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吧。美国专家把这命名为溜溜球效应(YO-YO EFFECT),说的就是体重反复波动的问题,过程就像玩溜溜球一样,只能获得暂时的成功。

别说普通人了,最“成功”的减重者最后都“失败”了?
美国NBC电视台有一档做了10年的真人秀节目《超级减肥王》,专门找BMI超过40的严重肥胖人士,制定严格的节食和锻炼计划,谁减得最多就有机会拿25万美元的奖金!

这里来科普下BMI是啥哈。
BMI指数又叫身体质量指数,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譬如说,如果你的体重70公斤,身高1.75米,那BMI指数就是70kg÷(1.75×1.75)=22.86。
衡量一个人的胖瘦程度和是否健康,BMI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标准。
成人的BMI数值:
过轻:低于18.5
正常:18.5-23.9
过重:24-27
肥胖:28-32
非常肥胖: 高于32
自己可以测算下,减重目标定多少是回到正常的标准哈。

辛苦减掉的肥肉又回来了?
说回《超级减肥王》哈。
节目很成功,大部分选手都在规定时间里减了50公斤以上的体重,有些还减了100多公斤。有一季的冠军叫雷切尔·弗雷德里克森,减掉了59.6%的体重,从病态肥胖直接变成了体重过轻,可以说是相当励志了。


然而,6年后,美国国家卫生总署找了其中一季的14个参赛选手进行追踪研究,发现他们严重反弹了……只有一个人还保持着减重成果。
反弹的13个人,平均又胖回来41公斤,相当于当年减掉肥肉里的70%,其中4个比减之前还要胖。

这一季的冠军叫丹尼·卡希尔,减掉108公斤,体重从194公斤掉到86公斤,最后又胖回来47公斤。
他们的这4个教训不要犯?
看到这样的消息,是不是感觉倍受打击?甚至有些“绝望”了?
并不是的哈,之所以讲这个故事,就是希望能从当中总结教训,更多的认识减重的正确观念,成功并长期保持下去。
这些超级减肥王之所以失败,很大原因在于“超级”这两个字吧。下面这4个血淋淋的教训,真的不要再犯。

1、肥胖并不只是吃得多动得少
传统观念中,肥胖是因为吃得多动得少。
但看看《超级减肥王》里的选手们,显然他们不懒不馋,也相当有自制力。
那为啥还会复肥?因为肥胖不仅代表体型不好看,还是一种代谢疾病,和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一样。美国医师协会在2013年,就正式将肥胖认为为一种疾病了。
这么说吧,肥胖其实是身体代谢出了问题的一个标识,但并不是唯一的标识哈。现在大家基本都认同,胰岛素抗阻是导致代谢疾病的一个原因。
有专家指出,代谢疾病有10%和基因有关系,剩下90%都跟环境因素有关,特别是我们吃的食物,像是反式脂肪、酒精、果糖等。
所以,单凭“意志力”是没法治病的,需要找到科学的方法,必要时还要向医生求助。

2、极端节食、过度锻炼、快速减肥,都很容易反弹
《超级减肥王》里的选手就是靠极端节食和过度锻炼瘦下来的。这种极端的方法会让身体代谢急剧下降。
被调查的14个选手,基础代谢率都比减重前降低了。就算6年后又胖回来,基础代谢率依然没有恢复,甚至更低。这就代表他们更难维持体型,真正喝口水都长肉。
过度锻炼还会对心脏造成负担,跑步跑到猝死的案例并不是没有啊。
而体重掉得太快也有问题,有可能引发胆结石、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脱水、肾功能受损等等。毕竟体重不是一天长起来的,也别奢求一天就掉下去。
体重一下子掉太多,也会触发身体的“生存机制”,立马调低代谢率,释放荷尔蒙让你吃东西,企图把掉的肉长回来。
每周体重下降1%,每月平均在5%左右,是现在普遍认同的一个数值。

3、减重应该以低醣饮食为主,低脂饮食减不了重
《超级减肥王》选手们在参赛的7个月里,饮食控制非常严格。为了控制热量,他们吃很多低脂食品。还有吃节目赞助商提供的冷冻食品和代餐食品。
脂肪吃少了,运动量又大,为了维持身体的正常运作,难以避免会吃进大量碳水化合物。
然而我们现在知道了,高碳水饮食会导致血糖不稳定,引起胰岛素分泌,还有可能导致胰岛素抗阻,从而引起代谢疾病。
其实,吃一些优质脂肪,比吃高碳水食物更有饱腹感,更能扛饿,像鱼类、坚果、牛油果等。

4、把减重当成长期的事业:
不要轻易放弃
虽然《超级减肥王》的14个选手基本都反弹了,但其中10个还是比没减之前要瘦一些。
其实只要体重降低5%-10%,你身体的多项指标都可以有明显的改善。这难道不是减重成功吗?
我们追求的不应该是模特身材,而是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

合理设定目标,管理期望
减重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中途出现一些挫折是很正常的事情。
没有认真反思上一次的失败之前,不要轻易再开始新一轮的减重。走老路,结果会是同样的。
不要把减重的期望值放大,不要定下过大或者不切实际的目标。否则很容易失望,导致放弃。给自己设定一个合理的减重速度,求稳不求快
在减重过程中适时奖励自己,只要达到一点小小成就时,也适时奖励一下自己,可以让你更容易坚持下去。
减重如何才能不反弹?
不要只关注体重的数字,而是要过长期不发胖的生活。
找到自己内心的驱动力,找到科学的方法,二者缺一不可。
目标是健康而有活力的人生,那么就一步一步的向目标靠近,不再做个反复的溜溜球。

作者介绍:珞宁,“都市修行实验室”主理人,曾任外企高管、杂志主编、世界小姐中国赛区培训师。都市修行的探索者和导航者,变瘦变美不焦虑,这才是修行。
喜欢的话请关注我的公众号【都市修行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