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有多可怕
查看话题 >我这样怼死 | 催生 | 的人
2018戊戌年春节,是我生命里第一个没有了爷爷奶奶的春节。
两个老人走的时候都是9月,2011年的9月18日,奶奶走了,我从哈尔滨赶回沈阳参加葬礼,葬礼之后,大姑继续她管家婆的作风,当着全家人的面训斥我不早点结婚生子,给老人留下了遗憾,我当着全家人的面给了她一个嘴巴。
从那次之后,全家再没人当我面提起这个话题。
2017年9月7日,爷爷去世。
我从北京赶回沈阳守灵。经过上一次,大姑对我的脾气有所收敛,平心静气地问我:“两个老人都没看到你结婚生子那天,你不觉得遗憾吗?你爷爷奶奶这多年,一直心心念念要抱重孙子。”
我的回答也平心静气:“大姑,你知道你为什么会出生吗,我爸爸告诉我,因为二老太想要男孩了,生了我爸爸一个不够,还想再要一个,结果您是女的,您不觉得给二老留下了遗憾吗?”
大姑哑口无言。
我继续平心静气:“我妹妹(大姑唯一的孩子)当年结婚,去婚礼现场的车上,你还在哭,说你说服教育了你女儿十多年,以后找对象别学你找个穷男人,一辈子都翻不了身,结果呢,我妹还是在大学里找了我的穷妹夫,你硬拆了两年没给拆开,到底人家还是在一起了,你觉得我妹给你留下遗憾了吗?”
大姑继续哑口无言,冷场好几分钟才叹气:这就是人生啊。
我说:看古人也好,今人也罢;看别人也好,自己也罢,您都六十多的人了,还没看懂么。每个人只要活着就都有遗憾,大家都是吃大米拉大粪的凡人,为什么非要执念自己的父母偏偏就要没有遗憾呢?
大姑这次回答得很迅速:你没当过父母,你当然不知道父母的心。
我说:你即便当了这么多年的父母,甚至我妹都是为人母的人了,可你还是没看懂,做父母其实要的不是没有遗憾的人生,而是孩子能有自己的人生。人活着不能总想着“我要什么”,因为太多的事难以控制——我奶奶生男生女无法控制,你的亲生闺女嫁给什么男人你也无法控制,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事人要想着“我该要什么、不该要什么”。
大姑问我:那你想要的是什么?
我说:我要的是跟你们不一样,因为,看着你们一路走来,我觉得你们不幸福,至少,你们的那种“幸福”,不是我想要的。
大姑仍不服气:是,我不是一个男孩,是让你爷爷奶奶有遗憾了,但他们还是把我辛辛苦苦养大了,我也要结婚生子报答他们,这就是我想要的,我知道感恩。
我说:但是你的感恩也并不是他们二老想要的,我奶奶要的是孙子,不是孙女,你虽然结婚生子了,但还是让老二遗憾了。他们太重男轻女,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活着的时候一直张罗我和我弟弟(堂弟)把对象带回来给他们看看、就是不张罗看两个妹妹往家里带对象的原因。
大姑哭了。
我继续说:我爷我奶用一辈子演绎了“求之不得”四个字,你也看了将近一辈子;现在呢,您都过半百的人了,还没看懂,即便亲身体验了,还是没懂。你觉得二老在天有灵,会不会对自己作为你的父母而遗憾呢?
大姑哭腔说:你别说了。然后就进屋了。
剩下我一个人在灵前,给灵堂续香、续灯油。守灵人的任务就是这两样工作,我们几个年轻一辈的孩子排班守灵,要一直到凌晨起灵、出殡。守灵颇有点传承的意味,暗示着后代们该做什么样的事情。
续灯油的时候我在想:虽然大姑等人唯恐还参不透这些,但是二老的孙子辈懂了,至少这辈五个孩子里,我懂了。二老若在天有灵,应该不会觉得遗憾了吧。
这个故事真的有点讽刺:一个不想结婚生子的孩子,告诉一个儿孙绕膝的老人,什么才叫传承、什么才叫生命。
其实也并不讽刺,因为大姑度过的是世俗的普通人生,获取的也是普通的心得。而我,也就是天生被赋予了这样一个取向(无性、无爱、发誓不婚不子),三十多年一路走来,让我参悟了大姑人等不曾理解的生命层面。
就像我高考那年,同桌出考场以后大骂考试制度,说课本上的题一道都没考,那课本还有什么用?
我劝他:课本上的题如果再考一遍,那考试还有什么用呢?
平时同桌都考得比我好,但是那次高考,我考得比他好。
